在前不久,我们曾探讨过一件备受瞩目的藏品,一对天价的蒜头瓶。
这次,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我们要追溯到2016年11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举行的「养德堂珍藏中国古陶瓷」专场拍卖。正是在这个场合上,一对价值千万的龙泉窑蒜头瓶扬名而出。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蒜头瓶一对
2016年11月香港佳士得
成交价:HKD 12,060,000
然而,为何这对蒜头瓶能够拍出如此高昂的价格呢?
它的价值源自于两个关键因素:
其一,龙泉窑中极为罕见的蒜头瓶器型;
其二,则是这对瓶子上的褐斑的存在。
佳士得官网在形容这褐斑时真是极尽赞美之词:
“褐斑的绘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着精妙的排布。以本对“飞青瓷”瓶为例,十九个铁斑从上至下分七周配置,每一周绘褐斑二至三个,相互交错,予人以一种自然洒脱又不失秩序的和谐感。细查之下,更可见诸多铁斑为几笔绘成,而非简单一点,这种作法更增添了斑点的层次感和观赏性。青瓷所展现的往往是内敛静谧的意境,而褐色铁斑则给人以飞放的动感。”
然而,本文将会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种“毫不费心”的装饰背后所蕴含的独特之美。
1,褐斑与飞青瓷
在日本,这种带有褐斑装饰的龙泉窑器物被称为“飞青瓷”。这个名称起源于日本的茶道家,代表了褐斑在青瓷上的“随意飞扬”。
据我们所知,流传至今的“飞青瓷”蒜头瓶只有一件,与前文提到的那对相似,如今保存在日本伊势家族的珍藏之中。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蒜头瓶
伊势家族艺术文化基金会藏
褐斑在各个蒜头瓶上的分布情况与香港佳士得拍卖的这对如出一辙。故宫也藏有一件相似的作品。
明 龙泉窑青釉褐斑露胎塑贴八仙人物图八棱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2.、褐斑的生成过程
我们通常将这种带有褐斑装饰的龙泉窑器物称为“点彩”、“青釉褐斑”或者“褐斑加彩”。
实际上,这是青瓷制作中一种装饰技法,通过不规则地在青釉瓷器表面点染含铁量较高的着色剂,在烧制后,瓷器表面便会呈现出褐色斑纹。
这种褐彩装饰技法最早起源于西晋末期的越窑,而元代龙泉窑则延续了这一技术。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高足杯
2019年9月纽约苏富比,成交价:6250 USD
3、龙泉窑的“褐斑”之美
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在于它的独特美感。
这种瓷器表面布满了形态各异的褐色斑点,仿佛是大自然的抚摸留下的痕迹,展现出一种天然、朴实的美感。
这种美感与传统的瓷器完全不同,它不再拘泥于色彩的单一,而是在斑点的交错之间展现了一种富有层次感的艺术效果。
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将青瓷的高雅与褐斑的自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玉壶春瓶, V&A博物馆藏
宋/元 青白釉铁斑小瓶
2019年12月纽约佳士得,成交价:USD 4,000
元 龙泉窑青釉小杯一对
2012年5月香港佳士得
成交价:HKD 187,500
尽管点褐彩技法起源于越窑,唐代的长沙窑、邛窑,以及宋代的景德镇窑等,同样延续了这种装饰风格。
然而,各个窑口在施釉顺序和风格上有所不同,有的在釉上施彩,有的在釉下施彩。
在与这些窑口相比时,龙泉窑在青釉表面绘制褐斑,却能够创造出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元代龙泉窑的工匠们敢于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这种“前卫”的做法实在令人钦佩。
东晋 越窰青瓷铁斑圆盖盒
2015年5月伦敦苏富比
成交价:GBP 35,000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锥把瓶
2021年3月纽约佳士得
成交价:USD 25,000
元至明 十四世紀 龙泉窑 青瓷褐斑三足花囊
台北故宫藏
元 龙泉青釉印花卉八仙图八棱梅瓶
2011年11月香港佳士得
成交价:HKD 6,020,000
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之所以能够以过千万的高价成交,不仅与其独特之美有关,还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历史价值和收藏家的热情密不可分。
供应稀少、品相完美是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能够高价成交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和历史时期的局限,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在市场上的数量非常有限。
这种珍稀性使得收藏家们竞相争购,从而推高了价格。
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了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价格的飙升。
其次,历史价值也是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之一。
带褐斑的龙泉窑瓷器作为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在审美上有独特的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元 龙泉窑“飞青瓷”褐斑环耳瓶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叶英挺 竹大和男: 飞青点彩——元龙泉窑褐斑玉壶春瓶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