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诞辰125周年 | 犹如红烛,短暂而光辉

政务   2024-11-09 20:28   湖北  

点击上方“秀美浠水”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2024年11月24日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25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位著名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秀美浠水”微信公众号联合闻一多纪念馆开设《闻一多诞辰125周年》专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先生犹如红烛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民主战士。族名家骅,亦名亦多,字益善,号友山,亦号友三。进清华学校读书后改名闻多,“五四”后又改为一多。早年曾用风叶、H、S、L、夕夕等笔名。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1月24日(农历十月二十二)未时,出生于湖北省蕲水(今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闻家铺一个望族世家。浠水闻氏系客籍,据其族谱记载为文天祥后裔。
闻一多5岁入家塾,读《幼学琼林》、“四书”等。七岁始学历史、博物、修身等课程。
1910年,至武昌,入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读书,开始学算术、英文。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使他兴高采烈。不久,北洋军阀向武昌反扑,因而“避难”返里,在家曾绘武昌起义画。1912年春回到武昌,先入国民公校,俄而转入实修学校。少年闻一多老成持重,在校刻苦攻读,沉默寡言。尤喜读史书及古典诗词及梁启超等人的时文,业余,又喜好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每年寒暑假回家,必“闭户读书”两个月,遂将其读书的一个储物室命名曰“二月庐”。此间曾圈点过《史记》和《汉书》。1913年,在清华创作演出话剧(担任主要角色)《革命军》,歌颂武昌起义胜利,揭露封建势力的丑恶。1914年,担任了《清华周刊》编辑。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旧诗和随笔性的评论文章,其文辞之犀利,为教师和同学辈所注目。他是清华园早期的文学、美术、戏剧方面的活跃分子,多次被推举为学生社团的组织者。
1917年在清华中等科毕业。主编级刊《辛酉镜》,装帧设计、插图均出其手,并作自传《闻多》。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京各校奉命“放假三日,以资庆贺”,清华学生举行提灯游行,他拒绝参加,一个人在“俯思国难,感而成韵”,写下了早期著名的爱国反帝的五言古体长诗《提灯会》。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推举为清华代表团成员并兼任文书工作。其间手抄岳飞《满江红》,张贴于餐厅门旁,代表清华学生到上海出席全国学联成立大会,聆听孙中山先生讲话。回清华后,任《清华学报》美术编辑。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新诗《西岸》。
1921年6月,因支持李大钊、马叙伦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的“索薪”斗争,与同学举行“同情罢考”,遂同另外29位同学遭到清华校方“留级一年,推迟出洋”的处分同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闻一多是发起人之一。
1923年5月,在清华毕业。7月去美国,先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攻读绘画。翌年暑假后,转入珂泉珂拉多学院美术系,一边学美术,一边攻读西方文学,尤其爱好近代英国诗及中国古代诗词。因受帝国主义种族歧视,激发了反帝爱国的热情,说“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作新诗《太阳吟》《忆菊》《洗衣歌》等。
1923年9月,闻一多的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第一部诗集《红烛》在上海出版。
1925年春,转入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继续作画写诗,此时.又对戏剧发生兴趣,参加中国留学生演出的《琵琶记》工作,亲自制作布景。不久,参加了一个“国家主义”团体,筹备创办《大江》杂志,主张“文化上的国家主义”。同年5月14日在美国西海岸登船回国,6月1日回到上海,正值“五卅”运动,作爱国反帝新诗《醒呀!》,公开谴责帝国主义的罪行。暑假后,到北京,任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务长。
1926年,“三·一八”惨案,闻一多站在群众一边,立即在《国魂周刊》发表《唁词》一诗,歌颂“青年的鲜血再宝贵没有了”,希望看到这热血“开成灿烂的花”,又发表《天安门》一诗,控诉军阀的滔天罪行。此间,与徐志摩、刘梦苇等在北京创办《晨报·诗镌》,在4月1日创刊号上发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明确表示文艺必须和爱国结合起来。暑假后,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主持训导工作,不久,回故乡浠水。
1927年春,应邓演达之邀约,到武汉北伐军总政治部任艺术股股长,绘制大型宣传画。旋即离去,仍回吴淞政治大学。“四·一二”后,政治大学解体,在上海与徐志摩、饶孟侃筹办《新月》杂志。同年秋后到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任外文系主任,讲授英美诗及戏剧、散文。
1928年1月,第二本诗集《死水》在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收新诗28首,是归国后作新诗的一个结集。《死水》的主要倾向与《红烛》一脉相承,表现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形式上,主张新诗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是他倡导新格律诗实践的范例。同年3月,《新月》在上海创刊,为编辑之一,编满一卷后,辞职。秋后到武昌任国立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1930年6月,辞去武汉大学职务,到上海应杨振声之邀请去青岛,在杨振声的一次欢迎宴会上决定应国立青岛大学之聘到该校任教授。8月携眷到青岛,任青岛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中文系主任。继续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1931年发表长诗《奇迹》,这是闻一多脱离诗坛走向学术研究领域的告白。
1932年秋,回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开始与朱自清先生共事论学。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艺术专科学校兼课。研究工作从唐诗研究上溯到汉魏六朝诗的研究,再上溯到先秦文学研究,特别致力于《诗经》《楚辞》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始研究古文字学、古音韵学。
1935年,北京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开始,19日,由北京至天津转津浦路南下,经南京抵武汉。不久,清华、北大、南开三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开学,闻一多单身至长沙临大上课。
