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国庆征文丨民革省直机关支部参政议政委员张月:服务无极限,博弈龙江天

职场   2024-11-18 15:40   黑龙江  


从1898年到新中国成立,黑龙江气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个中国最东、最北方的家园,大森林、大湿地、大农田、大冰雪等勾勒出祖国北疆的壮美生态画廊,近2000名气象人驻守在这个纬度最高、温度最低的省份,以护佑龙江百姓的安危冷暖为使命,在富饶广袤的黑土地上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今天,气象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龙江气象人正在将保障国家“五大安全”,建设“六个龙江”的战略理念转化为“总体先进不落后、部分求强有特色”的行动实践,擘画全新篇章。
山河依旧在,神州换新颜。气象事业,从未像现在这样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自信。

我们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非凡之路,走过了一条夯基垒台、积厚成势、攻坚克难的奋斗之路。我们与国家发展同行同进、同频共振,与伟大梦想同心同向、逐梦同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历史深处谱写璀璨荣光——栉风沐雨,气象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和人民需求,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建起了保障领域广、机制健全、效益突出的气象服务体系。我们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台风“三连击”、2021年春夏连汛和严重雨雪冰冻、2023年极寒和暴雨洪涝及特大暴风雪等极端灾害性天气袭击。我们不畏风雨、砥砺前行,为省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部署和人民群众避灾赢得了先机,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气象趋利避害的潜力得以释放;保障北京冬季奥运会、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等大事要事,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时刻将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人民群众切身需要出发,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全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连续多年列全国前列。
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体系。全省气象部门共建有地面气象观测站1347个,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3部、X波段天气雷达5部,国家高空气象站4个。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是东北唯一的区域大气本底站,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是国家四大气象卫星地面站之一,伊春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是国家首批24个观象台之一,2021年齐齐哈尔气象站获评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台站。原农垦、森工建设气象台站137个,其中农垦78个、森工22个气象站纳入国家天气站网。
披沙拣金择其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奖励全链条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共创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坚持需求牵引,开展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地方党委、政府防灾减灾决策体系,加强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落实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推动气象服务与决策需求更好相适应。立足黑龙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气象新质生产力,以保障粮食安全高质量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先行试点为抓手,加快构建“气象+农业”新业态,助力粮食单产提升和总产量增加。抓住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气象保障服务契机,不断完善“分钟级、百米级”精细网格产品体系,着力打造气象服务冰雪产业示范区。同时加强新型气象业务技术、气象人才、气象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塑造发展动能、激发发展活力,使气象事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行稳致远。
薪火相传,在寒冷的北极村、在大兴安岭的无人区、在中俄边境的兴凯湖及偏远地区,在昼夜通明的值班室、泥泞的田间一线服务现场、大雨滂沱的试验场,气象工作者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披荆斩棘的行动力,凝练成“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形成通向未来的闪亮星轨。
忆往昔,峥嵘岁月,好辉煌、好绚烂、好自豪;望未来,万里山河,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栉风沐雨难安枕,一腔热血未停歇,风雨难测我们绝不妥协。在新的长征路上, 我们践行初心和使命,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护航粮食满仓,护航人民幸福安康,护航黑龙江!
(作者:张月 民革省直机关支部参政议政委员 黑龙江省气象台气象服务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黑龙江民革
民革黑龙江省委与广大民革党员联系的桥梁,社会各界了解黑龙江民革各方面信息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