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找政府要服务”,到“政府进企业送服务”,“进”的方向不一样,效果也大不一样。
一组数字很说明问题。9月初以来,成都积极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截至10月底,各层级走访企业近3万家,收集问题诉求1.5万个、办结1.3万个,其余问题正抓紧办理。
1.3万个办结虽然只是个开头,但却让“进万企”的“进”变得立体而鲜活。这项工作开展两个月以来,各方也应有更多思考:如何在1.3万个以后更“进”一步?让更多的“办结”一跃成为拼经济的重要力量,从而撬动更强劲的产业动能,最终呈现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一笔。
进,要“进”而有恒
不能搞成“一阵风”
订单饱和,工人在哪里?3天之内,敲定3家代工企业。
产品需要更多应用场景和应用企业,5天之内,7家环保、化工、装备制造企业聚在了一起。
游戏场景需要实景扫描,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等本土场景资源迅即对接……
这些企业的“急难愁盼”,都是在成都“进万企”的现场服务中,从“问题”变成了“办法”。
如果没有去往现场,听不到这些企业真实的声音,如果不是深入一线,看不到这些企业的真实困境。
这就是“进”的价值所在。
一篇新闻报道,到没到现场一线完全不一样,采没采访当事人完全不一样。服务企业何尝不是如此。“一线”是座宝山,蕴含着第一手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一线”的“沉浸式”体验,对企业的“急难愁盼”就始终是隔岸观火,所谓解决问题也只能是隔靴搔痒。
“一线工作法”,关键就在“一线”二字。“进”到现场,“进”到一线,既是态度,是作风,也是方法论,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一价值观和方法论,应该且必须在成都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中始终在场。
必须看到,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展中的问题也具有动态性。因而,“进万企”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效之策;不能搞成“一阵风”,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通过“进”,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联系、服务制度,在企业无事时不扰、有需时必应。
帮扶不停顿、服务不断线。始终以问题导向、用户思维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进万企”才能锻造为成都产业发展的一大法宝。
进,要“进”出实效
不能搞成形式主义
进,要“进”出规律
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推荐阅读>>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首席评论员 | 刘琴
成都发布编辑丨文思瑶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