1938年1月,长沙临大奉命迁昆明,2月29日,闻一多参加了临大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同青年一道步行入滇,说:“应该认识认识祖国了。”一路上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疾苦,体查民情。作民俗写生画百余幅,说:“人民的斗争史是‘磨不烂的口碑’”。4月28日,抵昆明。5月24日,长沙临大奉命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随文学院到边陲小城蒙自,住歌胪士洋行,潜心于古代文学研究,很少下楼,被同仁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后随文学院迁回昆明,在联大讲授《楚辞》、《尔雅》并开始整理《诗经》、《乐府》等旧稿,又进一步研究《周易》。
1941年,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成立,闻一多主持文学部研究工作。所址在昆明东北郊龙泉镇司家营。住所学者除闻一多外,尚有朱自清、浦江清、许维通、李嘉言、何善周等先生。闻一多开始研究《庄子》,手批马叙伦《庄子义证》。不久发表《庄子内篇校释》。
1943年,以诗人的资格开始了“中国新诗选”工作,与英国朋友合作编辑《中国新诗选译》。此时,接触到解放区诗人田间、艾青的作品,写《时代的歌手——读田间的诗》,赞誉田间为“时代的鼓手”,希望中国产生更多的“时代鼓手”。这是自早期的《〈女神〉的时代精神》《〈女神〉的地方特色》诗评后的一个飞跃,升华到诗为时代、诗为人民而作的高度。
1944年暑假,参加了华岗领导成立的一个秘密团体,此后直接地接受了党的领导,阅读到一些重要文献——《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整风文献》等。此后又读了些马列著作。走出了书斋,参加社会活动,投身于群众运动的实际斗争。
1944 年暑假中,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在纪念“双十节”的群众大会上,作题为《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的演说。8月初,国民党第5军军长邱清泉在昆明北校场军部举行时事座谈会,闻一多与吴晗等11位教授应邀与会。当闻一多听到军部报告前线作战失利时,大声说道:“现在只有一条路——革命!”会场为之哑然。10月19日,联大举行鲁迅逝世八周年大会,闻一多到会讲话,作自我批评,说:“鲁迅对了我们错了!”12月出任民盟云南支部委员兼民盟云南支部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编委。同月,昆明各界举行云南护国纪念大会,闻一多到会演讲,说:“袁世凯还活着”“谁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谁!”。会后参加了游行。
1945年,除在联大上课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发表演说,起草宣言,主持会议,参加游行。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立即剃去蓄了八年的胡须。9月,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及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
同年12月,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闻一多称这一天为“中华民国最黑暗的日子!”,作《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控诉了反动派的罪行,歌颂死难烈士以自己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打开了一条生路的丰功伟绩。此间,闻一多的侄儿黎智从延安调来南方局跟周恩来工作,托地下党带给闻一多一封信,读信后表示自己“心向北方”。
1946年2月,闻一多委托人带信给侄儿黎智,信中表示自己决心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7月11日晚,中国民盟负责人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特务暗杀,12日晨逝世。15日上午,云南各界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开会,报告李公朴被害经过。此时昆明风声很紧,特务四处扬言第二个目标便是闻一多,反动当局又派一名女特务到闻一多住处的西仓坡联大宿舍附近恐吓闻一多“命不保夕”。闻一多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到会。当李公朴夫人张曼筠泣不成声报告李公朴被害经过后,闻一多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拍案而起,发表了悲愤激昂的讲话,这便是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他面对会场里横行的特务,为人民伸张正义,怒斥反动派的卑鄙无耻。警告特务们“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人民!”他最后发誓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了闻一多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当天下午,到民主周刊社主持记者招待会,会后天色已近傍晚,闻一多在前来迎接的长子立鹤陪同下回家,路经西仓坡,快到家门口时,被埋伏的特务开枪杀害,立鹤身中数弹,虽经抢救治疗,留下了终身残疾。18日,闻一多遗体在云大医院门前广场火化。
闻一多遇难后,毛泽东、朱德在延安联名致电闻一多亲属表示慰问,说闻一多“为民族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致电闻夫人,表示“中国人民将踏着李公朴、闻一多诸烈士的血迹前进”!
闻一多遗著先由郭沫若、朱自清、吴晗、叶圣陶四人编成《闻一多全集》8卷4巨册,1948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9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编辑的新的《闻一多全集》,共12巨册,基本上收入了闻一多的全部著作。
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其为争取民主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在中国已经是妇孺皆知了。作为诗人的闻一多,他的诗作,已经影响过几代诗人,今后仍将会有更大的影响。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在中国学术史上,今后必将产生更大、更深、更远的影响。他对《周易》《诗经》《楚辞》《乐府》《唐诗》的研究贡献巨大。郭沫若说他“考索的赅博,眼光的犀利,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本文原标题《闻一多小传》,选自《闻一多的故事》,李思乐著。


来      源: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闻一多纪念馆

责任编辑:韩菁 校对:肖煜

编      审:曾洪彬

总 编 审黄习文

投稿邮箱:yxxishui@163.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云上浠水”看新闻!

点亮“在看”,为秀美浠水加油!    

秀美浠水
权威发布浠水动态,动情讲述浠水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