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感受巴渝旅游风情

文摘   2024-09-14 18:40   重庆  
《非遗里的中国》是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在全国各省打造非遗街区,以互动体验方式呈现当地多项非遗项目。9月7日,《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开播,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龙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歌手孙悦,来到重庆市大足区,在展现独具重庆和巴渝文化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同时,也为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准备了一份重庆旅游攻略。
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大足石雕、玩牛、川江号子、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等,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巴渝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领略千年石刻之美
“北敦煌,南大足”,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窟一样,都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当龙洋、单霁翔和孙悦来到重庆的大足石刻景区,驻足在《牧牛图》《父母恩重经》领略“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之美,观众也跟随着他们的步伐前往重庆,伫立石刻前领略千年之韵。犹如连环画一般的《牧牛图》采用了中国长卷式绘画的构图形式,凿刻在长约30米、高4米多的崖壁上,而《父母恩重经》讲述一对年轻夫妇从求子到怀胎生育到孩子长大成人的故事,生动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
《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不仅再现了大足石雕技艺的精绝,也展现了千年石刻的文化价值如何在现代延续和发扬。大足石雕,作为大足石刻活在当下的作品,其技艺之精绝也让人叹为观止。“大足的石雕工匠都是在大足石刻的熏陶中长大的。”刘能风说。走进传承小院,大足石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能风的徒弟和孙子在进行石雕操作。肥不显肉,瘦不显骨、面部有弹性、精细……石刻作品养鸡女、吹笛女的服装、发型和脸庞无不显示着大足石雕的巧夺天工,融合多种雕刻技法的《岁寒三友》不仅符合当代审美,也表征着大足石雕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石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明的历史。在大足石刻传承小院,大家尝试雕刻,开展入门级、最基础的“雕大足”比赛,感受延绵不息的薪火相传。“你要想雕梅花怕是要先在我这里拜师学个十年八年的噢!”刘能风说。原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人生活可以如此贴近,但要有所成就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唱响长江文化之歌
川江,孕育了巴渝人民的坚韧、果敢、豪放和乐观精神,也塑造了他们“跨越夔门,驶向浩瀚大海”的壮志豪情。川江号子是长江船工们在险滩恶水搏斗中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唱形式。在《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中,川江号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带着“老船工艺术团”的老伙计们带来了更适合舞台表演的川江号子《迎万难,赢万难》,重庆方言的火辣豪迈、高亢有力,让人听完充满了力量。如今,川江号子与音乐剧、交响乐的融合也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挖掘出川江号子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时刻,讲述川江号子如何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节目中,曹光裕拿出他的师傅陈邦贵1987年参加法国举办的世界大河歌会的照片,回忆着川江号子向国际社会传播的文化自信。
“那时候对川江号子的英文翻译是‘the Chuanjiang Working Song’,也就是‘长江的劳动歌曲’。但当我2013年带领老船工艺术团,在德国维尔宁格罗德市中心广场唱响川江号子的时候,英文翻译是“ChuanJiangHaoZi”。我的师傅是2012年过世的,那时候其实我特别想告诉师傅,咱们的川江号子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名字了,我觉得他一定会特别欣慰。当时我也特别自豪,我觉得这就是文化自信!”曹光裕在节目中深情地讲述了川江号子走向国际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欣赏铜梁龙舞之韵
起于隋唐,兴于明清,盛于当代。2024年央视春晚、新中国70周年庆典、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龙舞的身影在当代大舞台上频频出现。不仅如此,横跨重洋,铜梁龙舞也远赴美国、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扮演着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交流的使者角色。
在《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里,最大的大蠕龙、最科技感的水云龙、最难舞的竞技龙纷纷亮相,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铜梁龙舞的代表性传承人蔡明灿向观众展示着各种各样的龙舞。在现代,铜梁龙舞又是如何焕发新的生机?“竞技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幅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它是把戏曲、体育、杂技、舞蹈等几个方面融在一起。竞技龙舞就是在我们铜梁诞生的,1994年中国第一套舞龙竞技规定动作就是由铜梁编制。”蔡明灿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是传承人面对困难一次又一次地坚持。舞龙有很多动作,但最难的是“站肩单侧单腿舞龙”。“难点就是你要保持平衡,爬到队友的肩上单腿站立,同时你手里的舞龙不能停。我们练习了2个多月才成功,摔了不知道多少次。”蔡明灿说。
《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寻见铜梁龙舞传承人蔡明灿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将一条条蕴含深意的铜梁龙推陈出新,将科技与特技完美融入铜梁龙的编排与表演中,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惊、险、奇、绝的龙舞盛宴,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信仰与智慧。正如单霁翔在节目中说:“这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独特韵味,也透着中国人一往无前的精气神儿。”
专家表示,《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记录了重庆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巴渝地区的秀美风情和人文特性,通过展示重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艺术和技艺呈现给更多的观众,激发着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增强了重庆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创新的表现形式,如互动体验、文化解读、秀演呈现等,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生动和接地气,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简言之,节目不仅是对重庆非遗项目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传颂和时代记录,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由节目方提供)


来源:文旅中国

重庆非遗
“重庆非遗”公众号,由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旨在提供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资讯传播、政策宣传、知识普及、资源展示、学术交流、产品推介等内容,为业界、学界和公众搭建交流、互动、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