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无畏无惧。”应急基干分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国网西藏电建公司应急基干分队就是这样一支铁打的队伍,多年来,无论是地震、火灾、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电网故障,他们都义无反顾的奔赴现场开展工作。
1月7日,定日县6.8级地震的应急抢险现场,国网西藏电建公司应急基干分队也承担了主电网、安置点的帐篷、板房的接电工作,截至目前,他们共计派出90余人,完成安置点700多顶帐篷、2000多个板房的接电任务,而且还在持续组织力量奔赴现场,完成剩余板房的接电任务。
1月7日,震后第一时间,国网西藏电建公司应急基干分队就组织人员、调配物资、整装待发,在收到国网西藏电力的命令后,立即前往灾区,开展抢险工作。23点,队员们抵达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政府。他们接到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搭建国网西藏电力现场指挥部和长所乡10千伏、400伏线路的隐患排查及消缺工作。随即,队员们兵分两路,在子夜时分开始工作,刚走出县政府大门,刺骨的寒风吹在他们身上,体温迅速下降。当时的气温已经零下18度,风力可达6、7级、余震不断。但队员们情绪激动、斗志昂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忘却了寒冷。
110千伏查定线是连接定日至拉孜的生命线,为了能让灾区用上稳定的电,1月8日早上,队员们又前往该线路开展震后部分线路断股的抢修工作,在前往抢修点的途中,一条宽20米的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河面结冰,车辆无法正常通行,要前往抢修点位,就必须过河。灾情就是命令、复电就是使命,队员们没有退路。当即弃车,带着抢修物资徒步过河。冰面打滑、河水刺骨,但是队员们没有退缩,都大声喊着:“加把劲儿”“加快速度”“快点”之类的话。就这样8个小时后,他们完成了该线路的抢修复电工作。忙完,队员们才发现趟河时打湿的鞋子和裤腿都结了一层薄冰。
随着大电网的恢复,队员们又继续投身到安置点帐篷的接电工作中,这时基干队员们已经鏖战了两天两夜,有的队员站着都要睡着了,累的实在不行的时候就在车上眯一会儿,即使车上也是十分的寒冷,队员们也只敢发动一会儿车子,开一会儿暖气,缓解一下,然后就关掉,因为一旦车子没油了,后面很多活就没法干了。
记得在长所乡嘎布村,队员们为144顶救灾帐篷进行电源搭接和照明设施的安装时,恍惚之间,他们听到了婴儿在哭的声音。起初,他们还以为是听错了,但哭声持续了一会儿后,这时队员们才确定,的确是有哭声。他们闻声而去,打开帐篷的遮风帘时,看见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独自躺在床上,无人照看。队员们立即帮忙去寻找孩子的父母。当时队员们的心都揪了起来,拿起桌子上温热的奶瓶喂给他。孩子不哭了,也露出了孩子独有的笑脸,队员们心里也变得暖暖的。后面在现场政府人员的帮助下,寻到了孩子的父母,他们才放心离开,继续工作。
在嘎布村集中安置点,当百余个帐篷完成通电时,已是21点,但还有分散在各个点位的20余顶帐篷未通电。一名村干部一直跟着队员们,起初,队员们还以为他是害怕不继续给他们通电了,便主动跟他说:“您先回去休息吧,别担心,我们今天一定会把咱们村所有的帐篷都通上电。”结果,这个村干部却紧紧握着队员的手说:“不是不是,我是看你们一直在忙,实在是太辛苦了,剩下的今天就别弄了,你们赶快回去休息休息,明天再弄吧。”当听到村干部的话语,队员们都抢着说:“没事没事,我们干得了,今天一定全部完成”。
其实,那几天队员们虽然很累、很疲惫、也很想睡觉,但看到灾区群众的脸,要是没有完成当天的通电任务,他们就会觉得很惭愧。在灾区忙碌的那段时间,他们没有一个人说累、喊苦,甚至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什么时候吃饭,今晚睡哪。只要有任务,大家都争着、抢着去完成,都想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应急基干队伍里,有刚入职一两年的新员工,也有即将退休的老师傅,每一位成员都是带着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坚信着能为灾区带去希望的光亮。
一直以来,国网西藏电力建设者就是靠着这样的“电网铁军精神”建成了四条“电力天路”、完成了一次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光明送往千家万户,点亮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李东淮、次旦卓嘎、黄治河
责编:赵清鹏
校对:旦增曲吉
审核:李东淮、次吉美朵
信息来源:国网西藏电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