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南通籍女院士归乡创业,这位“纤维女王”在意的是什么?

财富   2024-11-11 17:57   江苏  

11月10日,由东华大学、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同济大学、集萃纤维研究所联合成立的航天柔性材料联合交叉中心在南通创新区正式启动。
图源:南通发布
航天柔性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新蓝海”,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广阔。破解该行业的技术难题,关键在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航天柔性材料联合交叉中心是发挥各方优势、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创新平台,对于集聚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更好助推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航天柔性系统材料技术研讨会同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主任、教授朱美芳,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所长阮宁娟等专家学者参会。
集高强度的科研、教学、管理于一身,熟悉朱美芳的人都称她为中国材料界的“超女”:作为科研团队领头人,她深耕纤维领域40余年,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的科研突破,让纤维产业走上“由大到强”的发展道路,相关成果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坚持传道授业解惑,让热爱科研的“学术基因”在一代代学生中流淌,培养了一批批国家发展急需的栋梁之材;作为南通在外的杰出科学家,她虽在沪工作,但反哺家乡、回馈桑梓的脚步从未停歇……

做接地气的科研
1965年,朱美芳出生于江苏如皋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清苦。在曾是乡村教师的父亲和通情达理的母亲支持下,她成了当地少数几个能读书的农村女孩之一。1982年,朱美芳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此开启了她与东华、与纺织行业数十年的情缘。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培养材料高端人才的摇篮。1954年,钱宝钧和方柏容两位教授在上海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这正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
自考入大学化纤系学习开始,朱美芳就以一种不畏失败、持之以恒的习惯在纤维行业里浸润了30多年,从分子层面上弄懂了纤维材料后,她的触角也延伸到许多相关领域,从建筑材料到到宇航材料,这些年她的研究从未停止,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许多都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研究方向有:纳米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纤维成形理论,功能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生物纤维。在通用聚丙烯纤维材料的细旦化与功能化、热塑性聚合物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结构控制和纤维成形理论、功能纳米结构组装及高聚物纳米纤维静电成形机制等交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至2018年,朱美芳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22项,申请发明专利26项(已授权6项)。在本领域知名学术刊物Macroml Rapid Comm,Appl Polym Lett,Polymer,Polym Eng Sci-Part A,Macroml Mater Eng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0余篇),编撰专著5部(章),30余次应邀做学术报告。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八五”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1项,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60多年来,在“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东华文化的熏陶下,一代东华材料人以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务实求真的精神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东华大学30多年的朱美芳一直秉持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推崇“做接地气的科研”的理念。“所谓‘接地气的科研’,我叫它‘顶天立地’:‘顶天’是要求学生们要有超前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立地’是要有实践能力。”朱美芳说,“工科的老师不到车间、一线了解现实中的工厂,要做好材料教学工作是很难的。”
做科研者,首先要做好一名工人。朱美芳这样要求学生,也这样要求自己。在当老师的前10年,她每年都会用一个月时间下工厂,有时甚至会睡在车间,因为实验是连续的,必须随时观测、随时记录。“我非常享受在车间一线从事生产研究的过程,尽管会遭遇高温等困境,但带学生观察,随时讲解,这种直观的感受与课堂中上课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朱美芳说。
2020年,朱美芳正式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这批11名沪上新院士中唯一的60后女性。

