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好像在小红书上过了一种很“新”的年!

时事   社会   2024-02-21 16:28   北京  

这个春节

你是怎么过的?都干啥了?
和每年一样
走亲访友、嗑瓜子、抢红包?
你或许想不到
原来还可以如此精彩

非遗手工艺人爆改剪纸
打造“最美披风”
潮汕女孩返乡
学跳非遗文化英歌舞
摄影博主为总年龄加起来
超2000岁的白族乡村老人拍摄新年照片
法国留学生在巴黎街头
弹奏《难忘今宵》
……

春节期间
这些在小红书平台上发生的故事

让人新鲜又难忘

他们用创意将这个年过出了新花样

热气腾腾的生活里

是独一无二的年味


1


“90后”、“95后”的过年新把式”


过春节必须要有

浓浓的仪式感才对味儿

而当“90后”、“95后”

接过“过年主理人”的职责

事情开始变得“不简单”了

他们精心设计春节攻略(整活儿

用自己的理解传承对年味的感知



小红书博主、“90后”设计师张大强

“背着”汉字来到上海街头

搞起了行为艺术



的作品
由若干放大的活字字模组成

包括“我们”“幸福”“新年”“龍”等字样

字模上刷了墨

体验者可以抽取字模把文字印在红纸上

带走属于自己的新春祝福

这是他从活字印刷的原理中汲取的灵感


97年出生的王嘉成
今年过年回家

在小红书账号上连载起

“故土文学”

写起了童年印象里妈妈的故事


比如

妈妈骑着生锈的自行车下班

把糖醋里脊炸黑了

包了个“贤妻良母馅”的饺子



王嘉成和很多同龄年轻人一样
离开家乡打拼属于自己的生活
无论在外面多么疲惫

一旦得到家乡乡土的滋养

仿佛瞬间就能“支棱”起来



小红书博主@小岗同学
则把中国地图搬到高铁上海虹桥站
还扮成了财神爷的模样
邀请来往乘客在地图上标注自己的家乡
画出过年回家之路


一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道尽中国人对家乡

最深沉的依恋

……



今年春运
“开车回家的仪式感”
成为小红书平台的热门笔记话题
有人在车里贴上了春联
有人为了好寓意在车里挂起了“(水)龙头”
有人出发前煮了腊肠焖饭
还带上了电饭锅……

这一个又一个过年的新仪式中
聚拢了点点滴滴的生活气息
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对美好的向往
一份满载期待的《春节生活百景图》
铺陈开来

2


用“爆改”更新惊喜
用影像定格记忆

我们怀念的年味
都是人情味
人情味是团聚,是记录与更新
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一定要有洞察幸福的能力

有些事儿,再不做就晚了

镜头定格的不止是当下

更是永恒的爱意


今年过年
小红书美妆博主张文清
完成了一个“大胆”任务:
爆改妈妈,帮助妈妈“重返20岁”


张文清说
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女
但生了她之后就开始发胖
没有时间和精力打扮自己
这次“爆改妈妈”除了给爸爸惊喜
也是为自己留住记忆

看着妈妈找回自信的样子
让人既高兴又心疼
她希望让妈妈知道
女儿已经长大,不需要再那么操心了
要好好爱自己

小红书博主
“95后”的广西女孩黄思靖
过年回到老家农村后

看到村里和她一起烤火的奶奶

突然想“给每天喂猪、喂鸡的奶奶

拍一组照片

发给她远在外地无法回家过年的儿孙们看”



没带化妆品
黄思靖就就地取材
用土灶锅边的黑灰给老人画上了眉毛
配上自己日常的衣服
奶奶干农活时穿的雨鞋
大片诞生了

照片在小红书发布后
她收到了奶奶孙女的私信:
“我奶奶好酷”


去年年底
小红书博主张蕾
在大理银桥西城尾村租下一个院子
体验云南乡村生活

村里住着许多老人
张蕾表示:“这里的白族老人
大多一辈子只拍过两次照片:
身份证照片和遗照
这次,我想为她们拍摄新年照”

张蕾和男友一起

挨家挨户地去邀请

有老奶奶将头靠在老伴儿肩上
两人依偎在一起,笑着说:

七老八十了,终于拍了一张结婚照

还有年纪加起来

已将近400岁的四姐妹说:

这是她们人生的第一张合影



“那一刻觉得
我们是在完成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据2024《小红书春节烟火气生活报告》显示
从大年三十到初七
小红书平台“爆改”相关笔记
发布量近100万篇
“爆改妆容”“爆改爸妈、爷爷奶奶
“爆改新中式”“爆改各地省服”等
备受关注

今年过年期间
各类“爆改”不断出圈
人们用“爆改”传递对年的新意表达

3


“非遗”传承,自强自信

当“新中式”成为当红的潮流时尚
蕴含着无限文化宝藏的“非遗”
成为很多年轻人
展现个性和风采的源泉

他们积极参与文脉传承
从传统文化中体味
更多的生活之美,节日之美

春节前
小红书旅游博主陈楷纯
提前两个月返乡
只为了学习广东潮汕地区的
非遗传统文化英歌舞

跟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教练洪荣增
仅基本功就练了半个月
紧接着是练动作、学花式和团队配合......
最终入选表演队
成了72人英歌队里唯一一个女生



每年过年
英歌舞队都会走街串巷表演
串起的是家家户户的过年氛围与记忆
初六到初八三天
陈楷纯随队伍上街表演
每天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
一天步数能达4万步
累到脚上起了水泡
但却依然很开心
她说,这是我离家乡文化最近的一次


小红书美食博主
服装设计出身的宝妈刘珊
今年春节以龙的剪纸图案为参照
设计了一款龙年切片饼干

为精确复制龙剪纸图案

要准备110多块元素素材

光是回字纹就分成24块单元

龙鳞则有27条元素

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制图

设计了四个版本的底稿
实际制作花了整整5天



制作饼干的视频在小红书发布后
获得了超过12万点赞
超过260万次播放
刘珊说
“龙是所有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做龙剪纸饼干也是对女儿的言传身教”

春节期间
每1秒就有1个人在小红书搜索“非遗”
广东普宁、湖南浏阳、安徽瞻淇
北京地坛、南京珍珠泉、广东江门......
成为小红书网友
“种草”“打卡”传统年俗的目的地

“非遗翻红”的背后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人们的“双向奔赴”
国风的盛行背后
是大家对文化的自信

在小红书上
大家好像在过一种很“新”的年
当绝妙的想法
与朴素的生活碰撞
每个人绘下的
“万家灯火中国年”
是人间烟火气

感动、温暖、惊喜
这样的春节有滋有味
这样的年值得铭记

今年春节

你有什么新的仪式感吗?

有什么让你特别印象深刻的事?
留言说说吧
晒出你的春节新姿势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