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
永嘉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发布
《关于发布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各成员单 位:近期我县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天气晴朗干燥,最低相对湿度不足30%,已出现轻度的气象干旱,森林火险等级高。叠加岁末年初春节临近,进山入林人员活动和祭祀用火、烟花爆竹燃放等野外用火行为增多,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增大。综合气象、民俗、林区物候等情况,县森防指决定自2025年1月3日起发布全县森林火险红色预警。
请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火险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落实预警响应措施,严格执行森林火灾“122”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化宣传教育,严控野外火源;加大巡护力度,重点区域设卡布点,切实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各类森林防灭火队伍进入临战状态,靠前设防。各级森防指办公室要加强值班调度,发现火情迅速科学处置,确保林区安全。
永嘉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灭火指挥部
2025年1月3日
冷空气已经开始影响我县
今天起气温逐渐下降
预计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达5-7℃
明天到18日早晨城区最低-1~1℃
山区-2~-4℃有冰冻
高山地区-4~-7℃有严重冰冻
大家需防寒保暖、谨防感冒
特别是心血管、哮喘等
对气温变化敏感人群
注意做好保暖御寒
未来一周天气
16日(周四):晴到少云 0~13℃
17日(周五):晴到少云 1~14℃
18日(周六):晴到多云 3~16℃
19日(周日):多云 6~16℃
20日(周一):多云 6~19℃
21日(周二):晴到多云 7~18℃
22日(周三):多云到阴 8~19℃
人为用火引发山火
2023年6月3日,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风景名胜区后山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事故,过火面积为3.8706公顷,受害面积0.8625公顷,受损林木损毁林木的总蓄积量:22.63㎡;火灾受损林木的树种全部为油松,总计为2240株;受损林木总价值为149019元。
经公安机关侦查,此次山火系浑源县永安镇居民侯某人为用火引发。犯罪嫌疑人侯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祭祀烧纸引发火灾
2024年3月19日,在森林草原防火特险期,大同市平城区居民王某权在云冈区某林区上坟烧纸引燃周围杂草,引发森林火灾,林地过火面积约8亩。
王某权对其过失引发森林火灾的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权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处罚。
高压输电线路短路
2024年12月9日15时20分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河口镇城厢村发生一起山火火情,随后当地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40余人。
12月11日20时,据雅江县“12·9”森林火情处置指挥部消息,火场全线明火已扑灭,烟点已清理完毕,经指挥部会商研判,火场全面进入看守阶段,部分扑火队伍正有序撤离归建。
2024年1月24日,石棉县新建二巷一段的张某某和朋友一起到汉源游玩,下午4点左右张某某在九襄一家烟花店买了一箱礼花、冲花板两板、一袋“射虚箭”,在萝卜岗环湖路湖光半岛上面“葫芦崖隧道”旁观景台燃放烟花,所有烟花都是由张某某用随身携带点烟的打火机点放,放完后张某某发现背后“山包包”上起了火星,随即拨打了119报警。经汉源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对过火面积进行现场鉴定,鉴定结果为;140.72亩(93860.24平方米)。
张某某擅自野外用火案于2024.1.25立案调查,2024.1.31处罚结案,依据《草原防火条例》第四十四条,给予张某某警告,并处5000元罚款。
烧杂草引发山火被判刑
2024年2月20日,广西隆林天生桥镇祥播村那安上队 “安南立” 坡的岑某某用火焚烧杂草,不慎引发森林火灾。经鉴定过火总面积665.86公顷,折合9987.9亩。
法院审理认为其行为构成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引起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源和天然火源。
什么是人为火源?
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
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虫驱兽、吸烟、祭祀违规用火、小孩玩火等。
什么是天然火源?
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泥炭自燃等。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10年至2019年,我国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
不携带火种进入山林,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内,因为此时气候干燥、植被易燃。
避免在野外使用明火,如烧烤、野炊等,尤其是在风速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极易引发火灾。
不在林区吸烟,未彻底熄灭的烟头在干燥环境中极易点燃枯枝落叶。
避免在林区点火照明,明火容易引发火灾。
不进行炼山、烧荒等作业,这些行为会清除植被,直接导致火灾风险。
不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燃放的火星会点燃森林,酿成大祸。
不在林区内上香、烧纸,应提倡文明祭祀,使用鲜花、植树等方式表达敬意,减少烧纸、烧香等传统祭祀方式带来的火灾风险。
加强火灾防范教育,让公众了解火灾的严重性和预防措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来源:永嘉发布综合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永嘉气象、大同消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