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减持加剧、信任危机频发:贝泰妮迎“至暗时刻”?

财富   2024-10-29 18:03   北京  

今年以来,国产护肤龙头贝泰妮(300957.SZ)经历了业绩增速放缓、产品成分遭质疑、大股东频繁减持等一系列挑战,而近日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更是将这些压力推至顶峰。

数据显示,贝泰妮自上市三年多来首次出现季度性亏损,这一结果加重了市场对其未来表现的担忧。

第三季度,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14.04%;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录得-6899.93万元,同比下降153.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822万元,同比下降158.23%。

销售费用暴增25%,现金流骤降94.8%:资金链承压

贝泰妮在2024年第三季度出现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的现象,这与其高额销售费用投入密切相关。据财报显示,贝泰妮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高达20.09亿元,同比增长25.27%,显著超过了营收增幅的17.09%。

贝泰妮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加大了抖音平台的推广与引流,投入品牌代言和联名活动广告支出。这些举措主要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并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季做铺垫。然而,高昂的销售费用侵蚀了利润,使得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录得季度亏损。

浦银国际分析认为,除了销售费用的增加,毛利率的下降同样给公司业绩带来压力。报告期内,贝泰妮的毛利率为73.73%,较上年同期下降2.69个百分点,部分原因在于该公司多品牌战略的实施。2023年10月,公司收购了悦江投资旗下的Za和泊美品牌。由于这些品牌的毛利率较低,对贝泰妮整体毛利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贝泰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64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4亿元大幅下降94.83%。

除了费用高企和现金流承压外,业务结构单一也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报显示,贝泰妮营收主要依赖核心品牌薇诺娜,薇诺娜的收入占据公司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然而,这一品牌增速放缓使得公司整体营收增长受限。剔除新并表的Za和泊美收入后,贝泰妮的内生营收增速仅为3.1%。

对此,浦银国际表示,贝泰妮对单一品牌的依赖较高,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能带来风险。

好消息是,尽管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贝泰妮旗下的薇诺娜在2024年双十一预售首日跻身天猫美妆抢先购榜单前十名。公司在财报中表示,第四季度即将到来的大型促销季可能会缓解其盈利压力。

从1200亿到220亿:大股东频频减持

近日,贝泰妮第二大股东红杉聚业(天津红杉聚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再次发布减持公告,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63.8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红杉聚业表示,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但这一解释并未完全打消市场疑虑。

根据北京商报的报道,这是红杉聚业自2022年3月股份解禁以来的第五次减持计划。按照减持公告发布日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预计套现金额近7亿元。此前,经过多轮减持,红杉聚业已累计套现49.65亿元。

贝泰妮自2021年3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后,股价从发行价47.33元/股迅速攀升至162.82元/股,总市值突破690亿元。2021年7月,公司股价达到历史高点287.35元/股,市值一度超过1200亿元。

然而,这一高光时刻并未维持太久。2022年3月股份解禁后,红杉聚业即首次减持贝泰妮股份,套现总额超过30亿元。此后,红杉聚业连续五次发布减持计划,截至2024年上半年,持股比例已从上市初的14.66%降至不到10%。

不仅红杉聚业,贝泰妮的其他大股东也陆续开启减持。包括第三大股东厦门臻丽咨询有限公司和重要股东重楼投资在内的多位股东在不同阶段抛售公司股票,前十大股东中过半数选择了减持,持股比例大幅降低。

这一系列减持行为对公司股价造成直接影响。自2022年以来,贝泰妮股价从225.6元/股的阶段性高位下跌至39.3元/股的低点,跌幅超过80%。截至2024年10月29日午间收盘,贝泰妮股价为52.79元/股,总市值约223亿元,相较2021年巅峰期超过1200亿元的市值已缩水近千亿元。

防腐剂争议未平,假货风波又起:薇诺娜遭多重质疑

除财务压力外,贝泰妮还因成分标签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8月18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贝泰妮旗下品牌薇诺娜的“清痘修复精华液”中含有未标注的防腐剂苯氧乙醇,这一消息迅速引发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担忧。

