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IT架构选择。是将业务系统和数据托管在公有云上,还是自建本地数据中心?这是众多企业在制定IT战略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云计算和本地数据中心各有其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发展阶段、安全合规等诸多因素,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IT基础架构。
一、云计算与本地数据中心概述
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按需提供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网络、软件、分析等)的服务交付模式。用户无需购买、拥有物理IT基础设施,而是从云服务提供商处租用资源来运行其应用程序。
本地数据中心则是企业在自有场地内部署IT基础设施,并由企业自行运维的传统IT架构模式。数据中心由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组成,为企业的各类应用系统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二、云计算的优势
降低前期投入
使用云计算,企业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采购硬件设备,而是以租用的方式获取所需的IT资源。这大大降低了企业前期的资本开支,将IT支出从资本性支出(CapEx)转变为运营性支出(OpEx)。对于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尤为有利。
弹性扩展能力强
云计算能够根据业务负载的变化,实现计算资源的快速弹性伸缩。当业务高峰期需要更多资源时,可以快速扩容;业务低谷期则可以缩减资源,避免浪费。相比之下,本地数据中心很难做到如此灵活的扩缩容。
简化运维,聚焦核心业务
使用云服务,硬件运维工作都由云服务商负责,企业无需投入专业IT人员从事繁琐的基础设施运维。IT部门从“管设施”转向“管服务”,可以将更多精力聚焦在业务创新上,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
实现全球部署,提升灾备水平
云服务商在全球多地设有数据中心,用户可以就近访问,改善网络时延,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云服务商通过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可为关键业务提供异地容灾备份,大大提升了企业业务连续性。
三、本地数据中心的优势
掌控数据存储位置
企业最关心的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自建数据中心,可以完全掌控数据存储的物理位置,并严格控制访问权限,防止核心数据泄露,减少安全隐患。这对金融、政府等对数据安全有严格要求的行业尤为重要。
满足行业合规要求
一些行业如医疗、金融对数据存储和处理有严格的合规性要求。这些监管要求通常很难通过公有云来满足。自建数据中心,可以完全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行业合规性。
定制化程度高
公有云需要满足各行各业的通用需求,定制化程度不高。而本地数据中心从选址、建设到运维完全由企业自主把控,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满足个性化需求。
长期TCO可能更低
从长期来看,对于业务规模稳定、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企业,本地数据中心的TCO(总体拥有成本)可能低于公有云。因为云计算看似成本低,但使用时间越长、资源使用量越大,累计的费用也会越高。
四、企业如何选择
企业在云计算和本地数据中心之间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业务发展阶段
初创期的企业资金有限,业务不确定性大,更适合使用云服务,将有限资金用于业务发展。而业务进入稳定期的企业,可以考虑自建数据中心,从长远来看可能更经济。
业务连续性要求
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企业,如证券交易所,更倾向于自建数据中心,因为一旦云服务出现故障,损失将难以估量。而对于允许一定中断时间的企业,使用云服务的性价比更高。
数据安全与合规性
涉及敏感数据的企业如银行,为避免受制于云服务商,通常更倾向自建数据中心,以完全控制数据的存储和访问。而对于数据安全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使用公有云会更灵活高效。
专业能力与IT预算
自建数据中心需要企业拥有专业的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团队,并设立专门的IT预算。而云计算“开箱即用”,企业无需具备专业的IT能力,也可以将预算重点放在业务发展上。
总的来说,传统企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本地数据中心,互联网企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云服务。但随着混合云、私有云等部署模式的成熟,很多企业在本地数据中心和公有云之间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将稳定核心业务放在本地,灵活创新业务放在云上。
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与融合,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新的IT架构不断涌现,企业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元化。无论技术如何变迁,“用最合适的技术手段,服务好业务发展”永远是IT架构选择时最重要的出发点。
您的点赞关注是我们持续输出的动力!福利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分享的资料来自网络收集和整理,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使用,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