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礼民 ,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爱好诗词杂文写作,喜欢书法摄影等。有各类体裁的文章及诗词在报刊发表,有些杂文并获奖。近几年来,有一百多篇散文、小说、诗歌、杂文以及文艺类作品在《齐鲁文学》、《作家时代》、《上海文坛》、《北京文学》、《首都文学》、《九州文学》、《黄土地》、《红烛文苑》、《乡土文学》等微刊刊发。
你知道“像喝不上二碗似哩”是啥意思吗?
王礼民(山东菏泽)
在我们那儿,有一句形容一个人着忙、着急的土话叫“像喝不上二碗似哩”。“似哩”就是“似的”、“像什么什么一样”之类的意思。
我没有查到这个比喻的出处。据我的推断,一定是出自生活特别贫困、人们很难吃饱肚子的饥饿年代;又肯定是吃“大锅饭”,不能人尽其饱,一碗之后,锅里所剩无几,于是有人便会在吃第一碗的时候,不顾饭热得烫嘴,急着“哧哈、哧哈”地往嘴里扒。换另外一个形象的说法就叫“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唯恐被别人抢了先,自己再吃不上第二碗。
这个比喻简直太形象了,太戏剧化了,令人听了忍俊不禁、啼笑皆非。
怕喝不上第二碗,何以急成这等模样,这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实在太饥饿了,或许从来就没有吃饱过肚子,“吃饭”成了“抢饭”。
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活困苦时期过来的人,那时人们怎样的饥饿我是亲身经历、亲自体验过的。野菜、野草、树叶、树皮都无法填饱人们的肚皮。有一次,我父亲寄钱回来,母亲要姐姐带着我去集上的饭馆里买点吃的。我俩花高价买了两个馍馍和水煮的咸萝卜,可,刚出饭馆门口馍馍便被一个人抢了去。他一边连连对着馍馍“呸呸”地吐口水,一边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咽。我和姐姐都才10多岁,吓得大哭起来。仔细一看,原来还是我们本家近门的老爷爷。那时,在我们村,为了吃饭,夫妻分居、父子反目的有的是。人们饿急了、饿疯了,哪还记得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古训、说教?求生的本能让有的人失去了理智和道义。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信然。难怪有言:“穷山恶水出刁民”。不是没有道理。
急得“像喝不上二碗似哩”的另一种情况或许就是有人遇到了难得的好吃的、特别喜欢的或稀罕的饭食,急于大“饱”口福,于是乎便不怕有辱斯文,一边“吃着碗里的”一边“看着锅里的”。我一向最看不起这一类人,为了过个“嘴瘾”,连自己的一点形象、脸面都不顾了,实在匪夷所思。不是自夸,即便再没吃过的东西,再多么稀罕的东西,别人在我面前吃我也不馋。吃得起就吃,吃不起就算,不吃难道就不能活命?不是吹,在生活那样困难的时候,尽管饿得肚子咕咕作响,饥肠辘辘,我们兄弟姊妹也从未为“吃”而争吵过。
说来好笑,我曾经工作过的某个单位机关,一位“哥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的一类人。每逢聚餐或是会议用餐,一双向外翻着的厚唇的大嘴平日里骂骂咧咧、唠唠叨叨不止,可,每逢集体用餐之时,他连话也顾不上多说,两只突兀的金鱼眼逡巡着餐桌上丰盛的菜肴,筷子直奔目标,接二连三,不肯住手,唯恐耽误了“吃”。用急得“像喝不上二碗似哩”形容那叫一个逼真。实在令人鄙夷。
如今生活好了,在吃饭桌前表现得“像喝不上二碗似哩”以及“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的估计不多了,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我的那位“哥们”“异乎人”(一类人)的存在。然而现在,以此来形容的一些人为人处事风风火火的性格的人却是并不见得少。
急性格有急性格的长处。事不过夜,雷厉风行是好的;但也有其不足,急于求成,慌慌张张也容易造成顾此失彼或工作上的差池,欲速则不达。所以,凡事就像“像喝不上二碗似哩”的处事态度还是不值得提倡或不足取的。
▲滑动方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