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维度里我们走过一年,在阅读的无涯里我们仍在路上。这一年我们看到许多往事从历史的褶皱里被拾取,那些心灵的光照亮了我们来时的路。阅读帮助我们理解自我与周遭,阅读让我们“有机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随时可能滑入的偏狭”。
我们期待这样的时刻,我们也惶恐这样的时刻,期待好书再一次被看到,唯恐好书蒙尘,还缺少发现的眼光。我们重视深邃性,我们也重视通识性,我们注重阅读审美,我们也注重传播价值。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我们因此更看重它的社会意义,因为它是直抵心灵的时代回音。
今天作一期回顾,感受文字的力量,如同踏上了漫长的旅程,去寻访十位老友,再次与他们面对面地长谈,并记录了他们的文学思考和创作心路。我们以朴素清明的态度,重新打量缤纷生动的阅读世界,找回心灵深处的感动,绘制出一条有意义的阅读之路。
此刻,我们总会比平时生出更多生命感慨,那些在我们灵魂上留下烙印的故事,那些对生活过程的重新审视……明年,我们将花一整年的时间再为这一刻作准备,期待与您一直在路上。
宝藏书单推荐
《大辽河》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津子围 著
《大辽河》是作家跨文体写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津子围运用虚构与非虚构两种文体,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辽河流域漫长的文明史。
在虚构与非虚构交叉观照中,讲述辽河流域漫长文明史。
一部河流史,是一种民族文化赓续的再现。《大辽河》是以中华民族文明探源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具有优秀小说的独特质感,博大、包容、细腻、冷静,将一幅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画卷徐徐展开。为写作《大辽河》,津子围花了三年时间“走辽河”,从西辽河的源头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到东辽河的源头,再到盘锦和营口的入海口。吃过的饭、住过的店、遇见的人,比辽河水更斑斓。目睹风物人情,在泱泱长河折射的光晕中幻化为流动的历史。
《大辽河》建构了一个空间与时间的坐标系,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散布在这个坐标系中。每个故事有了文化意义上的传承。因此,《大辽河》既是一次地理志式的具象写作,也是对自然与文明的超越性思索。“《大辽河》是时光岁月的古歌,亦是历史长河里的清音,更是津子围内心世界裂帛奔涌的情感涟漪。”
(本报2024年12月10日11版推荐)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商务印书馆
■ 孙立天 著
“一部高质量的历史读本”,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在今年众多的史学新著中,这本书以视野开阔、叙事生动、角度新颖和思考深刻而格外引人注目。
全球史新锐之作,挖掘中西方接触交流的往事。
在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信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学者孙立天从康熙皇帝发往西方世界的一纸红票为切入点,抽丝剥茧,挖掘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以全球史视野,讲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康熙皇帝。作者描绘了一幅高清晰度的历史图景,以崭新的视角、鲜活的细节,向读者展示清前期传教士与清朝统治者之间如何互动,以及清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文化科技发展的汇流。从一个前人忽略的角度观察清朝乃至古代王朝的政治与文化结构。
(本报2024年10月14日7版推荐)
《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 泉 著
记录中国学术天空上的群星闪耀。发掘和重温以陈寅恪、丁文江、李济、赵元任、傅斯年、贾兰坡、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胡适、梅贻琦、吴宓等为代表的一代大师的精神、思想与人生;讲述他们如何在乱世走出书斋,披荆斩棘,担斧入山,于荒野上踏出新路,以科学方法探索和重建中国考古史,从而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中国学术天空上的群星闪耀,一代大师的思想与人生。
上世纪20年代,西方在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学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然而中国学人却还困守于书斋。于是一群书生,担斧入山,奔向了荒野。“不世出的天才,前所未有的一代人,因他们,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在中国的土地上显露峥嵘。”《荒野上的大师》讲述的正是中国考古初创的传奇故事,记述的是更为广义的考古,即通过寻获古人的实物遗存进而研究人类历史,其范围涵盖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建筑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等。正是大师们当时的诸多重大发现,让中国在世界考古舞台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本报2024年8月16日7版推荐)
《卡夫卡传:关键岁月》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 莱纳·施塔赫 著
2024年6月3日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卡夫卡传》三部曲中文版逐一面世,是迄今为止内容最翔实、体量最浩繁的一套卡夫卡传记。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聚焦卡夫卡一生关键岁月,展现他内心深渊的图景。
