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年画之手艺·守心

政务   2025-01-23 15:54   四川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百年来,年画作为民间的新年祝福,充满喜庆祥和之意。而春节张贴年画早已成为百姓辞旧迎新的一种风俗。

“木版年画在中国民间就是年的象征,有钱没钱都要买一张年画过年。每逢春节,人们都会欢欢喜喜在门窗、墙壁上贴上新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夹江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荣强向记者娓娓道来。

夹江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初期,有着近500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川东的梁平年画、川北的绵竹年画同被誉为四川民间的三大年画。
夹江年画作为川西南独具特色的农民画,内容取材于民间,却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对表达的内容高度概括。“总的来说,喜庆吉祥是夹江年画的主题,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是最大特点。”张荣强介绍道。

腊月时节,夹江社坛·新街子人头攒动,年味愈浓。漫步在于老街,仿佛穿越时空。坡屋顶、山墙、穿结构、封火山墙等建筑元素,共同构成社坛·新街子百年老街的独特风貌。夹江年画、夹江蝶翅画、纸坊、龙江味抄手、淑明豆腐脑......这些夹江人的童年记忆,如今在社坛·新街子,都能久别重逢,带来惊喜与温暖。




“社坛·新街子这个店是宣传夹江年画非常好的一个窗口。”张荣强说,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这里,看着精美雅致的夹江年画张贴在老宅,儿时记忆喷涌而出。





“夹江木版套色年画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制版和印刷两个步骤。制版一般选用梨木,入水泡制晾干后,再贴上绘有图案的夹江竹纸,进行附纸雕刻。”张荣强一边向游客介绍,一边做着示范。一种颜色一块印版,一张年画有几种颜色,匠人便要雕刻几块木版。
夹江年画制作采用产自夹江本地粉笺纸,染料则以夹江丰富的植物古法熬制而成,制作出来的年画具有工艺精湛、特征鲜明、色彩艳丽、久不褪色的特点,成为民间艺术的瑰宝,深得大家喜爱。


夹江年画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历史的见证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张荣强向记者讲述:“著名的年画专家王树春先生在《中国木版年画发展史》中评价夹江年画土、远、淡、雅,非常具有装饰性。很多游客来社坛·新街子购买夹江年画,拿回去作为居家装饰品。”现在,夹江年画衍生了部分非遗文创产品,以一种新的姿态焕发光彩,深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这是南交大的李芳宇教授的研究生团队帮我们设计制作的一个夹江年画‘AR扫呀扫’,通过‘AR扫呀扫’,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能够让大家对夹江年画有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张荣强笑着说到。

墙上挂的一幅《元亨利贞》吸引了不少游客拿出手机对着扫起来。
“真活灵活现了!太精致了!”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在张荣强的介绍下,通过二维码扫一扫,一张三维立体的夹江年画呈现在她的手机里。

夹江木版年画和其他一些传统文化一样,经历了时代的更替和岁月的洗礼,也曾面临传承危机。

自2010年起,张荣强走访大量民间手艺人,不断寻找相关资料,经过反复推敲、多次修改,终于成功恢复夹江年画的木版套色印刷技艺,复刻出《鲤鱼跳龙门》《福禄宫》《荣华富贵》《财源涌进》《陈姑赶潘》等近30张经典年画作品。


2024年,夹江年画《元亨利贞》被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评为50个四川特色伴手礼之一。夹江年画《鲤鱼跳龙门》荣获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百佳推优”年度排行榜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如今,夹江年画在张荣强等非遗传承人的匠人匠心之下,涅槃重生。

“从事夹江年画非遗传承工作十多年来,我经历无数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期间遇到了许多困难,好几次都差点坚持不下去。” 张荣强感慨万千地向记者讲述,好在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冯骥才先生、清华美院的教授、四川美院的教授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帮助,夹江年画获得肯定,也是这份认可,让他坚定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曾经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的夹江年画,现在焕发着新活力,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学生纷纷走进夹江年画研究所,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独特魅力。此外,夹江年画非遗课程开始深入夹江县中小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张小小的年画,逐渐融入了百味五彩的生活,如枯木逢春,迎来它崭新的生命。

张荣强说:“作为夹江年画的非遗传承人,我会带领夹江年画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一起共同努力,原汁原味地把夹江年画传承好、宣传好、发扬好,让夹江年画走进千家万户。”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春节申遗的过程中,四川省自贡灯会、绵竹年画、夹江年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阆中春节文化相关内容参与申报。

夹江年画,是时间的低语,是历史的回响。夹江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老的门神画到现代的创新题材,每一幅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寓意。夹江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传递。

方寸之间

我们在非遗里遇见传统年味

迎新春

门上张贴的夹江年画

增添节日喜庆的氛围

是辞旧迎新的时刻

也是对家的依恋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更是记忆中浓浓的年味儿的眷恋

年越来越近

我们不妨从传统的温情里

寻找那份属于中国人的年味儿






来源:夹江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楠  唐俊佳

编辑:王楠

校稿:董梦雅

责编:季利萍

副总编:王婷

总编辑:汪川

夹江发布
了解千年纸乡、西部瓷都-夹江的窗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7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