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草书作品在中间部位用了一个笔画展现功力,入选全国书法展

文化   2024-10-05 11:47   北京  

草书作品是由字法、笔法、墨法和章法等要素所构成的,并且这些要素还要合理得当,看上去自然而然。在全国书法展上,许多入展作品,大都有这些特点,例如,评委首先要考虑它的出处,是学习哪位古人的,学习效果如何等等,只有这些要素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可能才会得到评委的认可,入展也就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上面这幅草书作品是某次全国书法展上的入展作品。从整体上看,这幅作品以墨色表现为最,多以浓墨来表现书法的某种文人之气,每个字写得并不狂躁,也没有像徐渭那样乱石铺街的气象,更没有你黄庭坚那样大开大合的风格,反而这幅草书作品却写得十分文气。但是,作者在章法的处理上,巧妙地在文字中间部位使用了一个长线的枯笔,既是对其它浓厚墨色的对照,也表现了作者在草书线条处理上的水平与能力,同时,也破解了章法上一味地用一个调子。因此,评委在此给了加分,入选全国书法展。

从作品中可以看到,此作最大的看点就在于“耳”字的那个长竖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品的整体都是为了表现文人之气,尽管它是一幅草书作品,但草书如果写得太过狂躁,则会失去作品的文气,如果一味地写得太过文气,也就会让草书作品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但是,作者毕竟是多次参加全国展的有经验的作者,他在处理章法与文气之间的关系时,巧妙地使用了长竖线的枯笔法,从而破解了这一困扰,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纵观整个作品,作者多以浓墨书写,每个字中都有各自的气象,这些不仅是由墨色反映出来的,也是字中的静气所带来的。以前苏东坡认为,书法是根本是要有文人之气,是一个人学识、学养、阅历、认知等综合因素的反映,然而,书法也是由墨色表现书写效果的,因此可以说,书法就是由技法和修为二者共同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正如“书法是由技与道”共同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会说“耳”字的那个长竖画是破解之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它除了破了墨色之题外,同时也把章法的“密”破为空间的“疏”,从作品的整体上看,布局写得都很密,几乎没有透气之处,但这样的作品让人看来是没有味道的,反而还觉得很压抑,但作者写到两行半的时候,突然使用了带有枯笔的长竖线,这时,精彩也就随之而来,它与本行上部的那个空间以及落款后面的空白形成了鲜明对比,作品从章法上看,就具备了生命之气,这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当然,作品的前半部分大都是采用了浓墨来书写,让人感觉作者在书写时有谨慎之感,但是,随着那个长竖线的出现,后面的书写是越来越有精妙之处,写得游刃有余,尤其是在后半部分,大胆地使用枯笔来书写,好像是越写胆子越大,气势越来越盛,干枯相间,浓淡参半,这也是对章法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作者在章法的的处理方法经验十分丰富。

总的来说,这幅草书作品从整体上使用了墨色表现书法的文人之气外,还在章法上使用枯笔的长竖线来破解章法与墨色的变化之法,这种方法既是作者创作经验的体现,也是书法爱好者尤其是草书爱好者学习和借鉴的方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这幅行书作品创新了颜真卿和米芾风格,虽有掉字,但评委认可

他用了这个方法,再现王铎行书作品风格,成功进京书法展

国展上这幅行书作品,写得很乱,但评委一致看好作品质量很高

书法古今
传递分享书法、国画艺术,名家推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