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峡口镇——以彩礼“减负”,为幸福“加码”

文摘   2025-02-05 19:08   宁夏  









峡口镇地处黄河引黄灌区,总面积298.25平方公里,现辖郝渠、沈闸、闫渠、巴闸等10个行政村和1个团结新村居委会(社区),共有5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7531人,常住人口14098人,其中回族人口占67.9%。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宜人、民风淳朴。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镇、自治区环境优美乡镇、宁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赵渠村,有这么一对年轻的情侣,两个人自由恋爱,于2024年步入婚姻殿堂。女孩马某某家住峡口镇赵渠村,母亲李某某是赵渠村一名优秀的党员,父亲马某在峡口镇本地企业务工,弟弟在新疆工作,父母二人闲暇时耕种家里6.5亩的土地,家庭年收入约为10万元,虽然女孩家庭条件普通,但父母为人勤奋朴实、孝敬老人、团结邻里,日子也过的红红火火。

2024年元旦女孩出嫁时,女方父母没有向男孩唐某某家索要一分钱彩礼,男方父母觉得亲家二人培养一个优秀大学生的不容易,故在结婚时坚持要赠予女方9.9万元彩礼,女方父母万分感动,将彩礼分文未留,添钱给女婿购买了一辆价值13.8万元的小轿车,并给女儿小家又添置了6万多元的家用。“彩礼不是衡量婚姻是否幸福的标准,只要女儿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阖家幸福,孝敬父母,教育好子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就知足了。”峡口镇赵渠村马某说到,夫妇二人“零彩礼”嫁女的事迹在峡口镇被传为佳话,他们以自己为表率,做文明婚嫁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

移风易俗长廊宣讲





党建引领“树新风”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党建引领行动,制定《峡口镇农村党员干部婚姻事项报备制度》,拉网式摸排适龄未婚党员、村监会成员等重点人群462人并建立工作台账。二是建立镇村干部“一对一”包保机制,先后有1名村干部向镇党委报备,2名农村党员向村党组织报备。三是结合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团员等50余人入农户、商户家中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宣传,发放《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倡议书,引导村民商户自觉倡导文明风俗。鼓励党员参与移风易俗相关活动,2024年峡口镇党员拍摄移风易俗微视频被吴忠媒体刊播。





主题宣传“接地气”





一是从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先后邀请青铜峡市移风易俗宣讲队、市委党校讲师围绕拒绝高额彩礼意义、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进行宣讲3次。组织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红马甲”“手拉手”等11支移风易俗宣讲队伍,通过“室内讲”“庭院讲”“长廊讲”等多种宣讲方式,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推动移风易俗”及“抵制高额彩礼 拒绝人情攀比”主题宣讲活动64场次,受益群众2800余人。二是组织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进村入户向群众发放抵制高额彩礼宣传页,详细为村民们讲解陈规陋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推进文明新风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三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各村(社区)依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作为切入点,开展“弘扬时代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7场次。





舆论引导“进万家”





一是积极邀请青铜峡融媒体中心到我镇采访报道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主题宣传8场次,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让主流声音唱响互联网主阵地。二是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移风易俗类主题宣传信息35篇,制作“移风易俗树新风”视频1期,荣获2024年吴忠市移风易俗主题微视频二等奖。三是充分利用LED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循环播放“抵制高额彩礼”宣传标语46条,在辖区主干道悬挂宣传横幅21处,发放印有移风易俗宣传语手提袋350个,发放彩页1800余份。





以文化人“润民心”‍





一是邀请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青铜峡文化演艺公司等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演出6场次,声情并茂讲政策、“吹拉弹唱”话新风,让“小活动”带出“大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二是利用庆“春节”“三八”等重要节日开展村晚”和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编排包含移风易俗内容的小品、快板书等节目,让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沈闸村2024年2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学思想 讲文明 树新风”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村民自导自演的小品《亲家母你坐下》,及闫渠村2024年12月举办的庆祝“元旦”文艺活动中,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创作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小两口》,内容均贴近群众生活,加上演员接地气的表演,引得观众开怀大笑,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深化移风易俗理念。





选树典型“作示范”‍





结合文艺演出、三八节等活动,开展表彰活动,累计选树“移风易俗”先锋示范户、“好婆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45人,让群众学有榜样,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





自治提升“强基础”‍





一是峡口镇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通过“党员带头、村民跟进”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800余份,形成公约、凝聚共识、拉起红线。二是督促各村在常态化运行红白理事会的同时,继续完善村规民约,优化人员构成,并吸纳3个农村媒婆加入红白理事会,健全工作机制。三是沈闸村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积分超市“两个阵地”,建立“村两委+红白理事会+志愿者联合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机制,并将村规民约简约版以宣传栏方式立在了沈闸村重要路段显眼处,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文明乡风。四是摸排汇总2024年“零彩礼”“低彩礼”嫁娶家庭13户,镇便民服务中心联合市社工部为第一批家庭颁发光荣证书4本,并给予彩礼5-7万的每户2000元奖励,5万以下的每户3000元奖励。





法制保障“守幸福”‍





一是镇司法所联合多部门开展《民法典》 《婚姻登记条例》普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述身边发生的彩礼典型案例,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2024年,共计组织开展普法活动18次,发放彩页2000余份。二是以“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为抓手,组织村级力量常态化摸排彩礼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峡口镇没有发生因彩礼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纠纷。





惠农增收“促发展”‍





紧扣自治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鼓励“零彩礼”、“低彩礼”新婚夫妇及及父母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可优先分配种植大棚,并按年给予50%、30%的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已有两户“低彩礼”家庭优先分配大棚。





妇女关爱“暖人心”‍





一是认真落实妇女“两癌”救助项目,积极为“零彩礼”“低彩礼”新婚妇女及双方母亲开展“两癌”筛查,2024年已组织各村妇女参加“两癌”筛查700人,其中3人为“零彩礼”、“低彩礼”家庭成员。二是优先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创业妇女发放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积极对接完成妇女创业担保贷30441万元。





青年新风“明方向”‍





镇团委联合各村妇联主席利用任桥村暖“新”服务驿站,组织镇青年开展“拒绝高额彩礼,树立正确婚恋观”等主题宣传活动,集中观看拒绝高额彩礼微电影《“礼”轻情重》并结合典型案例阐述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团员青年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婚嫁理念,遵从文明节俭、简约时尚、绿色环保等移风易俗新理念。截至目前,共组织青年开展“拒绝高额彩礼,树立正确婚恋观”等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3次。

“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表彰会



以彩礼“减负”,为幸福“加码”,“零彩礼”“低彩礼”婚姻的提倡,让婚姻回归了本质,更让婚俗新风和美好家风蔚然成风。通过开展深入人心的系列活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幸福结合,而不是彩礼金额的攀比,我镇辖区内零彩礼、低彩礼家庭也从之前的寥寥无几到现在的7户、25户。接下来,峡口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整治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行动,继续统筹党建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镇司法所、农业服务中心、镇妇联、镇团委等多个责任办(中心),多管齐下整治高价彩礼,开展形式多样的抵制高额彩礼宣传活动,扎实推动抵制高价彩礼工作走深走实,把抵制高价彩礼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供稿:党建办  马娇

编辑:韩   婕

校对:马   娇

审核:丁晓红


魅力峡口镇
以“动态发布、互动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惠农政策、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加强文化宣传和信息交流等作用。实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零距离,使政务公开进入微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