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李俊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综合治理中心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凝聚“同坐一张桌,共解一件事”矛盾纠纷调处品牌,以实事求是的“小作为”,精耕细作基层社会治理“大安定”,为平安李俊、平安永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俊镇综治中心以“创优、提质、增效”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从“纠纷排查、服务接待、案件督办、矛盾化解”等四个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全链条的工作模式,以精准服务的“软实力”为定分止争提供了“硬支撑”,及时有效防范化解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着力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
“拉网式”纠纷排查。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事后解决”向“前端预防”延伸,建立“网格发现、综治吹哨、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按比例科学划分网格172个,选拔配备网格员、楼栋长和兼职网格员154名,全镇成立治保巡逻队17支,治保会人员225人,治保巡逻队员1625人,形成“镇+村+网格”三级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切实将信息采集、诉求受理、巡查走访、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矛盾调处等责任明确细分到单元,让每名网格员都是发现隐患苗头的“移动探头”,每名党员都是发现矛盾纠纷的“移动哨眼”,每名志愿者都是解决群众愁盼问题的“移动代办”。2024年共召开社会稳定形势联席工作会议7次,排查各类纠纷599起,化解成功583起,化解率97.33%,受理12345各类群众咨询投诉651件,办结644件,办结率98.9%,满意度71.6%。处理智慧城市网格事件225件。
“一站式”服务接待。充分发挥阵地资源优势,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综治接待大厅升级改造综合服务、信访接待等服务窗口,设置人民调解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整合综合执法、司法所等力量进驻综治中心集中办公,有效形成群众诉求“集中受理、分流转办、统一反馈”的工作格局,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百事难”。
“保姆式”全程督办。李俊镇立足综治中心“吹哨”职能,创新“综治搭台+多部门共舞”多元化解模式,联合公安、司法、法庭等多部门搭建“同坐一张桌 共解一件事”解纷平台,按照信访积案“一个案件,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核实征地拆迁等突出信访历史遗留问题情况20余次,入户走访收集相关证据材料50余份,听取信访诉求和意见建议100余条,做好法律、政策等宣传解释工作200余次,化解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28件,有效推动化解一批突出信访历史遗留问题。
“组团式”矛盾化解。将人民调解嵌入基层治理网格,在各村(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8个,调解员101个。培育“法律明白人”229名,法律明白人骨干110名,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化解矛盾由“单打独斗”变“多方联动”,形成“问题基层治,矛盾基层解”的治理格局。
李俊镇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审核:姚剑
供稿:综治中心 郭俊杰
编辑:潘婷
扫 码
关 注
微信公众号|永宁县李俊镇人民政府
新浪微博|@永宁李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