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安徽马鞍山雨山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探索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建设基层治理新格局,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聚焦治理效能提升,以做强党建、做优联动、做实服务为抓手,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
聚焦党建引领
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雨山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破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难题,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工程,夯实基层治理基石。持续夯实城市基层党组织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721个,党员2.1万余名。建强小区(网格)支部,按照“全覆盖、实体化”的原则,建立小区党组织142个、党的工作小组13个,将党的组织体系拓展为“区—街道(乡镇)—社区—小区(网格)”四级联动,全面加强党在小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持续推动“多网合一”,组建以区直机关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家庭医生、社会志愿者为成员的“雨你同行”1+N网格帮困团队5000余人,推动治理服务向网格前移、力量资源向网格集聚。
实施制度机制强支撑工程,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在巩固深化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建立雨山“红领合伙人”制度,先后吸纳中国电信马鞍山分公司、马鞍山铁塔公司、安徽众拓养老等13家企事业单位加入,建立合作项目18个,共同培育打造了万达暖“新”驿站、养老助困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创新项目,撬动市场资源参与基层治理。
聚焦减负赋能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雨山区畅通基层治理运转机制、强化治理力量配置,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力建强街道、社区、小区一贯到底的治理体系,逐步实现基层“马壮、车轻、路畅、力聚”。
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明确权责事项,严格落实乡镇(街道)“一目录三清单”要求,梳理村(社区)“依法履职、协助政府、不应承担、不应证明、挂牌目录”5项清单事项,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由原先84项精简为57项,理清职责边界,坚决防止随意摊派和层层加码问题。清理整顿挂牌,摸底调查村(社区)“滥挂牌”情况,在6次督导检查和专项整治过程中,清理不规范标识标牌22块、发现并跟踪整改花样证明、任务摊派问题8件,努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破除形式主义、击鼓传花的“空架子”。
把基层赋能落在点上。强化能力提升,采取区级集中轮训、乡镇街道全员培训、(村)社区日常培训的梯度培训方式,通过专家解读、业务骨干领学、以老带新等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推行“全岗通”工作机制,试点5个社区开展“全科社工”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将党群服务、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10余项服务统一整合在全科社工窗口办理,减少社区坐班人员至2人,做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对于取得专业技术证书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称津贴,通过理论培训、跟学实践、团体督导等方式,促使持证社工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服务技能灵活应用到日常具体的为民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
聚焦联动路径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雨山区坚持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聚焦治理效能提升,以做强党建、做优联动、做实服务为抓手,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
把为民服务摆在首位。强化阵地建设,重点从整合资源空间、优化阵地布局、推动力量导入、创新运维模式等方面破题,推动各类服务力量、服务要素在党群阵地集聚。建立社区“大党委”,吸纳社区驻区单位、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定期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资源下沉社区,共同帮助解决社区便民服务难题。目前,全区35名社区级兼职委员共吸纳100多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建设美好社区,累计实施党建联建共建便民服务项目900多个,2024年计划改造提升新建党群服务阵地17个。2024年以来,各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20余场,服务居民1.23万余人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助餐、家电维修、医养指导等服务。
充分发挥居民自主能动性。建立党群议事协商机制,指导村(社区)建好议事协商平台,先后打造百姓评理说事点52个、议事协商示范点24个,创建了“向和调解工作室”“风调雨顺”“春风化雨”等一批特色调解品牌,推动形成民事民说、民事民商、民事共办、民事民评的基层治理良好格局。为重点解决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持续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议事”机制,今年以来小区“三方议事”推动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事项4230余件。用活“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在3个社区试点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形成居民助力事项清单,让居民“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和服务”,逐步形成“社区事”变“大家管”的良好局面。
内容来源:马鞍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