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今年怎么抓?茂名将实施四大行动丨聚焦茂名市委全会

时事   2025-01-09 09:07   广东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为。

1月6日召开的茂名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初见成效四大行动”,打响关键之战“发令枪”。

四大行动包括县域产业补强行动、城镇化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提质行动、社会力量赋能行动。这些行动分别提出了哪些要求,茂名各县区如何在新一轮提升中率先突破、赢得主动?


县域产业补强有“四个维度”

推进“百千万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关键。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茂名以“五链共建”谋求产业结构单一的破解之道,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首套装置投用,万吨级碳纤维、丙烯酸产业园、华南钛谷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产业补强进一步加快。

佛茂合作园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

成绩有目共睹,但茂名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面临挑战。“新旧动能转换处于阵痛期,旧动能偏弱,新动能偏少,县域工业短板突出。”

如何破局?全会报告清晰指明方向:产业园要建成主引擎,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导向,聚焦1—2个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壮大、关联企业招引、承接产业转移”三篇文章,“一县一策”完善优势产业链条。

佛茂对口帮扶协作,为茂名产业发展吹来一阵东风。自2023年6月佛茂指挥部进驻茂名以来,实现签约项目89个,其中落地项目43个,已投产项目22个。尽全力在短时间内把产业短板补得更多、更快,依然是未来一年主导产业补强的主旋律。

在壮大县域经济过程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全会提到主打品牌要补强、主流产品要补强,背后聚焦的都是“土特产”。

发掘具有鲜明特征的县域产品,茂名正在着手构建“信”字号品控溯源体系,打造具有茂名属性、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公用品牌。

目前,“信”字号产品销售量普遍增长50%。坚持把品牌挺在市场前、把市场挺在生产前的努力,还要坚持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全会还提到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向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加快培育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说法首次出现在全会报告,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等主流产品补强进一步提速。

茂名是一座拥有山海资源的美丽城市,浩瀚的大海、连绵的群山分布在各个县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海滩好美啊,还有海上日出。”1月5日举办的2025茂名马拉松赛上,各地跑者被滨海赛道风光惊艳,流连忘返。

新年第一跑为“主题文旅要补强”注入了信心。茂名还需把握微度假、短途游、在地游的趋势,抢抓全域全季旅游机遇,引导特色镇村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到山野乡村探寻人间烟火。


城镇化提升目标方向更明确

粤西是国务院明确的七大城镇化潜力地区之一。潜力所在就是工作所向。

去年,信宜、高州入选首批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办好学校、建强医院、畅通道路、做美生态……发展变化过去一年在两地竞相涌现。

至今,高州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

近3年,高州新增进城农村人口7万多人,城区销售商品房中乡镇户口购房占比68.7%。2023年以来,信宜玉都新区新增常住人口约4万人,一年多时间落地建成一座集教育城、医疗城、生态城于一体的美丽新区。

城以人旺。“吸引人”和“留住人”还要从满足群众最看重的教育、医疗入手,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城市红利。试点经验如何推广?此次全会对“城镇化提升行动”作了详细部署——

茂南要坚持西翼做活、东翼提质、北翼优产,以阳光100城市客厅、书房岭森林社区等为抓手,以关键节点提升焕新城市“烟火气”。

电白要与茂名新城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加快推动水东城区与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信宜市玉都新区。

信宜要着力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生态城、教育城、医疗城,争取成为全省最优质宜居的山区县城、新型城镇化标杆。

高州要以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围绕县城常住人口增至50万目标,聚焦城东、城南片区,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上破题探路,努力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样板。

化州要高起点建设罗江新区,加快化北高速建设,植入优质教育医疗功能,不遗余力构建化北、化南、中心城区“三个增长极”。

农房风貌提升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图为高州根子镇。

乡镇承担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全会同时提出,要用好荔枝之乡、沉香之乡、化橘红之乡、三华李第一镇等“金字招牌”,集中资源打造更加亮眼的专业镇、特色镇,以典型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走进高州市曹江镇荷垌村,硬底化的彩虹村道如同一条链子,串起沿线公园、竹林秘境等休闲好去处,曹江河畔沿岸村庄里里外外都变了模样。

荷垌村是高州重点打造的“鉴江印象”示范带上的重要节点,今年还是典型村重点培育对象之一。村中建成富硒水稻、番薯、淮山薯等超千亩现代种植基地7个、省级生产专业镇村7个,直接带动超20万农民就近就业。

改造后的民房和房前屋后的鲜花交相辉映,美感油然而生。赖广昭 摄

乡村既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家园,发展要“富美并重”。在茂名,乡村夜市、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乡村微工厂……一个个“小微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拓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178个强镇富村公司、200多家乡村微工厂,带动上万人家门口就业。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滩底村农房经过风貌品质提升,简约美观。茂健 摄

年来,茂名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广用好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确保乡村发展可持续。

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包括一套流程体系、四大要素、五项工作。其中,“一套流程体系”即“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四大要素”包括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而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是“一四五”工作机制提出的五项工作。

在风貌筑形方面,茂名创新推出“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的农村建房“二十四字”工作机制,完成农房风貌提升约14万栋。

高州市曹江镇荷垌村农房完成风貌提升。茂健 摄

茂名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农村建房“二十四字”工作机制,都是茂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体现了乡村建设“建管并重”的逻辑。

时下春节将至,茂名地区传统节日年例将轮番到来。植树造林、文体比赛、奖教奖学……“轻宴席重文化办年例”的文明新风将再次吹拂。

茂名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乡村治理“三治并重”推动“法治议事、民事民管”,全市累计化解各类诉前纠纷4.8万余件。


让群众在参与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大有可为之地,积蓄事在人为之力。“百千万工程”惠及广大群众,也要依靠群众。

“没有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走不远、难持续。”全会再次明确,必须“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外部帮扶之手、群众勤劳之手”一起用。

群众性文体活动,是最为容易聚齐群众的途径之一。过去一年,“村BA”“村K”“村乒”等文体活动在茂名激情打响,以运动、音乐、美食、美景激活乡村。

在茂名化州市,首届“村BA”线上线下观看人数累计超1000万人次。赛事之外,还通过众筹办起了“中医药夜市”,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走进泗水镇大联滩底村,彩虹村道如项链般环绕,古荔园绿意盎然,点缀其中。当地通过发动村民建设自家绿美庭院,打造庭院经济,由强村公司统一经营,以“强村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滩底村庭院经济户从最初的9家,发展到如今大大小小50多家。庭院经济为村民带来的纯收益也从30多万元跃升至20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40多万元,预计庭院经济年营业额将超千万元。

茂名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短剧经济,通过就业带动、以工代赈、入股分红等方式,把每一个人、每一股力量都汇聚起来,让老百姓在参与“百千万工程”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深化用好“双百行动”、“百会帮百镇”和省纵向帮扶力量,把合作共建落到具体项目上、落到解决难点堵点问题上。目前,茂名已成立商会260家,谋划帮扶项目352个,形成了产业帮扶型、农产品助销型、就业带动型和混合驱动型等多种帮扶模式。

从发动群众共建共享,到完善帮扶机制借势借力,共建共享合力进一步凝聚。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采写:邹祥亮 通讯员 李景尧 高杰


责编:梁雯雯

初审:江健平

终审:邱小玲

龙眼直播
龙眼直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