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再掀“关税战”,中国、墨西哥与加拿大首当其冲。在加墨获得30天缓冲期后,中国则成了特朗普政府目前唯一保留加征关税的对象。俗话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就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正式生效当天,中方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其力度之大,令媒体惊叹不已,形容华盛顿被打得措手不及。
实际上,自宣布对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美方就收到了中方的劝阻和警告,中方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自身问题,而不是动辄以关税手段威胁他国。中方警告称,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实,美方对中方可能采取的行动当然是有预测的,但不料中方出手反击这么狠,且打得美方出乎意料的疼。
就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数分钟之内,中方立即予以重拳反击,直接宣布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8项商品加征15%关税,对原油、大排量汽车等72项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中方还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起诉以及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不过,西方媒体却对中方的反击轻描淡写,宣称相较于美方全面加税的举措,中方反击“似乎是相当克制的”,意在为双方未来谈判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但实际上,中方对美方的反击堪称“打蛇打七寸”,令美方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对美国关键矿产的出口禁令,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涉及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同时,中方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就是告诉美方,我们不怕打贸易战争,如果你们敢开始,我们就加倍回击,且瞄准了服务类贸易。要知道,中国在服务贸易类每年对美逆差近3000亿美元,仅谷歌一年就从中国市场拿走约900亿美元,这说明中方已经准备将贸易战从货物贸易延伸到服务贸易领域,这才是本轮反制中最重要的信号。
美国媒体评论称,中国加征关税的对象顶多涉及每年从美国进口的200亿美元商品,约占进口总额的12%,这与美国针对的4500多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规模“相去甚远”。言下之意是,美方在贸易战中占据优势。但问题在于,由于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绝大多数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必需品,他们会寻求从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购买自己所需的“中国制造”,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还是要由美国民众来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裁美国的那些商品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永久性”,农产品、天然气这些东西一旦中国不从美国购买了,要想再次恢复可就难了。镓、锗、钨、碲、铟之类的稀有矿物,中方早就想限制出口,但碍于WTO的承诺,中方一直以“白菜价”咬牙供应。现在好了,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中国正好可以“立新规”——以后即使供应也只是“豁免”(可随时减少或断供)。因此,中方迅速且果断的反击,就是以美国人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给美国立规矩。
客观来说,中方对美加征关税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基本上每一拳都打到了美方的“七寸”。要知道,高手过招往往不会直接撕破脸,但却足以给对方造成严重的“内伤”,这也是特朗普不敢向选民兑现对华加征60%关税承诺,而是加征10%关税的深层原因。特朗普习惯于运用高压谈判,极限施压等商业手段处理复杂的国际问题,并力图通过胁迫外交迅速达成有利于己的结果。但是,特朗普却低估了中方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与意志,也低估了中方的反击力度。若特朗普政府继续升级贸易争端,中方的报复行动可能也会随之扩大,因为“中国手中还有很多‘王牌’”。
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政府将会很快寻求与中方进行对话,避免中美贸易战加剧本国的通货膨胀。因此,未来边打边谈将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对于中方来说,我们也忍了很长时间,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方不会轻易动用反制裁措施,今天来动用它,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实力。所以,最应该恐惧贸易战的应该是美国,因为它违背了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违背了全球化的大趋势。一句话,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