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华拍卖行拍出的一枚二百多万港币的大龙封谈起

文摘   2024-07-22 07:03   英国  

从艾华拍卖行拍出的一枚二百多万港币的大龙封谈起

张华东

前言

在前几天香港艾华拍卖行的夏拍中,一枚从宝岛淡水寄往上海的海关大龙封拍出了190万港币的价格,加上佣金超过了200万港币,那这枚大龙封有啥来历、长啥样呢?下面让我们看看艾华拍卖行拍出的这枚大龙封的有关情况,以及笔者跟大家聊聊与此封有关的人和事。

此大龙封长啥样

艾华称此封为 1879年從台灣寄出,貼用大龍郵票的,僅此一件,獨一無二

艾华拍卖行对此封的中英文说明

The only recorded cover from Taiwan bearing a Large Dragon stamp.

1879年從台灣寄出,貼用大龍郵票的,僅此一件,獨一無二。


1879 cover from Customs Tamsuy (27 Nov), transit Customs Amoy (29 Nov) to Customs Shanghai (2Dec), with Large Dragon 3 candareen stamp (thin paper with right sheet margin) added on arrival, paying for domestic postage. 

The addressee William Hancock (1846-1914) was born at Lurgan, Ireland, and educated at a private school in Lancaster. Hancock joined the Chines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in 1874, and was appointed clerk at Chefoo on arriving in China in July at an early age of 27. 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Inspectorate-General at Peking in 1875 to study Chinese. He was given various postings around the country and in 1881-1882 he became the Assistant in Charge at the Tamsui Customs in Taiwan. Other postings include Amoy with the same title. During 1885-1888, he was a professor at Customs College, Peking, where he probably taught Chinese. By 1905 he was acting Commissioner in Yochow until his resignation in 1908. Hancock died at Clifton, Bristol, on 6 August 1914.

The only recorded cover from Taiwan bearing a Large Dragon stamp.
Provenance: C L Kao, Bernard Stoloff, Steve Chazen
Literature: A Comprehensive Illustration on Covers of Chinese Large Dragons, p.112-113

1879.11.27 台灣淡水寄出,鈐淡水海關紅色日戳(日期“27”倒置),11.29 經廈門鈐廈門海關紅色日戳, 12.2 到達上海,加貼大龍薄紙3分銀郵票帶右邊紙一枚,支付國內郵資,銷上海海關黑色日戳,並加鈐黑色到達日戳。 

收件人韓威禮(William Hancock),生於愛爾蘭,於1874年到達中國,加入海關,首站為煙臺,後學習中國語文,曾服務於中國海關的不同城市,1881-1882年赴臺灣省任職,1908年回到英國,1914年逝世。

從台灣寄出,貼用大龍郵票的,僅此一件,獨一無二。
源流:高七來 斯托勒夫 蔡盛 
著錄:黃建斌《大龍信封存世攷》p.112-113

拍卖现场(邮友  拍摄)


黄建斌先生对此封的描述

如上面所述,著名集邮家黄建斌先生在其《大龙信封存世考》中也对此封进行了描述,见下图:


收件人韩威礼先生的一生

收件人韩威礼(William Hancock)的照片, photo by G. R. Lambert & Co, Singapore 1891,图片来自网络。

韩威礼(William Hancock)184728日出生于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南部的阿马郡卢尔根(Lurgan, Co. Armagh,见下图,在兰开斯特完成学业后进入贝尔法斯特女王学院学习。

1862年至1866 年,他在贝尔法斯特学习拉丁语、德语和化学,但未毕业。然后他在亚麻行业工作几年后,加入了大清海关工作。韩威礼 1874 7 1 日起在大清海关工作了三十多年,最开始担任烟台海关四等帮办(B)。

他很快被调到北京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署,在那里学习中文,之后在全国各地担任过各种职务。1881 4 1日至1882 331 日,他被派往台湾淡水(Tamsui),升任二等帮办(B:中班),代理税务司。