“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
除去优良的家风带给朱美芳的熏陶外,学校教育同样让朱美芳成长成才。“我的高中老师们对我的教育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更教会了我全面发展。”“对老师的最好报答就是成为他们!”在东华大学度过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生活后,朱美芳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坚守讲台、教书育人。
从刚开始的兼职辅导员,到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再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直至现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其他东华材料人一样,朱美芳以东华这个材料学院中的“老字号”为荣,并努力让其站在世界高度研发先进纤维,获得“国际知名度”。
多年来,朱美芳坚持给本科生上“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帮助学生扣好学业和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给本科生的第一堂课主要介绍材料学科的概况和国内外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四毕业前,她会给学生讲材料制备方法学、国际材料前沿和材料行业情况,帮助他们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或企业人的过渡。
在培养人才方面,朱美芳创导的“博导班主任”也成为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的特色。“博导班主任”中,有的是资深教授,有的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有中青年海归教授,他们多为我国纤维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主要任务是“释疑解惑”,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在学习、科研、人生等方面的困惑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朱美芳说,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秘方是“重实践”和“重交叉”。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她曾带着学生们走访160多家企业,到生产现场与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市场需求和急需攻关的难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交叉研究能力,她倡导组建了东华大学新材料产业学院,并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学院汇聚了来自材料、计算机和环境专业的老师,以及上海商飞、上海石化等5家企业的导师,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学生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去企业实习,未来也能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产业发展。
今天,从学院毕业的不少学生已成长为国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如英国帝国理工、德国亥姆霍兹能源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而让朱美芳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化纤1990级本科毕业生中,同一寝室的3名学生毕业后各自创办了材料领域的公司,且先后成功上市。在受邀参加这3家上市公司的上市庆祝活动时,朱美芳是格外欣慰的。

攻克世界难题
中国的纤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到了从大到强的转变阶段。在功能性纤维方面,源于70%的产量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中国的实力比较强,质和量上处于并跑和领跑地位;在生物质纤维方面,与国外处于齐头并进初步发展阶段,而在高性能纤维方面,中国还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将来要做到领跑就必须主动创新。高性能纤维的研发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力。
凭着一股冲劲,朱美芳和她的团队不断攻克世界难题。
如何把纳米材料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充分发挥其功能?这道题难住了全球很多研究者。添加量高,对材料的流动性影响增大,成型加工困难;量低,对纤维成型影响小,但功能性难体现。如何做到添加量小,但功能性保持和舒适感增强?
朱美芳团队经过无数次实验,发明了溶胶原位聚合和原位氧化还原两项技术,制备出“低含量、高分散、高效能”的抗菌功能聚酯。他们还研发了抗菌阻燃功能杂化材料一体化制备技术,并应用于万吨级短纤、长丝生产线上,制成率从90%提高到97%,成本降了3成。项目整体技术在浙江恒逸、上海德福伦等国内化纤龙头企业全面应用并实现产业化,30多类功能产品被广泛用于服饰家纺、交通运输、安全防护和国防军工等领域。
今天,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里,150多人的科研团队依然在日以继夜地努力拼搏,希望攻克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纤维材料领域前沿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朱美芳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纤维与纳米、生物、仿生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化学纤维理论和技术方面不断突破,重点研发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生命科学、信息和环保技术、新能源等相关的多功能、高性能和纳米纤维材料,在医用材料、石墨烯纤维、智能水凝胶等领域均有建树,促进了我国化纤材料的高功能化、纳米化及智能化发展。
在生命科学领域,他们和心脏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的科研团队合作,致力为“中国造”心脏支架提供优质的纤维材料;和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团队合作研发高安全主动抗菌抗病毒的防疫材料及制品。
2020年,朱美芳团队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部分物化指标甚至超过了国际著名公司的明星产品,仅用了20多天就制备出一系列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最近,他们正和神经生物学家、生物物理学家蒲慕明院士的科研团队合作,希望在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用纤维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回馈桑梓
虽长期在外地工作,但朱美芳反哺家乡、回馈桑梓的脚步从未停歇。2021年,以朱美芳院士核心研发团队为骨干,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在南通成立,为江苏省先进纤维材料及应用技术行业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和技术服务。“南通的家纺业、建筑业、制造业都是优势产业,纤维材料在南通的运用前景广阔。”
研究所以朱美芳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南通及长三角相关企业市场需求为基础,在技术与应用两方面进行业务输出,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重大专项与示范工程等资源,为国家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应用技术行业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和技术服务。
10月11日,南通市发布第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备案公示名单(全市共3家单位入选),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入选市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集萃纤维研究所以支撑先进纤维材料和应用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突破先进纤维基础研究向产业化推进过程共性与关键技术为重点,布局纤维材料研发、技术、制造、应用全产业链研究,重点开展高性能纤维、功能纤维、生物基纤维、天然纤维等产品的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在成果转化方面,近两年开展中试及产品验证20余项,合同额超2000万,已迅速成长为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
朱美芳表示,我国合成纤维发展6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但部分高性能纤维还受制于人,“当代科学家就是要弘扬和学习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家国情怀,我将尽己所能,带领团队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服务国家战略,向着纤维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奋斗”!
来源:南通网、西乡情韵、江海晚报、集萃纤维JGAFM、集萃纤维研究所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 人物访谈 ·

