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作家写河东”专刊】杨永敏 | 诗意下的河津四大八景

文摘   2024-11-04 15:32   山西  


遇见温暖 | 邂逅真善美

【 第137期 】



诗意下的河津四大八景

作者:杨永敏


出运城向北90公里,便是河津。

河津是我的老家,亦是我出生、生活与成长的地方,因此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热土,我是极其热爱的。

河津古称龙门,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西北隅,龙门山以南,汾河、黄河两条母亲河交汇的金三角,表里山河,物华天宝,人文积厚,名贤辈出,是“禹凿龙门”的伟大创举和“鲤鱼跃龙门”的美好传说发生地。河津,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个摇篮,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凝结着由劳动人民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厚重文化内涵,闪烁着灿烂的精神文明之光。

史料记载,河津境内曾有四大八景,即:邑中八景、龙门八景、麟岛八景、午芹八景。迄今,有的已遭受破坏,荡然无存,有的仍然流光溢彩,风韵不减当年。


邑中八景


“邑中八景”系指河津全市范围内的八个景点,有新八景、旧八景之分。

据清光绪版《河津县志》载,旧八景为:云中暮雨、仙掌擎月、汾水秋风、禹门雪浪、疏属晴岚、双峰竞秀、神谷藏春、姑山夕照,此八景最早见于金代文学家段成己之《旧八景诗》。段成己与其弟段克己均为金末进士,稷山县人,入元后,兄弟二人无心仕途,乃隐避北午芹一带,段成己作有《旧八景诗》,据此推理,旧八景在金代就已形成。后人在旧八景的基础上,修改充实,继承发展,形成了现如今的新八景:禹门叠浪、汾水澄波、红蓼春妍、午芹秋霁、云中烟寺、峪口清泉、疏属晴岚、平原夕照。

最早撰写新八景诗的是明代隆庆元年(1567)任河津训导的孟养气,其任职后第三年,即明隆庆四年(1570),时任河津知县的张汝乾即创编《河津县志》,于明万历元年(1573)辑成。当时,明代理学家文清公薛瑄(1389—1464)已去世百余年,鉴于薛瑄的巨大影响,新八景增加了文清故里“平原夕照”为一景,意在突出河津地灵人杰。不久,新八景即得到官方和社会的认可,并载入《河津县志》,冠以“邑中八景”。其后,在明朝山东沾化县任主簿的河津人高汝砺撰写了脍灸人口的八景诗,使邑中八景焕然生色。清光绪己卯(1879)贡生李庚昌等人联袂撰写的邑中八景诗,也为邑中八景锦上添花。遗憾的是,河津藉人薛瑄生前留下了诸多歌颂家乡壮美山河的瑰丽诗篇,却没有留下邑中八景诗。据此推理,邑中新八景当形成于明朝中期,明末清初发展到鼎盛时期,至清末仍然熠熠生辉。

旧八景中的“云中暮雨”,是指龙门山上云中城的傍晚雨天景致。《河津县志》载:“云中城在龙门山上,前代避兵所。文中子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关曰:‘壮哉山河之固’。”清代柴鸣鸾在“云中古城”一诗中叹曰:“古寺岹峣接翠微,白云缥缈雁初飞。因思段二先生句,不觉城头雨湿衣。”最后一句引用的正是段成己的原句。“仙掌擎月”是指禹庙东山麓南亭的月景。南亭山峦陡峭,势如人掌,每逢十五月明之夜,月由东山照于南亭,与峰峦溶为一体,相映成趣,名曰“南亭夜月”,又名“仙掌擎月”,“龙门八景”称其为“悬崖挂月”。“汾水秋风”“禹门雪浪”“疏属睛岚”即新八景中的“汾水澄波”“禹门叠浪”“疏属睛岚”,后者在表述中只改动了个别字、词。“双峰竞秀”是指西硙口双峰山的景致。《河津县志》载:“双峰山在县北四十里,由西硙村入口,历石栈里余,两峰对峙,中有巨石,屹立似屏。”薛瑄的“西硙行”诗句:“两峰秀出半空里,锦屏屹立当中尊”,就是“双峰竞秀”的生动写照。“神谷藏春”是指北午芹村之北神峪内的风景,“姑山夕照”是指神峪之北姑射山的景色。《河津县志》载:“姑射山在东北三十五里。东起于临汾县界,绵亘数邑,而止于县之东北。黄颊、午芹等山,其旁支也。”