他从1882 4 1日起在厦门担任同一职位

1885年至1888 年,他在北京海关学院任职,可能教授中文。1898年起他到上海海关造册处和重庆,然后又回到上海工作,19031月岳州担任超等帮办(A:前班)。同年晚些时候,他获准休假,直到1908 年初辞职。

上海

岳州

1904-1905岳州

韩威礼利用工作和休假四处游历,他访问过的地方包括桑威奇群岛、委内瑞拉和加利福尼亚。在加利福尼亚,他还经历了1906 年的旧金山7.8级的大地震。作为一名热心的业余植物学家,他走到哪里都收集植物,并寄给亨利·汉斯(英国外交家,业余时间喜欢研究中国的植物)等。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英语: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是一个研究生物分类学的协会,出版动物学、植物学以及其他生物学期刊)和皇家地理学会(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的会士。

1908 年离开大清海关后返回欧洲,并于1914 年在英格兰的Bristol去世


卢莉茹教授在其文中对韩威礼的描述

有关韩威礼(汉考克)先生撰写的文章和著作等,卢莉茹教授在其文章《探掘自然书写的拼图缺块: 帝国、旅行、十九世纪三位英美自然史旅者笔下的福尔摩沙》中有详细描述,下面笔者节选了卢莉茹教授文章中的部分内容:

十九世纪的皇家地理学会不仅出版《伦敦皇家地理学会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这个刊物,此学会自 1858 年起更出版了《皇家地理学会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被此学会赞助的旅行者在未知国度跨 海探险返国后须撰写科学报告然后发表在学会的期刊或会报,呈现其科学发现或采集成果。事实上,书写十九世纪台湾之旅行自然史和英美两国在福尔摩沙岛之海外扩张(English and American overseas expansionism)的历史脉络两者间息息相关。汉考克(笔者注:即韩威礼)、鼓里马、和礼密臣三人皆是皇家地理学会成员。任职于淡水海关税务司的汉考克曾发表许 多有关福尔摩沙(笔者注:“Formosa”,台湾)的植物描述和自然物产于《皇家地理学会会报》中。

汉卡克的〈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与〈1881年淡水贸易报告〉

1862 年,清廷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清廷在英国的要求下被迫开港通商,淡水 进而成为国际通商口岸,并设有沪尾洋关(即淡水海关)税务司(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执掌福尔摩沙的关务,如茶叶、樟脑、硫磺等农矿品的进出口;而汉卡克(笔者注:即韩威礼)即是一位任职于淡水海关税务司的英国官员,任职期间为1881 年至 1882 年(Otness 70-71; Nield 234)。汉卡克同时也是一名自然史旅行者兼「狂热的业余植物采集者」,他 采集到许多早期台湾重要的蕨类植物(吴永华1999: 127)。汉卡克笔下的台湾自然史作 品主要有二:第一篇著作为〈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A Visit to the Savage of Formosa”), 此文记录了汉卡克在北台湾山区的探查旅行。第二部作品则是汉卡克担任淡水海关官员 时所写的贸易报告,篇名为〈淡水贸易报告,为了1881 年〉(“Tamsui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81”)。〈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以自然史旅行日记形式书写了汉卡克在北台湾 山区的自然探查,包括山林资源、植物、与原住民。事实上,在本文所探究的三位旅行 者中只有汉卡克有特别留意到十九世纪台湾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与「边陲地区」原住民 的民风和文化。在〈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中,汉卡克用自然史文字描述了北台湾山区的泰雅族原住民: 

