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你来关注
▼
ABC安全防失联号-急事大观
楼上的按钮里干货不一般,最少成百甚至上千!
正文
▼
全网唯一!可不办会员、立即下载安全资料平台,点击→【ABC安全官网】
全网最全安视频库!3000+安全视频、20万+安全人关注,你要的都有!
[提醒]本文代码:ABC安全B20210826
为何越是重视安全,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为何安全工作越做越难?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形式主义的阴影之下。
“90后支书 路遇康桥”的网友写过一篇关于《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是“人祸”还是“天灾”,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先指导再督导》的文章,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基层干部的真实感悟,先给大家分享一下!
【“体育馆楼顶坍塌,于是各地成立检查组开展【校舍安全】专项检查;学校发生踩踏事故,检查组又来检查【防踩踏】;校外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又来一轮【防溺水】检查;欺凌、食品安全、火灾、交通、心理健康……各种全面的、专项的、季节性的、安全维稳的等等各种安全检查组一轮又一轮;教育、消防、安委会、四进工作组等等各级部门一波又一波……
现在的校长不是在迎检就是在陪会;老师们不是化身"表哥"、"表姐"在造档案就是在做方案。当今的检查组,带队领导不懂安全,检查组成员没干过(研究过)安全,检查标准五花八门,一个个对安全工作满脑子浆糊,到了学校不是转转校园、就是看看档案,结果转了个寂寞、看了个热闹、匆匆记下几条无关痛痒的"隐患"草草交差。
就这样一轮又一轮、一波又一波,反反复复,隐患还是那些隐患,风险还是那些风险。
比如防溺水,不查学生对游泳、自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却只查一封信的发放、安全教育的档案、查教育牵头各部门的整治情况。可笑至极!
领导完成了检查任务,"专家"完成人脉拓展,却折腾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校,隐患一个没减少、风险一个没降低,事故频频找上门,检查又得一轮再一轮,次次改不了、年年死循环。
到头来,我一说,你一听,没见哪里有任何行动,研究成果始终得不到转化,安全问题就始终没有好转。
那么为什么越重视安全,越出现安全事故,安全工作也越来越难干呢?这都是形式主义带来的后果。
形式主义干工作最简单、最轻松,不用动脑子去真调研、真研究、写标准、出成果、做转化、再研究、再提升。
就好比对学校的检查标准,至今都不统一,你用你的、我用我的,一次一变更,每次内容都重复、标题却花样百出。我一度怀疑,这样的安全检查不是在查安全,是查阅读理解。
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不是你干两天就啥都懂,不是你管两年就啥都明白,如果连安全观都不懂、连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没看过、连国家标准都没读过、连安全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都没梳理清楚……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一定是责任事故。”】
就如今来看,形式主义90%以上都是一种内耗行为。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反感形式主义,年年都在强调不得搞形式主义,但实际上形式主义思想已经深入骨髓,无孔不入了。
2023年11月,央广网发布一篇“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打卡”,从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规规矩矩走过场”,到学校要求学生和家长打卡“安全教育平台”。安全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流于形式还徒增负担,就是得不偿失了。全国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打卡一事引发网友热议!
困扰家长多年的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打卡,终于暂时落下帷幕!
【2020年,13名游客于国庆节当天永远留在了山西太原台骀山】不是对新余隐患排查整治吹毛求疵,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早在2020年就曾有过血的教训,13名游客于国庆节当天永远留在了山西太原台骀山。这13名游客遇难前3天,台骀山曾迎高规格安检,台骀山所在的太原迎泽区一二把手就“带队开展‘两节’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其中就涉及“消防设施配置、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遗憾的是,当地一把手带队的本着“隐患未查清不放过、隐患未整改不放过、问题未解决不放过”原则的这次“消防安全检查督导”刚过去3天,台骀山一场大火就夺走了13名游客的生命。
屡禁不止、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反映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形式和流程的关注度远胜于管理工作本身的要求和实际效果。分析过往很多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必须严格按章办事的事不认真做,只是简单走个过场、做做样子,写个材料就敷衍了事。这样的工作虚有其表,该解决的问题基本没解决。此类形式主义多表现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最终导致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排查出来,从而酿成大祸。此外,一些调研工作同样出现作秀、“拷贝”汇报情况。
第二类是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层层加码以致工作走偏变形,导致结果严重偏离初衷。譬如,有的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通常会强制要求学生家长打卡参与,或者要求教师转发集赞。这些做法花样百出、阵仗声势很大,似乎提升了活动的品牌和传播效果,实际上毫无意义,反而会让老师和家长感到疲惫不堪,最终也没有几个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第三类是大操大办“形象工程”。特别是一些地方主政者,为了彰显履职期间短期内的“政绩”和“旧貌换新颜”,不是将有限财政资金用于补齐当地民生短板,而是不惜斥巨资乃至举债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不仅导致一些项目与当地人文地理风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格格不入,还引发群众的广泛质疑。
形式主义令人叫苦不迭、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归根到底是某些为政者偏离了全心全意、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反映出他们责任担当缺失、懒政思维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这样的“显绩”表面看行政效能高、办事雷厉风行,实则哗众取宠、贻害无穷,必须坚决摈弃和整治。
1. 忽视实际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可能导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忽视实际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这可能导致对安全隐患的忽视,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2. 缺乏有效沟通:官僚主义可能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可能导致安全生产工作的脱节,无法及时共享重要的安全信息和经验。
3. 拖延和效率低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的拖延和效率低下。这可能延误对安全隐患问题的处理,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4. 责任推诿:官僚主义可能导致责任推诿和不作为。各部门可能相互指责,而不是积极承担起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从而影响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5. 忽视员工反馈: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可能导致对员工反馈和建议的忽视。员工和网民对安全问题有重要的观察和意见,但由于管理层的官僚作风,这些反馈可能得不到及时处理和采纳。
6. 表面工作和虚假报告:形式主义可能导致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形式上的合规而忽视实际效果。虚假报告和数据掩盖了真实的安全问题,使问题得不到解决。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安全生产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应当倡导实事求是、务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责任担当,重视基层反馈,并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不久前,党中央审查批准并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形式主义行为加大处分力度,彰显了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以更实更严的要求纠治形式主义的坚决态度。各地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梳理检视日常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落实主题教育成果和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各种形式主义。
所以说,形式主义这杆大旗是时候应该砍一砍了,不仅造成体制内耗,还会引发群众反感;不仅不利工作,还会降低工作效率;不仅不能造福于民,还会带来巨大伤害。只有以群众所需为导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虚头巴脑的“花活”“花架子”,扎扎实实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好,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绩,才会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持久的口碑。
2022年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
看动画,隐患排查的三个步骤一目了然!
附件: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讲解
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归纳为21大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要注意检查以下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