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是“小雨点”互助敬老餐厅吃包子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志愿者每周来得最多的一天。“我们从早上7点多就开始采购再回到餐厅,大家开始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动手包包子,然后一起享受吃包子的快乐,感觉像过年一样开心幸福。”12月12日早上9点,位于南岗区鸿朗花园小区二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小雨点”餐厅里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
向记者介绍情况的“小雨点”餐厅店长马琳娜,是1986年出生的龙江人,本在杭州开办文化传播公司,当听说好朋友郝忠敏在哈办起爱心助老餐厅后,她第一时间回乡承担起店长重任,出钱出力,转眼已守护餐厅一年之久,成了老人们最贴心能干的“亲姑娘”。
爱心接力棒每天在“小雨点”传递
“我是今年6月份开始在这做志愿者的,之前听说这里提供免费午餐都不信,现在不仅天天来吃饭,还有‘班’上了,每天早早地来帮忙摆碗筷,饭后再帮忙擦桌子,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在午餐时段记者看到,偌大的两间用餐区域座无虚席,今年88岁的刘春山大爷饭后立刻端起拖盘、拿起抹布,站在过道投入“工作”。
刘大爷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能吃上可口热乎的饭菜、结交上投缘的伙伴,还让自己感到老有所为、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许多在“小雨点”用餐的老人都和刘春山有同样的感受,“每天听志愿者喊着‘老爸’‘老妈’,感觉这里就像家一样暖心。大家平时喜欢聚在这里看看书、下下棋、谈谈心,帮餐厅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儿,遇到难题就互帮互助、互相安慰,这个大家庭让人来了就离不开”。
自去年12月开张以来,“小雨点”餐厅就坚持每周从周一到周六“营业”,专门为7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据统计,一年来,餐厅日均接待75周岁以上老人170余名,累计就餐人数已达5.1万余人次。免费午餐的费用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资金从哪里来?
“豆皮是企业家朋友从贵州捐来的,每半个月邮10斤,大豆是朋友从俄罗斯义务运来的,1000斤大米是小区开发商捐的,蔬菜水果都是哈达供应商进价给的,我爸爸还捐了几筐白菜……”谈起餐厅“爱心账单”,“小雨点”发起人郝忠敏如数家珍,经过一年运营,“小雨点”汇聚社会爱心的力量日趋显现,奉献团队不断壮大,从她一个人单枪匹马,到四个企业家主力固定平摊开销,再到60多个企业家及个人捐赠物资,让点滴爱心在此汇聚成河,让爱心接力棒每天在“小雨点”传递。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据哈西街工委书记黄海英介绍,“小雨点”餐厅的很多设施、食材都是由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捐赠的,不足的由四家主力成员单位兜底。为了保证老人们吃得舒心、吃得健康,餐厅雇用了一名专业厨师,其他的工作都是由志愿者完成的。一年来,有50多名老年人在就餐后主动注册成为志愿者,他们还自发组成“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小分队,负责日常分餐、打扫卫生等工作。在他们的爱心感召下,“小雨点”累计吸纳党员志愿者、企业志愿者、自由职业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四类注册志愿者441人,突破餐厅范围的多形态多样化志愿服务模式,已延伸至社区治理各方面。
一个免费的助老餐厅温暖整个社区
位于尤家街的鸿朗花园小区,建成于2003年,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及困难群体多、历史遗留问题多。黄海英说,一年前,在南岗区委、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哈西街道探索破解老旧社区基层治理问题,以解决社区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为牵动,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动员爱心企业出资建设“小雨点”互助敬老餐厅。运行一年来,“小雨点”已经实现资金来源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而用于开办餐厅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则成为老年人最喜欢来的“家”。
“一次我姑娘来看我,我没让她进屋,直接领她来到我的第二个家‘小雨点’,认识我的新家人,尝尝家里的饭菜,此后,我姑娘也成了这里的志愿者。”住在对面西典家园小区、98岁高龄的孙成富说,走进“小雨点”好像进了“孔子学院”,服务人员每天餐前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等,传递“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德,让每天百余人的餐厅秩序井然、温馨友善,甚至回收的餐具里几乎没有一粒剩饭,志愿者们照顾老人的服务细节无不让大家感恩、感动。
“全民敬老,孝行天下”。“小雨点”发起人郝忠敏是哈尔滨金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企业成立14年来,她始终倡导“孝老文化”,致力于把企业打造成一个温暖大家庭,每年为员工发放孝心基金,开展家访等暖心活动。“我到南方考察学习时发现,一些城市开办的助老餐厅非常有意义,回来后便与哈西街道的黄书记一拍即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开起了助老餐厅。”郝忠敏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小雨点”开办一年来,成功探索了一种互助养老模式,年轻些的老年志愿者照顾年长些的,带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老有所养中老有所为。
“雨点汇聚滋润大地,餐饭有爱点亮冰城”。“小雨点”餐厅在解决空巢、独居、高龄等老年人吃饭难等居家养老难题的同时,还给老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打造了文化娱乐交友学习阵地,使他们在这里找到精神寄托。哈西街道办事处鸿朗社区党委书记王发森说,“小雨点”的正能量还感染并改变了整个社区。社区里新修了凉亭和座椅,大学生志愿者给增添了生动美丽的墙画,大家都自觉维护小区环境,乱堆乱放的少了,奉献爱心的多了。下雪后,居民、商户都主动加入志愿清扫队伍,小区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物业费收缴率从过去的不过半,上升到90%以上。
“小雨点”不只是鸿朗社区的“小雨点”。一年来,不仅周边社区,还有一些老人跨区域到“小雨点”就餐,感受这份进门就被称作“老爸老妈”的家的温暖。黄海英说,“未来,我们将探索更多服务群众的新模式,形成以党建引领为主轴,凝聚社会力量和辖区居民为志愿服务主力,感召老年人相互帮扶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模式,用志愿爱心扮靓幸福家园”。
“我们要好好活着,享受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提供的幸福生活,同时要老有所为,让这份爱心和奉献精神继续传承,温暖更多的人。”生活在鸿朗社区的张庆和老人感慨地说。
编辑:马慧楠
审核:王 欣
监制:王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