邑中新八景中的“禹门叠浪”,系指禹门口黄河咆哮而出时所产生的洪涛巨浪。龙门大河悬流,与岩石相激,波涛蹴踊,喷雪轰雷,俗称“禹门三汲浪”,至今仍然令游人惊心动魄。

“汾水澄波”系指清彻的汾河水波。汾水千里东来,绕城南,西注大河,宛转潆洄,曾经洁如素练,于今已面目全非。

“红蓼春妍”系指百底汾河滩的春景。百底名红蓼滩,一名射雁滩,唐薛仁贵射雁处也。春来桃杏霏红,川原灿烂,望之若流霞然。昔日的红蓼花虽然断种,但纪念唐朝大将薛仁贵的射雁塔仍然完好无损,当今的汾河滩另是一番春景。

   “午芹秋霁”系指北午芹一带的秋天景色。东北山麓下,曾经水村清润,椒柿、林丛,暮秋红叶满川,碧山在望,天气晴霁,爽旷宜人。

“云中烟寺”系指龙门山顶云中寺的云霞美景。龙门左扉山顶有寺,寺中有塔,高出云外,晨昏多烟霞,横带层封,山隐寺出,仰睹如在空中,可惜于1938 年被日寇夷为平地。  

“峪口清泉”系指瓜峪、遮马峪的筛子崖清泉瀑布。北山瓜峪、遮马峪,俱有清流瀑沸,响彻林落;云溪涧道,水石清奇,动人武陵仙源之想,如今依然川流不息。

“疏属晴岚”系指汾南吴村一带疏属山的雨后风光。疏属欹枕汾流,山势迤逦而南,每雨霁云收,映日岚光,袭人衣袖。据传,这里曾经是隋朝名儒王通(文中子)弹琴的地方。

“平原夕照”系指薛瑄故里平原村萃秀峰的夕阳奇景。文清故里,山势萦回,陈文冈题曰“萃秀峰”。夕阳反照,烟凝山紫,绿树丹崖,历历可玩,如今已归万荣县属。

上述新八景已由官方拍板定案,载于古《河津县志》,统称“邑中八景”,后来凡提及河津八景,均以此为准绳。


龙门八景


龙门亦称禹门口,大禹治水,疏凿之劳于此为大。大自然和人工造化,赋予龙门秀丽的风景群。喷雪轰雷的禹门叠浪,高耸入云的层峦危峰,雄伟壮丽的大禹庙,别具特色的龙门八景,曾经吸引了众多的游人,特别是文人墨客,来河津必游龙门,游龙门必吟诗赋。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编纂的《龙门志》,专门记载了龙门地理、名胜,尤以吟诵龙门诗文为特点。清光绪版《河津县志》所选录的218 首吟诵河津风物的诗赋中,有122 首是吟诵龙门胜景的,占到半数以上。龙门作为一处山水名胜,在汉代就已引起官方和社会重视。据考,禹庙建于汉代,三国及以后各朝屡有增修。隋唐时期,以禹庙为中心的龙门胜景就已闻名秦晋,明清两代,更是誉满神州。历代文人凡到龙门旅游者,都曾挥毫泼墨,而最早浓缩龙门胜景为“龙门八景”者,当推明代理学家薛瑄。薛瑄世居河津平原村,他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卒于明天顺八年(1464),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入阁予机务,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清。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薛瑄一生留下了许多歌颂河津山水的诗赋游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游龙门记》和《龙门八景诗》。薛瑄提炼的龙门八景为:石栈连云、鸣泉漱玉、南亭夜月、北口秋风、层楼倚汉、飞阁流丹、桃浪三汲、雷声一震,此八景诗刻碑立于大禹庙中。清同治丙寅(1866)续增的两组龙门八景诗(系河津藉贡生柴鸣鹭和柴惟发所作)将薛瑄的龙门八景改为:层楼倚汉、曲栈连云、鸣泉漱玉、飞阁流丹、悬崖挂月、空谷惊雷、秋水归帆、春鳞汲浪,与前者相比,后者景名表述虽不尽一致,但景致内容完全相同,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清光绪版《河津县志》卷一《形胜》一节,对于“邑中八景”和“龙门八景”作了专门的注解,可见,“龙门八景”在明清两代都得到官方和社会的肯定。

河津龙门

层楼倚汉,系指龙门看河楼景致,在今铁路桥东边的桥墩之上。昔日,看河楼矗立峰巅,高摩苍穹,有吞吐云雷之慨,凭栏俯仰,觉海天一气,身在混茫中矣。

曲栈连云,系指龙门东南山麓栈道景观,原是通往禹庙的唯一栈道,现修为引黄渠。这里曾经石径欹侧,栈道盘空,扪栏而上,水光云气,扑眉宇间。左顾则下临黄流,目眩神竦,凛不可即。

