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出于政治而非经济方面的考虑,悍然对华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结果却是引火烧身。8轮谈判失败,后果是什么?中企暂停对欧投资,意味着什么?欧盟尝到反华苦果,他们知道疼吗?要来华谈谈,有啥可谈的?
在欧盟决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之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之前就相关问题作出表态称,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举行了8轮密集会谈,期间,中方充分听取中欧业界诉求和意见,在磋商过程中就欧方具体关注多次提出务实的建设性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问题,双方仍存在巨大分歧,磋商未能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中欧技术团队密集进行的8轮谈判宣告失败,中欧双方的一场贸易战只能开打。所以,在欧方决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反补贴关税之后,中方也随着出手反制。作为对欧方在关税领域上的挑衅,中方除了宣布对来自欧盟部分进口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外,有知情人士告诉媒体,中方已要求汽车制造商:停止在那些支持欧盟加税的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显然,中国不会对欧盟在关税问题上的挑衅行径坐视不管,尤其是那些制止欧盟加税的国家,就必须让他们为其鲁莽行径付出代价。所以,原本准备在意大利投资建厂的中企,搁置了投资计划。与此同时,产自欧洲的大排量轿车,也将面临被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的危险。对此,路透社说,中方此举可能会进一步分裂欧洲。显然,本来就是一盘散沙的欧盟,因在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问题上产生尖锐矛盾,结果就是进一步撕裂欧洲。
欧盟执意对华电动汽车加税,实际上就是以牺牲欧洲国家利益为代价,给美国当枪使。因此,欧盟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口里说是“保护本土车企利益”,但实际上就是那些“受保护”的欧洲车企,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最强烈。原因很简单,一旦中方做出对等反应,受伤最深的就是那些欧洲车企。毕竟,他们如果因此被迫失去中国市场,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可以这么说,欧盟打响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但子弹却打到自己的大腿上。欧洲产业承受不起对华贸易战的严重后果。中国商务部近期对来自欧盟的一些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实际上更像是在进行一次“火力侦察”。结果呢?欧洲立马乱成一团,欧洲相关业界哀鸿遍野,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相关产业的从业者,纷纷举行大规模示威抗议集会,要求欧盟停止对华有关产品加税的行为。
德国大众做得更绝,一下子关闭在本土的3家工厂,导致上万工人失业,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抵制欧盟对华贸易挑衅的行径。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一旦中方决定火力全开反击欧盟,结果将有可能导致欧洲大量产业利益受损甚至关门倒闭,包括汽车制造在内的制造业,将有可能加速逃离本土的进程,让欧洲面临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空心化绝境。毫无疑问,欧盟已尝到了反华的苦果。
正因为如此,欧盟在决定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之后,却一再强调“不会关闭对华磋商大门”,寻求通过磋商避免中欧贸易战的爆发。所以,应欧方的要求,中欧技术团队在上月下旬“立即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税问题启动新一阶段的磋商”。而最新消息显示,经密集沟通,欧盟将派员访华,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替代方案展开磋商。
除此之外,那些支持欧盟对华加税的国家,例如法国和意大利,也都先后派员访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说:知情人士已经得到内部消息,了解到中方向本国车企传达了反制措施。所以说,欧盟和一些成员国纷纷派员访华,暴露出他们对中方有可能采取反制措施的恐慌心理。当然,中方不可能坐视欧盟“关税战”而不做出回应,也就是说,在欧盟不放弃对华电动汽车加税举措的前提下,中方已经出鞘的反制利剑是不会轻易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