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地方。“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是徽州的优良传统,读书科举是当时不少人的梦想。通过安徽省档案馆“千年‘徽’煌——徽州历史档案联展”上的一份份珍贵档案文书,揭开徽州在明清时期成为“科举兴盛之地”的奥秘。
想当秀才,需先童试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自隋代开始,至宋代逐渐趋于完善。宋代时期徽州的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因徽州大族大多源自中原名门望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读书人的共同愿望,科举队伍的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据史料记载,南宋初年,整个徽州每次应试乡贡者“勿虑二千人云”,休宁县应试乡贡者“常过八百人”。
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为徽州的教育及科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徽州教育达到了鼎盛,当然也促进了科举的繁盛。在古代,读书人要想参加科举考试,除监生以外,必须通过州、府、县学组织的童试,取得生员资格(通称秀才)。据《清稗类钞》中“童试”条目记述:“直省士子之试于郡县及提学,为童子试,俗谓为小考,或小试。应试者曰童生,虽壮丁老叟,但与试,皆得以童称之,未冠者曰幼童”。
由此可见,参加童试的考试者统称为童生,童生并不是小孩子来考,也有七八十岁的童生。在古徽州地区,常常笑称那些读书不给力、年年考不中的人叫老童生。童试要经过三场考试,即县试、府试、院试。县试通常在农历二月,由知县主持;府试在农历四月,由知府主持;院试由省里主管教育的“学政”主持。童生院试合格,取得“生员”资格,成为一名秀才,才可以进入府县官学读书。
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清光绪元年(1875年)徽州府为齐集文武童生赴郡候考事札》中记载,“儒学教官督率文武生童定限于三月初五日齐聚府城……其余需用什物悉照向例备办毋缺,不得临时参差不齐,仍将府取文武童生花名册及府县考题目呈送,查核如人册不齐各事怠玩定提经承重处……”通过这份档案不难看出,尽管只是童试,但对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以及考试制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状元频出,名扬四海
如果此时你成为一名秀才,恭喜你有机会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了,共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在此次联展的众多徽州文书中,明清时期的各种科举试卷,如同现今的高考试卷一般呈现在观众眼前,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展出的歙县档案馆馆藏《硃卷集锦》就见证了古代的考官阅卷制度。明清时期,为防考官徇私舞弊,乡试、会试及殿试场内,应试人的原卷(即墨卷)须弥封糊名,由誊录人用硃笔誊写一遍,送交考官批阅,称为硃卷(也称朱卷)。通过这份档案可以看到,硃卷所载内容丰富详细,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考生履历,二是科份页,载有本科科份、考生中式名次、各类考官的姓氏、官阶和批语以及房官原荐批语等;三是考生文章,有三场全刊者,也有选刊自认为得意之作者。
其中一份江南乡试硃卷(乾隆甲午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同考试官徐州府萧县知县孙阅荐”字样,以及两位大主考官的姓名、职务以及批语。此外在每份硃卷的最后,还留有本房总批,也就是考官总评。由此可见,硃卷很好地杜绝了考官因熟悉考生字迹或者考生在试卷做标记等而产生徇私舞弊的行为,从而保证了对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也保证了科举制度的延续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此次联展中展出的《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大金榜》中,赫然写着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为徽州府休宁人吴锡龄。据现存于上海图书馆的《休宁大斐吴氏族谱》和《休宁县志》记载,吴锡龄的父亲吴思英是康熙年间的休宁县学生员,病逝的时候,吴锡龄才3岁。吴锡龄是靠同父异母的哥哥吴长龄抚养成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江南乡试,吴锡龄中举人,授内阁中书,很快又进入军机处任职。3年后,夺得状元桂冠。闻讯,乡民在村里吴氏祠堂“尊德堂”悬挂“文魁武威”金匾。然而,翰林没做满一年,吴锡龄骤然病逝,乾隆帝闻知后叹道:“可惜徽州武状元”。据统计,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共出过19位状元,可谓名扬四海。
徽州书院,星罗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