我吃了东西后在其他茅屋附近散步。最吸引我目光的是妇人和少女的无惧和小 孩的直诚。这些孩子是最有趣的,他们全部跑到我身边,用又黑又大的眼睛检视我 的衣服,拉扯我的颊髭,并孜孜不倦的看我的手表。他们很开朗,而且我必须说他 们很聪明,远比汉人小孩有趣多了——朴实、单纯、自然。全部男女(从最年轻到 最老的人)都抽烟。我还看到一些不满三岁的孩童(全身赤裸着)嘴上却咬着烟斗。 但关于这点,他们还远不及马来群岛的原住民,因为这些原住民在断奶前就开始抽 雪茄了。(378-79 

此段文字同时交织夹杂了客观的科学观察以及对福尔摩沙「野蛮人」的主观感觉这 两种笔触,汉卡克采用自然史论述的科学口吻来叙述他造访北台湾山区原住民时所做的 观察观察与发现。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此段〈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的引文亦显示了汉 卡克对台湾原住民所持的主观态度——他欣赏原住民孩童的「聪明、朴实、单纯、自然」, 但同时又流露出他对福尔摩沙和马来群岛的「野蛮人」男女老少抽烟习惯的轻视(378)。 

除了描述福尔摩沙山区的泰雅族原住民外,汉卡克在〈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这篇 自然史旅行日记中亦表达了北台湾高山的壮丽的原始自然美景所带给他的内心震撼与 强烈情感反应:

2 26 日我们抵达一座山脊的高处,观看山脉四周壮丽的景色。四周的高耸 山脉彼此一层层地堆积着,最靠近我们的那些树木苍郁的高山构成一大片浓密的 森林。……我生平第一次位于原始林的中心,这是一种毕生难忘的景象。一些有着 各种形状和高度不一的、有着浓密枝叶的树木,彷佛从各方被投在高山的斜坡上。 这些树木中,我特别辨别出一些有着整齐的枝条、盖满绿油油树叶的、壮丽的樟树。 我还看到一些有着光滑树干的枫树和无数未曾见过的树种。在它们树荫下的一些 黑暗的阴影处还长着玫瑰,并耸立着一些七到十公尺高的桫椤,这些桫椤状似长了 羽毛的棕榈树,它们被一些原密而平滑的芭蕉树林依偎着。地面上则是整齐地长着 一大片半热带的茂盛植物,并蒸发着湿气。(376 

此段自然史引文再现了北台湾山区阔叶林的景观相。汉卡克的〈造访福尔摩沙野蛮 人〉以历历如绘的优美文字描述福尔摩沙的丰富而多样的林木资源,为读者提供福尔摩 沙之高山产物的自然史目录(natural historical catalogue——包括樟树、枫木、桫椤、 棕榈、芭蕉、「无数未曾见过的树种」、和「一大片半热带的茂盛植物」,藉此建构有关福 尔摩沙中海拔原始林相的台湾认识(376)。在此段引文中,汉卡克仍一贯采用自然史论 述的科学口吻来客观叙述他为北福尔摩沙原始林所做的仔细观察与第一手发现,但是他 同时亦表达自己对于雄伟壮观的福尔摩沙原始山林的主观情感反应与赞叹——「这是一 种毕生难忘的景象」(376)。此份对原始自然的激赏、高度肯定、与惊叹为清领后期的台 湾引进了一种对自然环境之深切欣赏态度与环境感知。 

除了〈造访福尔摩沙野蛮人〉外,汉卡克亦书写了〈淡水贸易报告,为了1881 年〉。 此文本涵盖了旅行叙述和自然史书写,它可说是贸易报告、旅行日记、和自然史游记 natural-history travel books)等多种文类的综合体。非常有趣的是,汉卡克在仅十页 的〈淡水贸易报告〉的最后面增添了「附件:有关北福尔摩沙的地理环境、植物、动物 等的札记,附加北福尔摩沙与海南岛以及中国其他地方之比较」(“Enclosure. Notes on the Physical Geography, Flora, Fauna, etc., of Northern Formosa, with Comparisons between that District and Hainan and Other Parts of China”)这个单元。此单元是从第十一页到第三十 八页,其篇幅比充满数据和图表的〈淡水贸易报告〉正文本身还要长了许多,内容丰富 有趣。汉卡克的这个「附件」是以旅行日记的方式来传达有关北台湾自然史的科学知识, 全文采第一人称叙述,记录北台湾的地理风貌、花卉植物、鸟类、动物、气候、农业、 住民、天然资源等。在〈淡水贸易报告〉的「附件」里,汉卡克认为福尔摩沙境内最独 特且引人注目的天然资源和自然地景就是硫磺矿,以下是此「附件」里的自然史文字描 述: 

