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时事   2024-10-10 12:03   陕西  

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记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在农业专家眼里,梁增基总是在不断创造着奇迹!虽然目前已经91岁高龄,但这位鲐背老人仍在和他的种子打交道,延续着他的“育种传奇”。

在当地农民群众心中,梁增基就是“土地公”!他对渭北旱原的气候和土壤结构了解透彻,用取土钻钻2米深,抓一把土,就能看出来年的收成。

他改变了黄土旱塬传统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五大难题。

他育成的“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长武131”“长航一号”小麦品种达到三个国审、四个省审;

他培育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超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梁增基。

9月24日,走进长武县梁增基家中,其家里陈设简单,只见客厅墙上的挂满合影照片,北边居室,一床一桌,梁老正在电脑前专注地写着回忆录,这位农业科学的传奇人物,以笔为媒,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91岁的梁增基已经数不清他到底去过多少块麦田,他的很多工作照,背景都是清一色的麦田。“对我来说,我已经把我的年华献给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黄土地。”梁增基对记者这样说。在6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梁增基始终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正在写回忆录的梁增基。




阻绝条锈病南下的功臣

“我是1933年出生的,老家在广东。是第一个到长武的大学生。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梁增基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61年,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梁增基,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长武县农技站。那时的长武十年九灾,当地群众缺吃少穿,连糠皮都填了肚子。

面对这种局面,梁增基心里难过极了,同时也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跑遍了长武的山山水水,发现“种子问题”是主要症结。当时他引进的“华北187”等品种正拟推广时,却遭遇了1964年流行的锈病,连麦秆都成了一把灰。“没办法,只能自己育种。”梁增基说。

他写信去函给全国各地科研单位要种子、要数据,整地划区,拉行开沟,100多个品种各式各样地撒在了他的试验田里。从下种、锄草、施肥、防虫、立标、建档,梁增基一刻也不停歇。扬花、抽穗,梁增基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就这样株株过目,个个挑选,单打单收,一切亲自动手,从选材、杂交、收获、脱粒都亲力亲为。冬天,实验室里像个冰窟窿,他经常边哆嗦边写材料;夏天,地里蚊子一抓一把,可他看着麦子分蘖傻傻发笑……

1971年,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努力,梁增基所培育的两个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全国先进的品种“7125”和“702”问世。这两个品种被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黄陵、天水等地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600万亩以上。在长武县推广种植后,该县小麦亩产首次超过100公斤。

1979年,梁增基用“702”的姊妹系“7122”潜心培育出了秦麦四号。新品种在渭北旱塬、陇东地区的五个地市推广种植后,形成了一条阻隔条锈病南下关中的“隔离带”。从此,这些地区的群众再也不为锈病、冻害和低产提心吊胆了。长武县小麦平均亩产由1961年的50.1公斤提高到了1979年的116.5公斤。





不断缔造科学奇迹的人

成绩只代表着过去,梁增基并没有躺在成绩上不再动。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土地产能的提高,小麦在成熟期却出现了倒伏症状。

祸不单行。1980年前后,陕西长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竟然只有350毫米。

站在试验田里,望着绝收的种田,梁增基心急如焚。

苦心人,天不负。就在此时,在万株枯萎的麦田里,一株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麦苗却让梁增基眼前一亮,他的心里顿时升腾起一丝希望——长武131小麦新品种由此“缘定”。之后,历经多年的煎熬和反复试种,1984年旱塬第一个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终于选育成功且相当稳定,亩产400公斤,旱年比老的抗旱品种增产6.9%,丰年则增产30%以上。

然而,对于每一位不懈追求的科学家来说,探索之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后来,梁增基又继续完善,不断提高,对长武131进行了改良,并诞生了同系特性更优的长武134。这一新品种经过两年的预备试验、3年的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环节,到1998年,长武134在高产、优质、矮秆、抗条锈病、抗叶枯、抗冻、抗旱、抗倒伏等方面保持了绝对优势,丰雨年亩产达到了500公斤以上。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育种史上,半矮秆品种长武131在1976年杂交,1983年育成,1989年审定,育成时间比文献记录的1996年审定的半矮秆品种中农9号整体早了7年。





仍在逐梦的鲐背老人

梁增基坚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

做科研几十年之后,梁增基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为进一步增产增粮,梁增基又在“长武134”的基础上将水地品种的抗性引入旱地品种,用山东水地优质品种PH82-2同长武134进行水旱品种杂交 ,育成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2008—2012年,长武、永寿用“长旱58”作高产创建,经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连续三年验收,亩产均在503.75公斤以上,创陕西旱地之最。2014年,80岁的梁增基培育的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开创旱塬小麦生产的新天地。

2005年,退休后的梁增基本该安度晚年,可他却退而不休、壮志不已,仍在专心致志搞育种研究。他一边继续育种,一边培养两个研究生接班人,新组建一个育种单位——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育成的长航一号小麦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推广近100万亩。培育“长优173”强筋优质品种,参加国家黄淮水旱地中试,打开了小麦培育的新路径。

梁增基在试验田里检查小麦生长情况。(资料图)

如今的梁增基已经年逾九旬,但他并没有停止科研。“这是近年来我们培育的专门做面包的新品种,在品质、产量、抗病性、抗旱、抗冻等特性上表现都很喜人……”梁增基指着手机上的照片说:“还需要经过区域试验,得到省审、国审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那时候,我们就不用从国外进口面包麦了。”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梁增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以麦为业,代代相传、不懈求索。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正是这条大道,浇灌了梁增基逐梦麦田的梦想,书写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麦”相承的传奇,成就了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实底气。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晶晶 文/图
编辑:陈静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双城共绘民生“幸福圈”

592.46万人次!国庆假期,咸阳文旅“出圈”更“出彩”→

成效显著!咸阳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全链条开发、全产业升级

61年间,十四根接力棒!“梦桃精神”永不褪色

咸阳日报
传播党的声音 反映群众意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