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健康丨气温骤降 谨防冻伤

民生   2024-11-11 11:21   甘肃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战友们在寒冷环境下训练或执行任务时,如果防护不到位,较容易发生冻伤。本期,我们邀请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华霖,介绍冻伤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有效规避冻伤发生。


——编 者




气温骤降 谨防冻伤



■刘奕麟  黄国正


姜 晨绘


冻伤指在低温潮湿等外界条件作用下,引发的局部或全身组织器官损伤。根据病因,冻伤可分为冻结性冷损伤和非冻结性冷损伤。非冻结性冷损伤指在相对低温(0℃~10℃)和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的冻伤,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冻结性冷损伤指身体直接暴露在极低温环境中造成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冻僵,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损伤范围,冻伤可分为全身性冷损伤和局部性冷损伤。全身性冷损伤可能导致关节僵硬、休克、呼吸暂停和多器官衰竭。局部性冷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红肿、水疱、组织坏死等,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冻伤的诱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寒冷、潮湿、大风等。其中,寒冷是发生冻伤的主要原因。人体正常体温在36℃~37℃,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热量流失的速度加快,体温无法维持稳定,就会发生冻伤。潮湿和大风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重要因素。与干燥的环境相比,潮湿的环境往往温度更低。如果长时间处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热量会加速流失。中医认为,湿气侵入关节等部位后,会造成血流阻碍,影响热量运输,进而导致冻伤发生。大风会加速形成低温环境。研究表明,3℃的空气借助10米/秒风速,能够形成无风时-30℃的低温环境。而且,空气流动会加剧身体热量流失,进而增加冻伤的发生风险。个体因素包括伤病、服装和鞋袜过紧、肢体长时间不活动、饥饿疲劳等。如果存在吸烟、过量饮酒、过度疲劳、手脚多汗等情况,可能会诱发体温调节障碍和代谢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冻伤的发生风险。


在没有意外暴露的情况下,冻伤的发展过程较为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处理,局部性冷损伤可能发展为全身性冷损伤。因此,一旦出现冻伤症状,应根据受伤环境、症状表现,及时准确判断冻伤程度,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目前,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医学上将局部冻结性冷损伤分为4度。一度冻伤,损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皮肤会出现发红、肿胀、刺痛、灼痛等症状,一般一周内可痊愈。有的一度冻伤患者在数周至数月内会有局部出汗过多、患 处温度偏低等症状。二度冻伤,损伤伤及真皮层,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复温12~24小时后会出现水疱。三度冻伤,损伤可达到皮肤的各层组织。冻伤部位会出现小水疱,皮肤由苍白色变成黑褐色,温度较低;患处周围有痛感,但触觉比较迟钝,对针刺、冷、热等外界刺激的感觉消失。四度冻伤,损伤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导致肢体坏死。冻伤后会出现明显水肿,并伴有肢体剧烈疼痛,皮肤呈青紫色、灰白色、苍白色甚至紫黑色,并渐渐变得干枯;患处出现暗红色水疱,个别严重病例可能不出现水疱。


如果发生一度冻伤,可局部外敷冻伤膏、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同时内服活血化瘀类药物,促进冻伤处尽快恢复。如果发生二度冻伤和三度冻伤,应先用温水疗法对冻伤处进行快速复温。将冻伤部位置于38℃~42℃的温水中(过高的水温可造成热损伤),水面高出冻伤部位2~3厘米,直至冻伤处皮肤潮红、柔软,有温热感。温水疗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15~30分钟,否则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如果是面部冻伤,可用40℃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对冻伤处进行热敷。需要注意的是,复温前应判断现场环境,确保复温后冻伤部位不会再次冻结。如果条件不允许,建议转移至合适场所再进行复温。复温后应静养,并做好抗感染和保暖。三度及四度冻伤的伤员,应在复温后及时送医,由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治疗。


全身性冷损伤会对生命造成很大威胁。一旦发生全身性冷损伤,应尽快让伤员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寒湿衣物,并用棉被、毛毯或大衣等保暖物品保护冻伤部位。对全身性冷损伤伤员的复温,应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全身性冷损伤也可应用温水疗法,如做全身的温水浴。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将四肢单独加热,以免肢体的低温血液回流,使人体中心部位温度下降,进而加重病情。伤员神志恢复后,应将其从温水中移出并擦干,然后用被褥等继续保温。如果现场没有良好的医疗设施,也没有医务人员在场,可对伤员进行缓慢复温,待伤员状态稳定后,尽快送医救治。复温后,如伤员发生呼吸障碍的情况,应第一时间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可进行吸氧或高压氧治疗。


预防冻伤,建议战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坚持耐寒锻炼。进行耐寒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耐寒锻炼包括局部耐寒锻炼和全身耐寒锻炼两种。局部耐寒锻炼可以采取用冷水洗手、洗脸和洗脚的方式。建议战友们秋末冬初开始用5℃~10℃的冷水洗手、洗脸,每次10分钟,每日1次,连续2~4周。全身耐寒锻炼主要是通过增加与冷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如增加冬季室外活动时间。


做好防寒保暖。防寒保暖是预防冻伤的关键。建议战友们在冬季训练时掌握以下防冻要领:在寒冷天气、大风天气、气温骤变时及时增添衣物;手、足、耳、鼻、面等容易发生冻伤的部位注意保暖,如佩戴帽子、手套等防护装备,涂抹防冻霜;外出训练前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准备好防寒装备,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


提高防冻意识。建议战友们在冬季做到“七勤和六不要”,避免冻伤情况发生或加重。“七勤”包括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备防寒物品、勤换鞋袜、勤动手足和揉搓额面部、勤用热水泡脚、战友之间勤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六不要”包括不要穿潮湿或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火烤或用雪揉搓受冻部位、不要过量饮酒。


本文刊于12月10日解放军报07


来源:解放军报

甘肃武警
展陇原卫士风采,抒丝路哨兵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