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宣布正式成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并计划在2025年招收首批本科生。
“80后”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陆品燕被任命为学院院长。陆品燕指出,虽然在规模和覆盖面上可能不及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但上海财经大学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上财特色的、精致且卓越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专注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财经学科中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学校已建立计算经济交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未来将以此为平台,与各院系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入合作。
在本科招生方面,学院将在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申请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并计划于2025年招收首批学生,预计招生人数为50人,目标是到2030年将本科招生规模扩大至150人。研究生招生方面,学院计划从2025年起将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规模适度增加至30人,并计划申请相关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点(工学)。
上海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数字理工学部主任刘兰娟教授提到,数智时代对财经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能力的深度融合要求人才不仅要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和熟悉各类技术,还要在特定垂直领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应用经验,这是高校在数智化时代培养财经人才需要进行的尝试。
同日,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钱德沛等23位来自高校和业界的专家学者颁发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的聘书。
据悉,除了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高校也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布局。复旦大学从2024-2025学年起,计划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其中今年秋季学期已推出不少于60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表示,全校将动员起来,目标是构建科学智能创新生态。从2024级开始,每个学位项目的修读方案都将明确包含AI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
去年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作为与上海市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级平台共同筹建的特区学院,在徐汇校区正式成立。在发展路径上,交大AI学院将采用创新规模法则(Scaling Law),通过汇聚人才、组织科研、提升“参数量”;直面真问题、服务真场景,提升“数据量”;汇聚资源,做好算力支撑,提升“计算量”。
来源:上观新闻、上海财经大学,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查看“2025易度中国大学排名”前200榜单,点击这里。
现已发布所有共计30个省市的高考录取难易度前100名:江苏、辽宁、湖北、湖南、河北、福建、广东、重庆、河南、天津、吉林、山东、北京、海南、陕西、上海、四川、安徽、新疆、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江西、浙江、广西、青海、宁夏、贵州。如需查看往期省市具体榜单,在对话框内回复省市名。(例:回复“江苏”)
往期推荐
【 关于易度排名 】
易度排名是由上海亿渡大数据科技公司出品,旨在帮助考生和高校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排名体系。录取难易度排名是基于高校每年在全国各省市招生人数、最低分数线等实际招生情况,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最终排名;综合排名是在录取难易度排名基础之上,结合优志愿、优家、优生涯等系列升学规划产品中的数据和社会舆情等全域数据的综合分析并计算得出,可客观反映大学的实际招生情况及各高校在当年高考招生录取中的受欢迎程度。为高校提供专业的高考行业分析、大学数据报告,致力于为高校从教学、科研、国际化等方面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提高社会美誉度。
易度秉承着客观、专业、透明、实时的理念,将历年数据结合独家算法综合得出,包括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各省高考录取难易度排名、专业录取难易度排名、实时报考热度排名。
未来易度排名将继续深耕高校、教育行政机构成效评价和品牌建设,提升国际声誉度,让排名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