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开辟天路》
↑点击观看视频↑
20世纪50年代初,党中央认为,西藏问题事关重大,解决西藏问题事不宜迟。一纸命令,进军西藏的任务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将士的肩上,同时,中交建设者们的力量也汇聚于此。他们踏遍雪山草地、激流河谷,精心踏勘出7条进藏路线方案,为康藏公路的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齐树椿在川藏公路踏勘时用的罗盘和坡度仪
一公院退休老专家齐树椿,时任康藏公路第二测量队队长,行程4万余里,翻越百余座雪山峻岭,手持老式地质罗盘,靠着双脚,跑通了世界屋脊的团结线、幸福路,在康藏路上留下坚定的足迹,用专业与执着为道路指引方向。
二公院前辈叶袓镕参加了康藏公路首支踏勘队,用简单的勘测工具和少量生活物资,全程步行踏勘,深入无人区,历时1年4个月,与后方完全失联3个月,提交的勘察报告为昌都到拉萨选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光池,二公院高级工程师,与妻子陈志明一同投身雀儿山线路测量工作。他们不畏艰险,为公路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用行动诠释着中交人的担当。
第二集《跨越天险》
↑点击观看视频↑
1952年冬,筑路队伍欲从康藏公路进藏首站昌都,沿南线向拉萨推进,此途要翻越5座4000米以上高山,跨越7条湍急江河,泥石流、雪崩等灾害频发。中交先辈凭借专业,详细勘察地形地质,为筑路筑牢根基,无畏踏上征服险途。
公规院退休老专家李鲁卿,时任康藏公路工程处测量队队长,为解决从业拉山垭口到怒江河谷间1800米的海拔落差问题,带队走遍怒江沿线所有可能的线路,终测设出享誉海内外的奇路——“怒江七十二道拐”,完美解决高落差难题。
怒江天险,江水汹涌,峡谷陡峭,架桥难于登天,但中交桥梁建设者毫不退缩。1954年,川藏公路修到了拉萨,拉萨河大桥是最后一战。二公院和二公局开展测设工作、建起钢木结合的拉萨河大桥,让人们彻底摆脱了牛皮船的不便。
第三集《相聚雪域》
↑点击观看视频↑
川藏、青藏公路建设规模宏大,非一己之力可成。公规院川藏公路总工程师李昌源,创造性地提出了色季拉山路线走阴山的方案,留下了川藏线上风景最美的色季拉山垭口,其领衔的测绘队在《康藏公路路线踏勘图》中清晰、明确标出了从雅安到拉萨沿线的山川、河流和地质地貌,为川藏线的调查、整治与改建提供详实依据。
康藏公路(后改称“川藏公路”)路线踏勘图
以李昌源为代表的测绘专家、地质专家、冻土专家、工程专家薪火相传,为“两路”延续至今的升级改造、养护,做着不懈的努力。
1954年12月,青藏公路、康藏公路两路大军在拉萨近郊东嘎胜利会师。在今天的拉萨西郊河畔,矗立着一座三棱形的高大纪念碑,它为纪念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建设者而建,是对筑路军民的致敬,更是“两路”精神不朽的象征。
第四集《坚韧之力》
↑点击观看视频↑
川藏通麦,“天险”狰狞,灾害频发。除一公院副总工程师冯云成参与建设的通麦特大桥、迫龙沟特大桥外,为彻底防止地质灾害给公路带来的破坏。2016年,川藏公路通麦段,5条隧道历时4年建设,全线贯通,“五隧两桥”的治理组合形成,“通麦天险”由此变为坦途。
青藏公路面临多年冻土难题,共玉高速作为世界首条高原冻土高速公路,凝聚中交集团三代冻土人心血。
从1973年开始,以武憼民为代表的第一代冻土科研者,以汪双杰、章金钊为代表的第二代研究团队,以陈建兵、刘戈、朱东鹏等为代表第三代冻土科研人员薪火相传接力奋斗,全球冻土区规模最大、观测周期最长、数据量最大的公路冻土工程监测体系建成,为西藏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第五集《福泽万里》
↑点击观看视频↑
公路通车,为西藏搭建起交通大动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由一公院、一公局集团参建的那拉高速缩短了藏北草原与世界的距离,村庄里的牦牛奶由收奶站送往位于那曲市色尼区的加工厂,经过消毒和加工变身为各式奶制品,很快出现在货架上、电商平台的网页里以及消费者的手中。
同时,随着外界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孩子们的视野愈发开阔,面临的机遇也日益增多,学校从崭新先进的硬件设施,到专业精湛的师资力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两路”为起点的西藏公路网不断向更广更深处延伸,串联起越来越多的城镇和村庄。“两路”是西藏人民幸福生活的起点,通车70年来,高原各族人民的脚下有越来越多的路,通向内心向往的美好生活。
来源
央视丨党委工作部
一公院丨二公院丨公规院
一公局集团丨二公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