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官网地址:
2025年农历春节:历史、传统和象征
(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讯)被称之为中国新年的农历春节,堪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活力的节日之一,每年都有超过数十亿人庆祝这个节日。
哈通社记者考察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起源故事、习俗文化和象征、禁忌等,以觞读者。
2025年是中国生肖纪元的蛇年
和哈萨克斯坦一样,中国人也使用十二生肖记录每一个年份,虽然其中有所差异,但今年对于我们两国而言,都是蛇年。
在蛇年出生的人,被认为生性机智、深思熟虑、善于逻辑思维。 在他们波澜不惊的表面之下,隐藏着警惕戒备、急躁不安,有时甚至还有些令人难以捉摸,因为蛇就常常会出其不意地发出攻击。
也有人会说属蛇的人圆滑、世故、狡诈。 在对待钱财方面,他们不会大手大脚,而在事业方面他们具备组织天才,善识时机,能够当机立断。
中国农历新年的由来与意义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年祭祀活动。它不仅是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更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求平安与幸福的美好愿望。
在古代,人们会在除夕夜守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如今,虽然很多习俗已经简化,但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庆祝?
根据中国的传统,春节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也由于春节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因此每年的具体日期都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春节会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变动。
2025年的春节是1月29日。传统的庆祝活动将持续15天,以元宵节结束。
春节的传统习俗
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拜年、发红包等。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多家庭都会在农历新年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将房子从上到下擦洗干净,擦干净窗户,并在门前挂上红灯笼并贴上春联。
这种打扫部分是象征性的——寓意是摆脱前一年的坏运气,但同时这种打扫也很有实际作用。
在春节期间,朋友和亲戚间也会交换一些小礼物(一般为食物或甜食)。探亲访友时通常会带上礼物。常见的礼物包括水果(橘子等)、糕点、饼干、巧克力和糖果。
但有些认为是禁忌的东西不能给,如时钟(谐音“送终”)、绿帽子(象征妻子不贞)、鞋(谐音“邪”、“唉”)、梨(谐音“离”)、手帕(有“拭泪”之意)、伞(谐音“散”)以及任何尖锐的物体(如象征着关系破裂的剪刀和小刀)。
春节的象征物
春节期间各种庆贺、社交、礼仪繁多,由此衍生了多种吉祥物表达新春祝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物包括:
春联 又称“对联”,最初是一种避邪的东西,后来与文学、书法对接,成为春节期间家家院门、屋门必贴之物,表达喜庆吉祥。
爆竹 又称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驱赶怪兽恶鬼”的寓意。大年初一清晨要燃放,农村祭神、祭祖时要燃放。爆竹声后,红纸满地,人称“满堂红”,预示来年大吉。
压岁钱 春节期间,长辈在晚辈行拜年礼后会给压岁钱,目的是嘱咐孩子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茁壮成长。
红灯笼 是春节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只要大红灯笼高高一挂,喜庆的气氛立刻就烘托出来了。在门庭张灯结彩象征着家庭圆满、举家欢庆,代表红红火火过春节的味道。
中国结 “结”与“吉”谐音,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
剪纸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之一,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就叫“贴窗花”,是百姓热爱并传之久远的过年习俗之一。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虽称“中国新年” 但并不独属于中国
在蒙古、越南和许多东南亚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人们也会庆祝这一节日。
柬埔寨也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尽管这并不是当地的法定假日。
越南将这个节日称为“Tet”,韩国则称之为“Seollal”,印度尼西亚称之为“Imlek”。
新年庆祝活动通常以元宵节作为结束,尽管一些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例如,在马来西亚,农历新年的第15天被称为“Chap Goh Mei”(第十五夜),年轻的单身女性会把涂有自己名字和联系电话的橙子扔进海里,并希望梦中情人能够发现它。
人们在农历新年如何互相问候?
普通话: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粤语:恭喜发财(Kung Hei Fatt Choi )。
马来西亚:Selamat Tahun Baru Cina(中国新年快乐。该国的大多数华人都会使用普通话或者粤语进行问候)。
印度尼西亚:Selamat Hari Raya Imlek(春节快乐)。
韩国:Sae hae bok mani ba du seo(祝你新年好运)。
越南:Chúc mừng năm mới (新年快乐)。
【编译:木合塔尔·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