鸣泉漱玉,系指禹庙后鸽子庵景致。其山后倾洞若覆屋,乳泉滴石上,日夜不绝,声琤琤然,殊可听也。高山流水,拟援琴而和之。

飞阁流丹,系指看河楼下的小亭阁—水楼的景观。阁倚丹崖,翼然临河空际,风起浪翻,势欲摇动,凭栏槛,拟泛画舫焉。

悬崖挂月,系指禹庙南戏台东边官亭左侧的月夜景色,在今火车道石墩之东。官亭左侧,峰峦高下嵚崎,三五月初上,恍从岩隙窥人,溶然一波,如开晓奁也。此景也叫“南亭夜月”“山掌擎月”“仙掌擎月”。

空谷惊雷,系指黄河涌出龙门峡谷时的雷鸣般涛声。河冲山断,巨峡窈曲以深,试以爆竹,霹雳声奔走岩谷,听者错愕久之。此景亦称“雷声一震”,与“禹门叠浪”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今仍然为龙门之奇景。

秋水归帆,亦名“北口秋风”,系指秋季舟帆出没于黄河水上的景观。黄河涌出龙门,潦水方尽,河势渐平,风帆烟艇,出没于水云缥缈中,南朝齐诗人谢眺曾赋诗曰“: 天际识归舟”,好景不必在江南也。

春鳞汲浪,亦名“桃浪三汲”,系指禹门口黄河湍急的三弯处,即今铁路大桥下黄河出口的地方,也是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的地方。每年阳春三月,桃花浪暖,正鱼龙变化之期,鬐鬣腾凌,仿佛波涛起伏间,跃过龙门者,化而为龙,否则点额而还。


麟岛八景


九龙庙亦名真武庙、玄武庙、九龙山、九龙头,创建于元末明初。清咸丰十一年(1861),崇文社王照离等十四人为崇敬吕洞宾,募化捐资创建了崇文阁、纯阳洞,纯阳洞当时题名为麟岛,后来又把九龙山更名为麟岛,亦称卧麟冈。麟岛是誉满三晋的名胜古迹,登麟岛极目远眺,秦晋山河一览无余,游人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崇文阁石碑刻有“麟岛八景”的题名和“麟岛八景诗”,为麟岛胜景增添了异彩。

与“邑中八景”“龙门八景”相比较,麟岛八景不是反映其本身特有的景色,而是居高临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八处景观,即:西河画舫、太华晴峰、孤云送月、汾水秋波、雁塔凌空、小桥飞凤、倚斗金銮、原麟叠翠。

西河画舫,系指站在麟岛之巅,便可望见黄河水面装饰华丽的游船。八景诗曰:

鲸波鲤浪泛渔舟,一点星查到斗牛。

我欲凌风自归去,云烟分送上瀛洲。

太华晴峰,系指晴空万里之际,登麟岛而远望西岳主峰太华山,其壁立千仞之势尽收眼底。八景诗曰:

翠色临流映秦川,晴光闲点半霄烟。

摩空秀欲夺天碧,掌上莲开日月边。

孤云送月,系指站立麟岛顶峰,可远望万荣县境内孤山潮云送月之景色。八景诗曰:

东海鳌头宝镜升,闲云捧出碧峰曾。

光连豫晋天心处,一片金波汉外澄。

汾水秋波,系指站立麟岛,汾水波光闪灿,映入眼帘,尤其是秋高气爽之时,汾水宛转潆回,洁如素练,波光荡漾,别有情趣。

八景诗曰:

汉帝仙游挂锦帆,风声萧萧树椮椮。

涛头一线飞来渡,直到云霄月影含。

雁塔凌空,系指站立麟岛,远望苍底崖顶的雁塔,仿佛凌空而立,耸入云端。八景诗曰:

妙笔曾能挥日月,新诗写就雁来吟。

青云路接琼楼外,字字题名到桂林。

小桥飞凤,系指登临麟岛,远望苍底渡汾河小桥,人来人往,汾南的凤岭亦翩翩起舞,与鸟雀争相飞渡小桥,其景致栩栩如生。八景诗曰:

虹飞一线驾长空,御得沧江破浪风。

自是曾随鵷鹭侣,升仙题罢字玲珑。

倚斗金銮,系指登临麟岛,背倚北斗,南望山王一带古耿遗迹,耿国金銮宝殿依稀历历在目。八景诗曰:

数点星能光宇宙,谁知高与翠微平。

云栖月照闲相问,嘱咐新诗一岫清。

原麟叠翠,系指麟岛雄踞青松翠柏之中,游人身临其境,如入仙苑,赏景抒怀,心旷神怡。八景诗曰:

明明畦畔闲花少,隐隐林边芳草多。

烟雨春来时一润,黄冠曾唱大田歌。

其实,麟岛本身景致远比上述八景壮观。麟岛之上还有真武庙、天门栈道、朝天宫等,布局精巧,建造宏伟,殿阁层楼俱依山势而上下,天门金阙各随地形以参差,堪称三晋奇观,旅游胜地。


