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期双清论坛“表型可塑性和性状稳定性的分子调控机制”在广州召开

学术   2024-11-25 15:50   北京  

2024年11月18日-1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87期双清论坛“表型可塑性和性状稳定性的分子调控机制”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及计划与政策局共同主办,论坛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中山大学吴仲义教授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吕群燕、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论坛主席康乐在开幕式上致辞。

吕群燕副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双清论坛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定位,并指出表型可塑性和性状稳定性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重要方向,其研究内容覆盖范围广,学科交叉性强,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希望与会专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围绕论坛主题积极表达学术意见,认真研讨充分交流,凝练该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并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在遗传学、基因组学、动物学、生态学、肿瘤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创新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杨清华副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山大学的百年建校历史,着重介绍了与论坛主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建设情况,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围绕“生命健康”和“种业安全”开展教学研究以及服务经济发展情况。他表示,原创成果的产生需要学术思想的不断碰撞,期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积极探讨出表型可塑性和性状稳定性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康乐院士代表论坛主席介绍了组织本次论坛的背景和目的。他表示,表型可塑性与性状稳定性研究是理解生命过程与环境交互的重要途径,应结合生命科学发展规律,认真凝练总结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为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维护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保障。

本次论坛安排了3个主旨报告,并围绕“表型可塑性的起源与演化”“环境因素与表型可塑性”“发育过程中的表型可塑性”“表型可塑性与生物经济”等4个议题安排了24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在讨论交流中认为,本次论坛聚焦发育、进化、衰老、行为适应、免疫调节、肿瘤演化和人工智能等重要内容,探讨了表型可塑性和性状稳定性的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凝练了亟需关注和解决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明确了优先发展方向,将有效推动表型可塑性和性状稳定性研究高质量发展。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生命科学部汪涛、张洪亮,计划与政策局李铭禄供稿)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