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票房的《抓娃娃》应该算恐怖片!

楼市   2024-07-23 17:55   安徽  

1

最近,开心麻花出品的《抓娃娃》成了暑期档最火爆的电影,预计票房突破300亿

朋友说让我带小孩去看看时,根据我对开心麻花的印象,这肯定是一部喜剧片,顺带一些对社会现象的讽刺罢了,也没太在意。

后来,在家人的再次推荐下,我也勉为其难的去看看了,说实话,刚开始剧情给我的印象就是一部有钱人,为了找接班人,不断花钱鸡娃的剧。

但是,在剧情慢慢深入时,我被惊出一身冷汗,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吗?

它就像是一个童年阴影挖掘机,以一百八十码的速度狂奔过来,掀起你的头盖骨,把你脑子里潜藏多年早就忘干净了的那些童年阴影全都翻出来,还他喵颠了个勺。


都说好的喜剧是悲剧,但这部电影的悲剧程度,已经达到了用悲剧来形容它都太保守的程度,这已经到了恐怖片的范畴了。


2

标题虽然写作“抓”娃娃,其实,跟我现实的“鸡”娃是一个意思。

电影的主题以沈腾、马丽扮演的富豪夫妇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大儿子废了,重点花钱培养小儿子的故事。

只是,我们现实很多普通家庭没有他们那种财力,只能靠做题来培养大学生,普通人培养的是高级牛马,而沈腾培养的是精英是接班人,但主题是一样的。

看完这个电影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段子,真的只有没经历这一切的人才笑得出来。


4口人,一个月开销不到2000,家庭用水主要靠水龙头滴水,每天都要在昏黄的灯泡下看书,早上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


街坊邻居全是雇来的员工,他们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孩子的生活,用各种方式随时随地的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点。


上学路上会神秘遇到外国人问路帮他练习口语,楼下大姐吹头发时会顺便讲解吹风机的物理原理。


写的日记小心的锁在抽屉里,结果抽屉有后门,每天都会被爹妈检查,还会被专家拿去做心理分析。


这样的剧情,在我们现实会发生吗?基本不会出现。


但是,如果你有经历过你肯定体会很深,家长群你总在里面吧?课外培训班从参加几个吧?兴趣班总参加几个吧?


难道,这不是和电影里面的剧情一样吗?作为父母我们不断的给孩子的成长制造各种我们认为对孩子有好处的情境。


如果,没有经历,估计没有多人能够坚持看下去,但,沈腾却利用喜剧的形式把这些演得惟妙惟肖。


3

曾经,佛系家长这个网络词以前上过热搜。

所谓的佛系家长,就是指得只无欲无求,内心追求平和的生活态度,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他们开心快乐、健康成长就行。

这词一出来,很多家长感同深受,看看自己的孩子,好像也不是天才,自己也是平凡人何必去强求呢?

出现这样的状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老师方面

现在的老师不像80以前的教育了,80后调皮的学生谁没被老师打过几次棍棒,打完就完了。

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你老师敢动我一根手指头,我都要投诉你,添油加醋讲给自己父母,加上自己是独生,父母肯定会找老师算账。

结果,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就是,你不学只能叫你家长来,我也不想管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家长也受影响,认为自己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二是学生的原因

现在社会环境复杂,各方面压力都大,家长就把工作上的压力传导到孩子身上,回家看见不写作业就鸡飞狗跳,可家长就没想过,自己小时候可能也这样。

孩子长期在父母各种言语,各种语言暴力的影响下,抗压能力下降,心理承受能力降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心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这样,就出现了考试不合格就跳楼的情况。

看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通过反思也明白了,自己好不容易养大一个小孩就这么没了,多可惜。

所以,态度就慢慢的开始转变了,觉得孩子能够开心快乐,健康,只要做人不差就可以了,就慢慢变佛系了。

三是家长自身原因

新闻上到处是家长花了几十万培训费,最后培养出来一个大专生,培养出了自己认为的废材。

很多家长看到这样的新闻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向对不对呢?

拿这些案例跟自己的孩子对比,哇!好像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也没啥特别,也不是很自律,学习不管多努力还是一般般呢?

最后,想通了,顺其自然四个字才符合他们的实际。

在家长们想明白之,都是下面这样的状态:

你多玩一会游戏,多吃一口零食,闲得无聊发会呆,他们就会疯狂抱怨,似乎因为这些小事,你的人生已经毁了,再也不会有希望了。


然后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习惯于这种贫寒生活的人,他们又会跳出来,问你为什么不去过好生活。


你甚至要琢磨一会儿才能想明白,这里面是什么诡异的逻辑。


就像是很多父母不让孩子读书的时候谈恋爱,却指望他们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生孩子一样诡异。


4

电影中的马继业是个好孩子。


但这个好孩子,在他父亲这么安排的时候,其实已经废了。


马成钢在现实中肯定是一个成功者,但他这个人在现实给人两种错觉。


第一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身体里有某种基因是别人没有的,这样基因让自己干啥事都能成功。


第二是认为自己的成功基因可以被遗传,可以被下一代所复制并取得成功。


他把自己成功的经历认为是一批财富,这个经历在下一代在可以延续使用,他把自己因为贫穷带来的毅力带给自己的下一代,所以创造了老二的生活环境。


用刻舟求剑来形容他都算夸了。


他这样的人完全忽视了社会在进步,人的价值观也跟着时代在进步,他那一套应该不适合当下的社会。


说白了,打天下的素质和守天下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马继业在知道事实的真相后没有疯掉,如果在现实,知道这事估计不疯也会不想读书了。


尤其是,他之前被压抑的越久,发现真相的时候就越容易疯。


就像是森林里的凡人突然看到阳光,然后一抬头,直视古神一样。


就算马继业最后奔向了自由,他依然改变不了看到空瓶子就想捡的本能反应。


5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彩蛋后面的马大俊。


从剧情最后来说,马大俊才算是正常人该成长的轨迹。


当他这个废物大儿子最后登上了山顶大喊“爸爸我不需要你的认可了”的时候,我觉得沈腾演的这个父亲是失败的。


就算最后,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考了705分的小号时,他也是失败的,因为这小号选择去了体育大学。


看到最后,自己也有莫名想心酸,这对夫妻看到两个孩子没按自己规划走,竟然还想着培养另外一个小号。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我们大人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东西,无非就是我们以前实现的,但却没有实现的东西而已,我们不是培养孩子本身这个个体,而是帮父母实现梦想的 工具。


所以,你认为事让你不感到恐怖吗?

阿轩杂谈
人间百态,讲凡人喜闻乐道的故事,如果批评不被接受,赞美将毫无意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