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吕公眉先生(1911-1999)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担任盐场小学的校长。东北光复后,国共两党在辽南拉锯了一段时间,吕公眉又到鲅鱼圈去教私塾。那时候鲅鱼圈是鲅鱼圈,盐场是盐场。鲅鱼圈在盐场北边几里地。
盐场小学成立于1907年,吕公眉在盐场小学做校长的时候,神井子村的小童申笑梅刚刚入学念一年级,她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鲅鱼圈政协文史资料上,回忆当时种种,情真意切。
那时候西边靠海的几个村子,念完小学之后,要到芦屯去上中学。申笑梅就在芦屯念中学,老师是郭世魁先生。郭先生和花喜露是归州学校的同事。郭先生六十年代在熊岳高中任职,他有一个儿子叫郭常信,从熊岳高中考入鲁美,是著名的油画家。
申笑梅中考时是全县第二名,第一名是张毓茂先生。
高考的时候申笑梅也是全县第二名,第一名也是张毓茂先生。他们都是吕公眉的学生。
申笑梅考到了东北人民大学,即如今的吉林大学,师从甲骨文专家于省吾攻读研究生。张毓茂考入了北京大学。
大约在2019年,我去沈阳拜访申笑梅。在沈阳皇姑区怒江街111—23辽大家属区内,申笑梅躺卧在床上,努力抬起一只胳膊,我连忙上前,握住了老人的手。
她说:我耳朵不大好使,你帮我把助听器拿过来。
房间堆满了书,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
年初,申笑梅不小心滑倒,上了岁数的人经不起任何小小的闪失——这一年来基本上只能卧床,足不出屋。
去年,她的高中同学张毓茂逝世后,出版社约她写一篇文章,她就是在床上举着本子,一个字一个字写完的。
大约在前年,申笑梅先生也故去了。
2019年10月 本文作者与申笑梅女士 申笑梅,神井子村人,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
(二)
刘品毅先生跟我说,吕公眉和叶长芸在伪满时期结婚的时候,特地把日期选在了十月十号,以念祖国。这是他在《盛京时报》上看到的消息。第二年,女儿若敏出生。可惜两人的婚姻没能维持多久,在五十年代初就离婚了。接着吕公眉被划为“反动封建文人”,下放到董家沟,女儿吕若敏嫁到安平。吕公眉一直一个人。
邰育诚在文章中写道:1977年年底的一天,郭绍光来看吕老师,一进屋子,把他吓坏了,吕老师神色苍白,吐了半盆血在地上放着。绍光问:你怎的了?怎么不上医院?
吕老师说:没有钱。
郭绍光急忙到生产队借了钱,扶起他就去县医院。医院没有对症的药,吕老师还是咳血不止,绍光又去市里买药。
1993年之后,吕老师身体逐年衰弱,郭绍光就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情同父子。
1999年吕先生去世之后,邰育诚老师不辞辛苦到大连、沈阳、长春等地,查阅旧日报刊,收集了大量吕老作品,出版了吕先生作品集《山城拾旧》。
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去盖县拜访郭绍光先生。郭绍光的家在盖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后边的一个山坡上,每次出来,他都要送行很远。这天他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汾酒。
2020年12月31日 郭绍光先生
(三)
我问过邰大姐,吕老师的这些笔名都是怎么确定的?
邰大姐告诉我,是张毓茂先生在编撰《伪满时期文学大系》时提供了一些,如“眉郎”、“皖人”等。
近日,丹东王维刚先生在检索故纸堆、辑录匡昨非先生的诗文时,看到有一位与先生早期诗文唱酬比较密切、名叫“韵蝶”的人,后又看到“韵蝶”姓吕。
随即王维刚查到在上海大东书局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二月初版、凌善清编辑的《学生文艺丛刊》第七卷第三集之“诗”篇第20页中,收录有吕韵蝶七言绝句四题五首,且在检索目录中注明“辽宁(奉天)省立第三师范吕韵蝶”。
左一吕公眉、左二张毓茂、左三郭绍光
王维刚先生醉心于地方史学研究,埋首故纸堆,颇为勤奋。他在《匡庐诗话》中找到了“韵碟”即吕公眉的直接证据:
余友吕君能宗,别署韵碟,诗本家学,颇飘逸不群,相与唱和六七载,未间晨夕,其中胜处非可及。记《醉归》云:半天星火碧荧荧,逼面风寒未觉醒。童子倚床贪好睡,灯花落上楞严经。《忆人》句云:寒鸿入梦生相思,淮水当门涨夜潮。《古意》云:相思树上花,荧荧复灼灼。昨为春风开,今为春风落。均未经人道过。
关于吕公眉以“韵碟”为笔名的诗歌,王维刚先生以“韵碟”是谁为题,发表在“安东影像日志”的公众号上。
我看到文章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咨询了郭绍光先生,郭老今年已经八十四岁了,身体康健,他说吕老确实说过自己有过这个笔名。
我很想把这件事情告诉邰育诚大姐,可惜已经不能够了。
1992年吕公眉在大清河畔 赵秉泉摄
▌鲅天下®编辑制作
编辑:白 旭
制作:潘 健
审校:潘 健、张 林
主编:李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