11 27 日我徒步前往山区,为的是探测充满硫磺矿的山区的地质结构和正确 高度。……火山口附近海拔最高约3650 英呎,山顶的景色十分壮丽。……此硫磺 坑位于海拔1400 英尺的山峡中,底层是堆积石、岩屑、和灰铅色浓淡不同的分化 岩石。石头上有多处由于硫磺酸性的漂白作用而成为白色,而且很多地方有裂缝和 孔,因为是被蒸气很大的压力所喷发出来。最底部是一片广大的沸腾泥浆。整个地 区呈滚热状况,无植物生长其中。一条热水的溪流被充满蒸气之云烟笼照着,它穿 过通往山脚之峡谷。……我继续走入深山,步行至海拔1800 英尺的间歇喷泉,眼 前的雄伟自然奇景让我先前所见过的美景全然失色。该处有类似绝壁的石灰矿,大 量蒸气由此处发出巨大吼声于空气中。……洞口白烟般的蒸气烟雾缓慢地旋转出 ……再往下走我发现令人惊叹的有趣奇景。……从洞口往下望,底层是半液体状 的硫磺大锅炉,颜色和形状似糖浆,而拱形的上部盖满闪闪的黄色硫磺升华的结晶, 这真是一大美景。(12-13

此段文字同时交织夹杂了客观的科学数据以及主观的激赏、赞叹这两种笔触。汉卡克在此引文里以自然史作家之客观详实的科学口吻来记录福尔摩沙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硫矿)并描述他在探访北台湾山区之自然资源旅程中所观察到的雄伟地理奇景,藉此揭开福尔摩沙北部高海拔山区的神秘面纱。然而在充满客观性的科学叙述当中,汉卡克同时表达他看到高山硫矿与间歇喷泉(geysers)的壮丽美景时所流露的主观激赏之情与高度肯定态度;他用了「非凡的壮丽」(“singular magnificence”)、「令人惊叹的有趣奇景」“a wonderfully interesting spectacle”)「一大美景」(“a scene of great beauty”)等词汇(12- 13)。汉卡克的〈淡水贸易报告〉背后之书写动机与大英帝国的经贸殖民有关,此报告本身的属性是帝国和殖民旅行叙述,但此叙述之背后却又同时夹杂着深切的环境欣赏与初期生态感知。

在〈淡水贸易报告,为了1881 年〉中,身为英国海关官员兼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的汉卡克肩负着须为大英帝国提供了淡水一带之大地环境和丰饶自然资源(例如硫矿、稻米、玉米等)等信息之职责,进而向英国官方报告淡水地域的自然物产之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汉卡克在〈淡水贸易报告〉中同时以表格和文字罗列了淡水的许多出口商品的数量和价钱,这些商品包括煤、麻、樟脑、树、藤、蓪草、花生、蔗糖、茶叶等。易言之,福尔摩沙的自然物产和大地资源被商品化,而〈淡水贸易报告〉则成为有关台湾自然资源的商品交易列表式目录(an inventory of Formosa’s natural resources)在前述出口商品中,产自淡水的乌龙茶有非常庞大的商机:

福尔摩沙乌龙茶在美国是很受欣赏的,它在美国东岸和西岸皆可卖到非常理想的价钱。……福尔摩沙的高级乌龙茶被认为质量极佳,其售出价格乃是受到消费者广大欣赏之有力左证。它的每年出口量约有12,000,000 磅至130,00,000 磅。……此茶很适合美国人的味蕾。对于种植者而言,茶叶贸易在每年都是获利最高的生意。7