午芹八景


午芹八景,亦即北午芹八景,出自北午芹村侯维翰(字志屏)先生之手。午芹八景包括:金峰远照、鸦石奇巍、筛崖玉溅、芹谷神泉、清流重叠、白羽争滩、长桥卧波、泊岸村船,侯维翰先生还撰写了题解暨八景诗,其景其诗,鲜为人知,其言其行,实属难得。

金峰远照。双峰山原名马鞍山,亦名紫金山,峰高耸入云际,登顶可望豫秦。八景诗曰:

吕梁南麓紫金峰,独具特形气势雄。

高入云表照万里,稷王孤峰齐朝宗。

鸦石奇巍。天涧口之巨石,古昔如秀陵,形势雄壮惊人,石上群栖乌鸦,故名鸦石。八景诗曰:

巨人屹立瓜峪滩,力劈洪浊分两川。

阻险护村功劳大,巉岩虎豹鸦栖然。

筛崖玉溅。瓜峪筛崖之水,点亮晶如玉,向空飞洒,如抛玉珠。八景诗曰:

暑日当空近午天,银河倒泻竞溜檐。

漱漱玉屑曾溅面,森森寒气欲侵肩。

芹谷神泉。午芹峰左之清流,冬温夏凉,故称神泉。八景诗曰:

严冬火生水晶宫,暑夏扇摇凉似冰。

无奈人间多迷信,冬暖夏凉水长清。

清流重叠。圣母庙废墟东北有双层桥一座,神峪水纵流其下,瓜峪水横流其上。八景诗曰:

天外有天楼外楼,世人少见水重流。

琴鸣上下行人乐,倒影楼台逐浪游。

白羽争滩。每岁仲春时节,柳絮满涧飞舞,大有争滩之慨。八景诗曰:

清明徜徉天涧滩,无限鹅毛满前川。

三月何曾天雨雪,举头杨柳绿如烟。

长桥卧波。瓜峪流水洼石桥纵贯鄂耿。八景诗曰:

天堑夏秋多洪兴,钩心斗角阻交通。

行空复道山衔接,不霁何处映彩虹。

泊岸村船。登午芹峰顶,下视村势,如停岸之巨舟。八景诗曰:

巨浪冲涤亿万年,水落村形似巨船。

鸦石作锚舟系稳,俨然船泊天涧湾。

北午芹村位于吕梁山南麓午芹峰之下,东依神峪,西傍瓜峪,山清水秀,地灵人杰。邑中旧八景中的“神谷藏春”“姑山夕照”,邑中新八景中的“午芹秋霁”“峪口清泉”都在北午芹一带。金代文学家段成己、段克己兄弟在北午芹一带隐居十余年,写出不少讴歌午芹风光的绚丽诗篇。北午芹民情淳厚,吃苦耐劳,人知礼让,代出名贤。李志贤先生在艰难困苦中洗碑索迹,东查西访,写成了河津最早的村志手抄本,侯志屏先生怀着满腔热忱,撰写出歌颂家乡山水的午芹八景诗,尽管其内容及格律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化,但二位先生的敬业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无疑给五彩纷呈的河津文苑,增添了一束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给现如今的锦绣河津壮丽画卷之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如今,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变革,生活的变化,已让河津的“四大八景”发生了惊天之巨变,也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与更新的诗意。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如何变,这些镶嵌在河东大地的瑰丽自然与经典人文始终光辉灿烂,风光无限。

俚语云:“旅河东,必到河津,到河津,必游龙门。”河津四大八景,既是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积累,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人文体现。惟愿这株盛开在祖国大地的文明之花,在古老的河东大地上绽放灿烂,越开越娇艳,越开越美丽!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河津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罗乐先生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杨永敏

杨永敏 河津市人,大学学历,山西省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创作与摄影,现供职于运城市盐湖区人大常委会。1986年入伍参军,先后在军地报纸、杂志发表新闻、摄影作品600余篇,散文作品百余篇,多次获得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主要作品有:《故乡的沟壑》《情满汾河湾》《在麦田间行走》《首长大哥王友明》《军营里的流年往事》《红色摇篮太行山》《战“疫”中的河东红》等。



投稿方式:
1.邮箱:Sxycsw88@163.com 
2.微信号投稿:15383595989  18835959791
投稿要求:word文档小四号字体,注明是否原创、作者姓名、微信号并附作者简介。
支持单位:山西省散文学会   运城市文联   运城市作家协会   运城文学院 《河东文学》《运城日报》文化新闻部  《运城晚报》副刊中心。

邂逅真善美

遇见温暖

在这里

散文

古耿生活向导
河津同城信息都在这里了!房源/工作/对象/店铺~进入公众号了解详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