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纪事丨转型,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时事   2025-01-07 08:44   河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生态向好,候鸟翩跹,燕赵大地频频上演“精灵奇遇记”——

白洋淀又添“新朋友”。水清淀阔,各类水鸟不断飞过。如今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2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86种。

衡水湖迎来“雁舞团”。前不久,国内罕见的雪雁、白颊黑雁现身衡水湖。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湖上群飞起舞,形成奇特壮观的“鸟浪”。

永年洼又现青头潜鸭。这是湿地第二次拍摄记录到青头潜鸭。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的“鸟中大熊猫”,用翅膀为河北生态之美“投票”。

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2024年,河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绿色转型不断提速,绿色版图接续扩展,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更加浓郁。

2024年11月17日,骑行爱好者在衡水湖环湖绿道上尽享运动乐趣。(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摄

■ 绿水青山提升百姓幸福感

2024年12月23日清晨6时,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天还没大亮,一辆电动三轮车穿过一片芦苇,停在观鸟塔前。

“听!叫声长的是大雁,叫声短的是野鸭。”巡护员沈明俊指着一片芦苇说。野生鸟认生,都藏在芦苇里。尽管看不到它们,但沈明俊听叫声就知道是什么鸟。

沈明俊说,以前村民们围雁猎鸭、割苇捕鱼,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2002年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当地清退水产养殖,实施了多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水清了,苇绿了,鱼多了。

一泓清水引得万鸟归来,从2019年至2023年4年间,南大港候鸟数量增长了4倍。2024年7月,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鸟类是生态的“风向标”,更是绿水青山的“代言人”。

河北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我们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美。

蓝天常在、空气常新,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2024年1至11月,全省优良天数平均为238天,较2023年同期增加1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1.2%。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门健走、奔跑、骑行,享受户外运动的快乐。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饱含人们对诗意栖居的追求。2024年1至11月,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3.5%,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潮河、白河国控出境入京断面,引滦入津上游沙河、黎河国控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

冬染霜林,站在海拔1900多米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顶俯瞰,四周陡峭山坡上,一棵棵一米多高的樟子松迎风而立、茁壮挺拔。

塞罕坝石质山地全都造了林。目前,林场10.6万亩石质山地攻坚造林全部完成,经实地调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98.9%和92.2%。“这标志着塞罕坝彻底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林场森林面积增加到115.1万亩。”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河北持续抓好北方防沙带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加大草原和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十四五”以来,全省完成营造林2531万亩,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京津冀生态屏障越筑越牢。

2024年6月26日,沧州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成群的白鹭自由嬉戏。(河北日报资料片)董学良摄

■ 发展方式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一块块通红的钢坯在辊道上来回滑动,经过多道轧制,最终变成1.5毫米厚的高端钢材。

2024年12月14日,位于武安市的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特厚高强钢板生产车间,现代轧钢生产线高效运转,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实时监控生产全流程。整个车间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相比以前的生产线,升级后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明确标示出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信息,不仅应用场景更广泛,产品生产还更低碳。”该公司环保部部长李剑春说。

普阳钢铁实现绿色蝶变,得益于环保绩效创A。

普阳钢铁累计投资80多亿元,实现了全工序超低排放,2023年被评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持续减排创效为企业打开了发展新空间。“企业换代升级了一大批高端钢种生产装备,为开辟新能源用钢、电工钢、高端定制调制钢等新赛道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剑春说。

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优势,环保绩效创A是抓手。

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创A!截至2024年12月26日,全省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达到55家,数量保持全国第一。经初步测算,钢铁行业全面创A后,可减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为河北工业减排贡献12%以上。

以钢铁行业为引领,统筹推进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火电、垃圾发电7个重点行业创A。截至2024年12月26日,全省重点行业A级企业总数达到135家,创A已成为河北全面绿色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河北锚定“双碳”目标,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承德,世界最大“超级充电宝”满格啦。

2024年12月31日,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满格运行后,电站每年可消纳绿电87.16亿千瓦时,供应绿电66亿千瓦时,可满足2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进一步拓宽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空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超六成,位居全国前列。风光发电正逐步取代煤炭发电成为我省主体能源之一。

在邯郸,大手笔“公转铁”项目建设正酣。

总投资约7.6亿元的邯郸国际陆港“公转铁”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可连接京广、邯黄、邯长、邯济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互动、钟摆式运输、一体化运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我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企业大宗物料和产品运输采取“铁路+新能源重型货车接驳”联运、物流园区新能源重型货车中转等模式。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已超2.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12月31日,记者拍摄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河北日报记者田明 李佳泽摄

■ 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

开滑!2024年12月14日,天气渐冷,崇礼翠云山银河滑雪场人头攒动。北京游客李浩然从山顶飞驰而下,开始了自己新雪季的“第一滑”。

每年都来滑雪,李浩然发现这个雪季崇礼有了许多新变化、新玩法:翠云山银河滑雪场全新升级夜滑体验,灿烂星空和皑皑白雪相映成趣;太舞滑雪场开设多个冰雪乐园,开辟雪原徒步线路;富龙滑雪场设置了超长魔毯及进阶雪道区域……

“冬季到崇礼来滑雪,年年都有新惊喜。”李浩然说,这座“宝藏小城”充满了魅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张家口深入推进首都“两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让资源“动”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热”起来,推动旅游从一季冰雪到四季精彩。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也成为当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河北各地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态上下功夫,让“高颜值”变成“高价值”。良好生态,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好生态长出新产业。

在东由留码头看七里河标志性IP“白顶顶”,到百泉鸳水公园探寻泉水涌动……“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

汩汩清泉复涌,“太行泉城”复兴。做好“泉”文章,邢台依托泉水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给游客打造时尚新潮而又充满古韵的亲水之旅,2024年国庆假期,引来300万人次打卡。

好生态换来“金饭碗”。

“没想到守着林子就能赚钱,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我们村7500多亩林地已有收益37万多元。”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二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于万军说,这片绵延铺展、枝繁叶茂的林子就是他们村的“聚宝盆”。

青山有价,绿水含金。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降碳产品项目开发22个,推动签约150多万吨,可实现价值转化9000万元。2024年6月,承德市还入选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好生态孕育新动能。

怀来县气候冷凉、空气清新,引来秦淮数据、三大运营商、合盈数据等企业齐聚。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金字招牌”,吸引各种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形成发展新动能。张家口已建成投运数据中心项目30个,算力规模达2.91万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生态向美、产业向绿、发展向新,燕赵大地更加多姿多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

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1.1%。河北,正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博野融媒
《博野融媒》是博野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账号,作为博野主流媒体,我们牢牢坚守新闻舆论主阵地,紧扣中心、服务大局,传播博野好声音,传递博野正能量。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