此段自然史引文呈现了淡水的物产收成总量和营运资产。汉卡克的这段文字勾勒出自然史和经济两者间的错综关系,同时表露出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极欲去认识福尔摩沙、进而去开采台湾大地资源的经贸殖民动机。另外,汉卡克在《淡水贸易报告》中亦提到基隆煤矿的出口量状况:

1880 年从基隆出口的煤的总量为24,000 吨,到了1881 年则变为46,000 吨。虽然一整年内的台风和地震等因素会影响煤矿的开采……,但在 1880年煤的整体出口量仍成长了百分之三十。5

汉卡克的这段文字呈现了福尔摩沙这个英国境外岛屿之地理环境的经济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台湾这个海外「新世界」的大地环境与丰饶自然资源(特别是「基隆出口的煤」)可为大英帝国提供物资的可能性。事实上,汉卡克的旅行自然史呈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例如北台湾山区的硫磺矿和阔叶林)两者间的矛盾关系——他一方面表达对台湾原始山林的高度欣赏,但另一方面身为淡水海关官员的汉卡克却肯定福尔摩沙岛的自然产物与大地资源为英国所带来的商机及庞大经济贸易利润。此矛盾关系显示了汉卡克对十九世纪台湾自然环境的一种自我冲突与矛盾态度,也就是颂柏在《生态歧义》这本书所提出的「生态歧异」概念。「生态歧异」是一种人类对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态度或者是人类去开采、利用、剥削自己所宣称高度欣赏或赞叹的大自然(Thornber 2015: 6)。但总结而言,〈淡水贸易报告〉显露了汉卡克笔锋下的经贸殖民与帝国主义动机,同时印证了汉卡克的自然史文本中所再现的英国殖民欲望和福尔摩沙土地经济效益两者间的不可分割性与相互依赖性

结语

笔者在看到艾华拍卖行成功拍出这枚从台湾寄出的唯一一枚大龙封后,感到里面有内容,于是今天就查找资料,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通过此文能够对此封和收信人以及当时的台湾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时间仓促,难免有误,望指正!谢谢!

参考资料:

卢莉茹,《探掘自然书写的拼图缺块: 帝国、旅行、十九世纪三位英美自然史旅者笔下的福尔摩沙》,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廿五期,頁 13-44, 二○二二年五月 DOI:10.53106/230597612022050025002

黄建斌,《大龙信封存世考》

China-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 List, 1881,1882,1903,1904 and 1905

https://www.wikitree.com/wiki/Hancock-5060

艾华2024夏拍目录

近期文章:

“民国四珍”邮票香港拍卖再成交

《中国集邮家》刊登桑民强先生的文章《刘佳维会士与潘安生先生的两岸邮缘》

写邮文要实事求是——请还陈克宽老先生一个清白

《永远的雷锋精神书信邮集》首次对外展览

以邮为媒讲好荔枝故事 网上线下传递莆田美好

《河北集邮》2024第7期有如期而至

“邮梦未来 童绘家乡” 2024 年“中邮保险杯”全国少儿邮票设计大赛河北赛区7月13日启动!

皇家邮学会2024年中国年会将在呼和浩特举办

“卓越集邮家名册”签署仪式在英国南安普顿举行

艾华夏季拍卖明天(7月13日)举锤开拍

见证黄埔军校百年历史的珍贵实寄封

艾华2024春拍拔萃和攻略(7.13-14)

带您认识北京邮票厂的“巾帼标兵”

雅加达2024亚洲邮展两岸四地成绩单来啦

恭喜林子牧先生荣获2024印尼亚洲国际邮展荣誉大奖

邮票是友好交流的开始——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捐赠生肖邮票

与郑州邮友见面会——王宏伟开讲“我与《中国集邮报》30年”

来自雅加达2024亚洲国际邮展的照片

8本香港艾华2024夏季拍卖目录到啦

河北省第十二届集邮展览新闻发布会在邢台召开

沙部、香港、甲戌三家集邮组织瑞金联谊

百年黄埔

皇家邮学会年会闭幕   张华东连任学会理事

皇家邮学会第三届克劳福德节圆满落幕

漫谈菲律宾第一套邮票

百年跨国两地书 遥寄满腔家国情——《走近侨批》讲好档案里的故事

《藁城集邮》2024年第三期又来啦!

