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跨越茫茫兴安岭,在祖国北疆,以医术为笔,书写生命之歌。心血管内四科主治医师战东宇满怀热忱在祖国的最北端践行着医者使命。
援边医疗队队员合影(右二:战东宇)
率先垂范,积极救治急性左心衰患者。在从家返回漠河的列车上,当时晚上8点多,一名中年男性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满头大汗,躁动不安,情况十分紧急。坐在对面的战东宇发现后,上前询问病情,得知患者既往冠心病陈旧心肌梗塞冠脉支架病史、心衰病史,且近一周内未规律服药,战东宇立即联系列车工作人员,将患者转移至安静且通风的车厢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战东宇又联系家属并通知就近城市急救中心,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这期间,战东宇和他的同事们全程陪同患者,安抚患者紧张情绪。
战东宇收获患者家属赠送锦旗
沉着冷静,组织抢救心脏骤停40分钟的年轻女孩。初到漠河时,他就带领当地医务人员将一位心年轻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天,战东宇正在查房,突然急诊科请求急会诊的电话打了进来。他与同事匆忙赶到急诊科,发现一名年轻女患者正躺在抢救床上,颜面部青紫,意识不清,没有呼吸。他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急诊大抢救。“持续胸外按压,连接中央监护,开通静脉通路,准备气管插管!”“来,推1mg肾上腺素,来一组呼吸兴奋剂,再进一组多巴胺。”一条条医嘱被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执行着。此时的急诊抢救室,紧张的气氛已经到达了顶点,仿佛每个人都生怕自己的一丁点迟疑,就会让一条年轻的生命就那样流逝了。转眼,抢救持续了30分钟,可年轻女孩仍未恢复自主心跳。“战老师,已经30分钟了...”“我知道,咱们再加把劲吧,她太年轻了!我觉得咱们有可能出奇迹。”就这样,参与抢救的所有人,都继续着各自的工作。在抢救持续47分钟的时候,突然,监护仪显示了规律的心跳波形。“窦性心律,是窦性的!”在所有人的激动中,第一步抢救成功了。战东宇和同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紧接着,大家一同转运患者,过床,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药物用量...又经过28个小时的努力,患者被平稳地转运到了上一级医院。
热情洋溢,用英语为新加坡患者完成诊疗。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年女性游客在漠河市旅游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由于语言不通,随即联系漠河市旅游协会,在漠河市旅游协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漠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由于涉及病情较为复杂,急诊科特邀请战东宇前去会诊。战东宇全程用英语询问患者病情。在沟通过程中,战东宇得知患者有既往糖尿病、高血压、肺恶性肿瘤病史,加之近两日患者劳累,睡眠不佳,饮水量少,结合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战东宇考虑有很大可能是脑卒中。战东宇联合相关科室为患者做了颅脑MR检查,详细阅片后,对患者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后,他为患者调整了口服药并与患者进行亲切友好交谈,顺利完成对外国友人的救治,并得到新加坡患者的好评。
温柔耐心,为学生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在助力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他还协助搭建互助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深入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讲解心肺复苏方法急救常识以及AED的正确使用,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守卫生命健康。
战东宇现场指导民辅警急救操作
不忘初心,始终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他作为医疗组组长,他和队员们在抵达漠河市人民医院后,迅速转变角色,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当地医院的工作状态,与主管医疗的院长沟通,根据漠河市人民医院现有条件,充分了解当地医院的需求,分析当地的疾病谱,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科学地谋划医院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制定了受援医院能够独立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
战东宇为乡镇患者诊疗
为进一步发挥医共体医疗资源优势,加强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战东宇多次前往地处大山深处的兴安镇开展义诊和巡诊工作,惠及全镇中老年人,让这座偏远小镇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还为兴安镇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们,带来了最新的诊疗治疗,最规范的操作规程。
战东宇的事迹,是对“时代是出卷人,我是答卷人,漠河人民是阅卷人”的最好诠释。所谓“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他用青春之歌谱写了一份让漠河人民满意的答卷,展现了新时代援边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宣传科 林然
审核:李玉雪 宣传科 车琳 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