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巧兰:她把家乡的声音传得更远!

政务   2025-01-24 07:31   江苏  

家乡,是一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每一寸都镌刻着童年的欢笑与泪水。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海陵区融媒体中心开设“赤子乡情”专栏,邀请海陵籍成功人士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实现“冲击‘千亿主城’,打造‘幸福标杆’”凝聚力量。

人物简介

曹巧兰

女,江苏泰州人,文学博士,编审,现任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长期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参与制定《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创办全省“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组织歌剧《拉贝日记》赴德国奥地利演出等,曾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讲师团团长、交流合作处处长。2019年到群众杂志社工作,发表理论文章、散文、文艺评论、调研报告若干。

不断追求,遇见更好的自己


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曹巧兰进入泰州师范学校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家人眼里,女孩子当老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工作两年后,我感到迷茫,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她回忆道,她所带班级的到课率和满意度都很高,但教学任务繁重。

思索再三,曹巧兰决定放弃教师的稳定工作,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入学后,曹巧兰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徜徉在图书馆里,像一块海绵,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让自己变得充实和强大。

硕士毕业后,曹巧兰考入省委宣传部工作,但她的求学并未停止。在她看来,读书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工作期间,她回到母校继续读博深造。“读博可以向着学术更高方向再走一步,何乐而不为呢?”



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在省委宣传部工作了22年,负责过文化、理论宣传方面的工作,泰州的工作做法令我印象深刻。”曹巧兰回忆,在一次到泰州现场观摩宣讲时,她得知泰州建立了“百姓名嘴”宣讲队伍,宣讲员们深入村(社区),创新丰富宣讲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员干部和群众很少有机会面对面聆听宣讲宣传。针对深入基层宣讲频次少、覆盖面窄以及广大干群迫切需要了解最新理论和掌握最新政策的现实,首先要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曹巧兰说,当时,泰州的“百姓名嘴”队伍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宣讲员们讲出了“百姓味道”,让宣讲更入民心。

2016年,曹巧兰牵头在全省推广“百姓名嘴”工作做法,让“小人物”发挥“大作用”,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书面语”替换成“口头语”、“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一场场接地气的理论宣讲,伴随着鲜活的例子、朴实的语言、幽默的互动,现场掌声、笑声不断,让文明新风吹进了百姓心田。


说家乡,展未来


“小时候,我老家属于当时的泰县,现在属于城东街道窑头村,这个名称的变化也是海陵变化的一个缩影。”曹巧兰坦言,在南京定居后,回老家的日子并不多,一般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家一趟,但每次回海陵,都感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谈及海陵,曹巧兰表示,最直观的感受是路越变越宽、基层治理工作越来越好。以前,家门口的路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坑洼。现在,道路变得平坦宽敞,出行环境越来越好,直观感受到我们海陵在一点点变好、变美。”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特别关注海陵的发展,是‘微海陵’微信公众号的一名粉丝,我从公众号看到了家乡点点滴滴的进步,深感骄傲和自豪。”曹巧兰说,“海陵提出了冲击‘千亿主城’,打造‘幸福标杆’的努力方向,相信家乡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父老乡亲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全媒体记者 | 林珑

审核 | 沈雁秋

审发 | 朱昱安 晏文彬


版权声明:【微海陵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微海陵
海陵新鲜事,尽在微海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