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一直以来,宜良县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做法,积极创新本地治理模式,突出人民中心,密切联系群众,夯实基层基础,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与人民群众“连心桥”,持续推进宜良县基层社会治理由“平安”积为“长安”。
宜良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创新实施“533”工作举措,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大政法、大平安”工作格局,持续强化“县级强力统筹、乡级组织实施、村级固本强基、小组落细落实”工作架构。
宜良县委政法委牵头打造“政法先锋·护航平安”党建品牌,2024年创成“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以政法党建“四航四创”为思路,加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指导基层政法力量,促进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抓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应急处置等工作,激发党员干部在矛盾纠纷调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和先锋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得到全面加强。
细化履职为民“切入点” 为服务群众“提温度”
一直以来,宜良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常态化,延续“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优良做法和“五级网格”工作架构,践行“五个一”工作机制,高位、高频推动“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
政法各单位依法能动履职,践行司法为民,以“党旗红”引领政法工作更新、更实、更便捷。宜良县人民法院倾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减轻群众诉累,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宜良县人民检察院着力打造“宜禾未检”品牌,以“检察蓝”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宜良县公安局“三个构建”走出“枫桥警队”新路子,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效提升。
结合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宜良县基层法庭、派出所主动融入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格局之中,念好“访、听、帮、讲”四字诀,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积极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时代内涵。
优化源头化解“着力点” 为矛盾化解“增质效”
宜良县实行县级领导“四个一”工作法,建立“123”重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形成“接诉即办”闭环,推动一批突出矛盾纠纷化解。
同时,连续4年在全县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组织全县2023年以来的各类矛盾纠纷开展2轮起底排查,梳理“六类风险隐患”668条,作为风险研判汇聚客观依据。
此外,宜良县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落实落细,实现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网格员“人熟、地熟、工作熟”优势,组建13支专业县级教官团队,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服务管理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
深化群众满意“落脚点” 为平安建设“筑根基”
宜良县融合综治中心、普法强基、利剑护蕾等多办合一、联合值守,一体实施应急处置、治安防控、保障联动等勤务调度。强化智治支撑,全时段、全覆盖受理群众问题诉求,打破地区、部门职能壁垒、地域界限和数据鸿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以北古城镇大薛营社区为范例,打造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积极探索可复制、有质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模式。出台命案防控“十个一”、普法强基“五个五”等创新机制,破解基层工作不实、合力不够等难题,构建调解优先、定纷止争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