艾华2024夏季拍卖电子版目录来啦!

沙鱼涌邮史俱乐部向集邮界师友们赠送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纪念片

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集邮家博物馆举行

朱学范长孙长孙媳参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

天津邮政博物馆开展非遗研学主题交流活动并获捐赠

朱学范长孙长孙媳参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

奚志农携其执导的《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在英国皇家邮学会举办公益电影专场

三年零八个月——日占香港之艰难岁月

桑尤特邮票艺术展——龙年,在798艺术区瀚艺术空间正式开幕!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雕刻原稿什么样?

快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集邮文化巡回展览活动今天在江西瑞金启动

这张老明信片上的“大清邮政局”究竟在烟台什么地方?

唐秋涛会士集邮60年特展将在秦皇岛举办

《河北集邮》2024第6期新鲜出炉

四川邮协参展者王跃谈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心得与体会

河北邮协组织展品作者总结交流参展经验

纪念中国和匈牙利建交75周年匈牙利艺术家特别邮票画展将于6月15日在京举办

续梦前行 继续加“邮”—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开展范西少年邮局八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太行集邮研究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议成功举办

汕头市首届集邮展览回顾——庆贺汕头市集邮协会成立四十周年

漫谈挪威第一枚邮票

漫谈新西兰第一套邮票

集邮家唐无忌文章(青少年篇)连载⑫

500多年历史的英国皇家邮政(Royal Mail)被卖了52亿英镑

联合国邮政发行《万国邮政联盟成立150周年》纪念邮票

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的展徽和吉祥物今天对外发布

东北地区集邮联谊第7次活动顺利举行

向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和全国集邮联调研组汇报高邮市集邮协会工作情况

2023年度最佳邮票在安徽合肥隆重揭晓

南京职工邮协举办红五月“金陵邮品交流”调剂活动

查尔斯国王成为皇家邮学会新的赞助人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到高邮调研集邮工作

北京2024全国邮展暨全国首日封邮展今天闭幕

2024中华全国集邮展览暨2024中华全国首日封集邮展览今日“挂花”

高邮市召开“在集邮家博物馆内新辟邮票设计家展室”市长办公会

“518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纪念活动

2024全国邮展暨全国首日封邮展今天在京隆重开幕!

迎亚展-全国邮展暨全国首日封邮展明天开幕,《展品目录》抢鲜看!

《河北集邮》2024第五期与您见面了

邮会二十载、浓情满香江

北京2024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评审委员会活动日程

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组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迎亚展——北京2024中华全国集邮展览暨全国首日封集邮展览评委会名单

东北地区集邮联谊青少年专场活动顺利举行

全国集邮联老会长杨利民和他的同学参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

浅介“征藏军邮”

南京财经大学六大协会会员参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

莆田名果四君子    六片五戳传美名

《藁城集邮》2024年第二期来啦

伦敦Stampex春季(网络)邮展明天开幕

黑便士文献译著和文章中的若干译法

庆祝甲戌邮票会成立90周年暨甲戌邮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

聊聊我刚刚获得英国国家邮展大金奖的邮集


网络集邮博物馆
\x26quot;集邮博物馆” (Philately Museum) 为一家网络博物馆,目的是为世界各地的集邮爱好者、邮商和集邮组织提供集邮资讯。有关博物馆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philatelymuseum.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