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后的刘炳晗,大学毕业后留于郑州。十载光阴,他以钢笔为媒,绘出 500 余幅郑州主题手绘。他怀念往昔城中村,绘下陈寨、姜寨等模样;画遍二七纪念塔、郑州东站等地标,记录城市发展;亦描绘百货大楼、烩面馆等,触动老郑州人的集体记忆。
刘炳晗用画笔留住了郑州的记忆,也记录城市的发展。
刘炳晗钢笔画里的郑州东站。
刘炳晗钢笔画里的二七塔。
他常漫步街巷,早期作品多源于街拍后创作,近年常现场写生。钢笔画落笔无悔,需意在笔先,其作品融入主观感受与对城市的认知,非手机拍照可比。近期,他笔下多是坊巷人家、咖啡屋、花簇与路边摊,笔法简练写实,引发情感共鸣。
刘炳晗和他的画作。
刘炳晗钢笔画里的咖啡馆窗外。
刘炳晗初到郑州,火车站周边建筑与 101 电车线路是其初印象。如今,郑州东站的摩天楼群成为新印象。他有一幅长 2.4 米、宽 60 厘米的郑东新区全景图,耗时半年,上色用 200 余支马克笔,虽创作艰辛却满是满足感。其作品涵盖街边各类店铺与胡同巷子,还有城市更新后的街区与遗址。他深入挖掘场景背后内涵,展现郑州厚重历史文化,如管城系列画作,有街边小店、杂院窄巷等,他还因美食画作结识众多老板,“四厂烩面”的创作源于朋友讲述其多元文化融合的由来。
刘炳晗绘画的郑东新区全景图在展馆内格外醒目。
刘炳晗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郑州人的记忆,引起郑州人的共鸣。
看看以上画作,大家能认出这是郑州的那些角落吗?
谈及未来,刘炳晗将继续扎根郑州,用画笔记录大城小事,期待与新老郑州人共鸣,让外地人因画识郑州,他坚信作品若能触动人心,一切坚持皆有意义。
刘炳晗正在油化厂创意园作画。
记者 陶然/文 徐宗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