中天科技薛济萍 / 通富微电石明达 / 罗莱生活薛伟成 / 天楹集团严圣军 / 东成电动工具顾志平 / 龙信集团陈祖新 / 南通四建耿裕华 / 南通振康汤子康 / 国盛智科潘卫国 / 通光集团张强 /江海电容器陈卫东 海力风电许世俊 / 神通阀门吴建新 / 安惠生物陈惠  / 京海集团顾云飞 / 瑞慈医疗方宜新 / 天成集团陈正荣 / 赛城国际朱仲辉 / 盛纳凯尔马建军 / 万高药业姚俊华 / 东岳药业蔡畅 / 斯密特森孙玉峰 / 丰纪源冯树君 / 沪海公司翟峰 / 先知投资陈翔 / 铁锚工具周海春 / 广汇能源谭柏 / 海珥玛孔少颜 / 天舒热能王天舒 / 国芯科技陈云 / 海泰科特杨如生 / 南通艾朗谢焱 / 江华机械谢一峰 / 格雷特王建春 / 华新环保包宏明 / 万达轴承徐群生 / 亚威变压器杨立稳 / 江苏康耐特夏国平 / 海迅集团仲跻和 / 澳斯康生物罗顺 / 江苏华强姚本林 汇鸿林鑫 / 永大化机李进 / 恒辉安防王咸华 / 易实精密徐爱明 / 江苏兴华魏昌林 / 强生轻工沙晓林 / 大艺机电黄建辉 / 爱朋医疗张智慧 / 91家纺网黄永峰 / 华艺服饰卫国 / 吉华物流赵俊刚 / 和和新材料张涛 / 富美实业孙建华 / 米歌易昕  江苏诺莱陈杰 / 湘园化工周建 / 华存电子李庭育 / 三责新材闫永杰 / 霖鼎光学张哲 / 中科基因姜昕 / 中浮动力陈益文 / 星源材质徐李强 / 百奥赛图沈月雷 鹿得医疗项友亮 / 帝奥微鞠建宏

 

· 精品活动 ·

走进通富微电 / 走进九九久科技 / 走进南通四建 / 走进恒辉安防 / 走进亿能彩钢 走进力星钢球 / 走进京海禽业 / 走进龙信集团 / 走进中天科技 / 走进恒生集团 / 走进文凤集团 / 走进国盛机电 / 走进联发纺织 / 走进天成集团 / 南通企业家峰会 / 启东书记市长面对面 / 崇川书记区长面对面 融通发展(线上)交流会 / 产业对接会  /  走进科瑞恩  / 2020南通企业家峰会 / 走进通光集团 / 2023苏商(南通)新春座谈会 / 2023校促会 / 走进泛华建设 / 南通(首届)数字产业论坛主题沙龙 / 走进富美服饰 走进春秋机械 / 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论坛 / 走进维尔斯机械  / 走进南通中关村 / 走进赐宝薄板 / 走进南通振康 / 2024南通企业家峰会 / 2024苏商(南通)春季座谈会 / 走进沪海有色铸造 / 走进龙源振华 / 走进德之馨 / 走进希诺股份 走进星源材质


扫一扫 申请入会



戳戳戳!!!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通商荟
数十万通商的“智库”就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