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超有年味的村庄!”新春伊始,天气晴好,正是出行的大好时光,金华东阳市一位名叫“元宝”的网友带着全家人驱车半小时来到位于义乌市后宅街道的李祖村,在满满春节氛围感的环境中拍了很多照片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引来了朋友们的纷纷跟进打卡,在暖阳中着实感受了一把这个“网红村”营造的慢生活。
“别看现在村里人气满满、风景如画,过去这儿可是公认的‘水牛角村’(意为‘看不到发展希望’的穷村庄)。”在游人如织的李祖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向记者讲起了一个“水牛角村”蝶变的故事。
那是20多年前,从外界进入李祖村的唯一路径是一条泥泞的羊肠小道,房子乱、环境差,别说外人不愿来,村里人都留不住。
200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千万工程”。李祖村也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下决心开展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启动道路硬化等“小五化”建设,规划“德胜古韵诗画骑行线”,打造“国际文化创客村”,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如今的李祖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4%,空气优良率更是达到90%,随着绿水青山一起浮现的还有金山银山。
“蝶变带给村民最显著的变化自然是收入,这些年来,李祖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03年的1.1万涨到2024年的464万,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03年的0.5万大幅跃迁至2024年的6.6万。”方豪龙自豪地表示,曾经的“水牛角村”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农文旅产业集聚地,“人地钱技”等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不仅充分激活了村里的内生发展动力,更是吸引了村外五湖四海的优秀年轻人来到李祖村共创美好未来。
“新年好!”穿过村中心的“共富广场”,来到一家名为“李祖小食堂”的甜品店,方豪龙一路向大家拜年。
“过年也不敢休息,村里需要我们,游客更需要我们。”此起彼伏的点单声让小食堂的青年主理人君君忙进忙出,她笑着对记者说,“忙我们才高兴呢,这说明李祖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像君君这样的青年才俊村里已经有265人,其中大学生占比52.8%。
网红变长红,流量变质量,颜值变产值……在李祖村这片田野上吹拂着的,是名为希望的春风。
“新的一年我们也会尝试因地制宜探索更多乡村振兴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开拓‘共富新天地’,扩大‘共富朋友圈’,不仅为城里人留住‘乡愁’,也让李祖村成为大家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方豪龙坚信,这个彰显着“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小“缩影”,一定能投射好“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这篇大“图景”。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