据羊城晚报,王海团队在三大电商平台的薇诺娜官方旗舰店购买了该产品并送交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其中苯氧乙醇含量在0.137%至0.14%之间。根据我国《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产品成分标签应准确标注所有成分,未标注的成分可能被视为隐瞒,存在安全隐患。

贝泰妮对此在深交所互动平台回应称,清痘修复精华液中的苯氧乙醇为复合原料中带入,属于非主动添加成分,且检测出的苯氧乙醇含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1%。公司强调该产品符合国家化妆品法规,但王海团队认为,产品中苯氧乙醇含量高于法规允许的微量标准。

就在防腐剂成分争议尚未平息之时,贝泰妮旗下产品再次卷入假货风波。9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36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其中提及薇诺娜“清透防晒乳SPF48 PA+++”批次产品的成分不符问题。

该批次产品未检出标签及注册资料中标明的多种防晒剂成分,包括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和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主要防晒成分。该通告迅速引发市场热议,薇诺娜品牌形象受到冲击。

贝泰妮公司在9月12日迅速做出回应,表示该批次产品并非由公司生产或进口,并提出了样品真实性的异议。经过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后确认,薇诺娜未生产过批号为220402K2Y的相关产品,而药监部门对公司另一批次(220407K2Y)产品抽样检测后,结果符合规定。

随后,贝泰妮启动了假货维权行动,向昆明和莆田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案,协助追查假货来源,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值得关注的是,薇诺娜在假货风波前已因产品过敏投诉问题备受关注。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消费者针对薇诺娜的投诉达近2000条,主要集中在使用后出现面部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

数据泄露、职务侵占……多名前高管陷刑事调查

在产品成分风波和财务压力之外,贝泰妮还因多名前高管的法律诉讼事件而卷入舆论漩涡。2023年以来,贝泰妮法务部多次向公安部门报案,指控多名前高管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和职务侵占。

首先是公司前用户数据运营中心执行总经理任奎,因涉嫌在离职前非法获取公司商业秘密,于2023年6月22日被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据红星新闻报道,警方侦查表明,任奎离职前通过公司内部账号访问并下载了大量用户数据,包含数十万条个人信息。2024年8月,任奎案正式进入公诉程序。

同样涉案的还有前电商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项华。贝泰妮在2023年9月指控项华涉嫌职务侵占,警方随后立案侦查。调查显示,项华在职期间,与贝泰妮董事长知情情况下创立了“杭州沐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成为贝泰妮的外部服务商。该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外,这些前高管在离职后陆续加入了贝泰妮前董事董俊姿创立的竞品公司上海君裕生物科技集团。君裕生物的品牌定位与薇诺娜高度相似,专注于敏感肌修复产品。

董俊姿于2023年3月从贝泰妮辞职,并于同年在上海创立了君裕生物,随后收购了主打舒缓修护功能的“皮宝”品牌。目前,董俊姿本人也因涉嫌职务侵占被云南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贝泰妮前高管案件的持续发酵揭示出护肤品行业在数据管理、信息安全及高管流动后商业合规方面的潜在风险。随着案情发展,贝泰妮与君裕生物之间的市场竞争和品牌冲突或将进一步加剧。

展望四季度:能否借促销季实现业绩反弹?

面对业绩亏损、资本减持、品牌风波和高管离职等多重挑战,贝泰妮未来能否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成为关键。公司对即将到来的四季度寄予厚望,认为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促销活动可能为其带来业绩反弹的契机。

据财中社报道,薇诺娜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的预售表现良好,贝泰妮对四季度的业绩预期较高,期待促销季的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额销售费用对利润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贝泰妮的发展仍将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主品牌依赖带来的风险、销售费用控制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等都是公司未来需应对的难题。贝泰妮能否在巩固品牌信任的同时,依靠多元化品牌和创新产品提升市场地位,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焦点。


时间财经
北京时间旗下财经新闻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