传记作家莱纳·施塔赫历时18年吸纳诸多此前尚未发布的最新卡夫卡研究成果,以颇富画面感的生动叙述展现卡夫卡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镜头,令人身临其境。《卡夫卡传:关键岁月》乃最先推出的首部曲,聚焦1910年-1915年决定卡夫卡一生创作与生活的关键年月。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文学必然深度地与生命纠缠、交织。卡夫卡总是一再唤出内心深渊的图景:“我唯一拥有的东西就是某些力量,它让我以一种在正常状态下根本无法感知的深度潜心于文学……”真正的文学只来自“深处”,施塔赫用“难以企及的内心深处”解释卡夫卡惊人的美学力量,带领读者潜得再深一点,试图找到破解卡夫卡创作之谜的钥匙。
(本报2024年5月13日6版推荐)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柯律格 著
2024年著名艺术史学者柯律格的《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重磅出版。柯律格这本著作的意义在于以全球艺术史的视角,重新思考被形塑的“中国画”。
中国古代画论如何影响世界,思考被形塑的中国画。
随着中国艺术品在20世纪初流入海外,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热潮,“气韵生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在《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这部创新之作中,柯律格通过多元细致的文献研究和大胆的历史联想,描绘彼时思想、艺术与个体在国际活跃移动的图景,打捞起东西方艺术参与者交流往来的细节,让看似光滑平整的一段历史,重现其复杂性和丰富性,更让读者能够以崭新的目光,看待百年前乃至当今的中国艺术。
在东西方艺术的互动中,中西人物群像合力为溪水激流,他们形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中国美术最初的“话语”,同时孕育出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关于中国美术的概念。如艺术史家巫鸿所言:这是一本叩问深层问题的书,灵活的叙述也非常引人入胜。
(本报2024年11月30日7版推荐)
《登春台》
■ 译林出版社
■ 格 非 著
《登春台》为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2024年推出的最新长篇小说。故事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40余年的漫长时间里,北京春台路67号4个人物的命运流转。宏大的哲学命题,都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细致叩问。小说中的诗性与哲思贯穿始终,表达着作家对时代巨变中个体命运的关注。
将宏大的哲学命题,在琐屑的日常中细致叩问。
格非擅长处理细节,他在小说中设置的悬念使整部作品像一场场经典的折子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鼓点密集,高潮迭起,他以素朴的文字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格非以独特的创新精神对文学进行大胆的文体实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现象级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格非多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品展现出一种优雅睿智,是兼有小说家和学者气度的作家。这次,我们不难从《登春台》中读到扑面而来的当代经验和当代气息。作为思想型作家,格非小说具有浓厚的哲学气质,但格非以往的小说从未像《登春台》这样具有浓重的生命省思意味。
(本报2024年8月5日7版推荐)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敦煌研究院出品
一本书就是一座美术馆。敦煌莫高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以敦煌壁画为载体,以从北凉至元代10个历史时期为主线,展现敦煌石窟艺术,细数莫高窟千年营造历程中留下的珍宝。
一本书就是一座美术馆,一眼看尽敦煌千年瑰宝。
敦煌石窟是东西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其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和价值珍贵的藏经洞文献,一直以来备受瞩目。敦煌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完整保存了4.5万平方米壁画,历经10个朝代持续1000年的不间断开凿,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收录了莫高窟全部特窟以及不对外开放洞窟中的壁画、彩塑,可以一览莫高窟最精华的部分。
这本16开、近600页的重量级“大”书,浓缩了近300幅艺术杰作,揭开敦煌壁画的神秘面纱。这种“贴着看”国宝的感受,哪怕是亲自到莫高窟都很难体验到。书中内容不局限于对壁画本身的分析阐述,还关联了敦煌艺术出现的前因后果,打通了历史与艺术,串联起敦煌的千年风云。
(本报2024年2月5日7版推荐)
《重写秦汉史:出土文献的视野》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侃理 主编
20世纪初以来,秦汉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大量涌现,源源不断地为历史研究提供新材料,那么,在不断新出土文献的视野下如何书写历史。《重写秦汉史:出土文献的视野》一书旨在扭转秦汉史研究的碎片化趋势,为未来的研究确立更高的起点,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扭转碎片化研究趋势,在新出土文献视野下书写秦汉史。
中国古代史学以“前四史”为经典,而秦汉史独占其三。司马迁、班固、范晔用他们的如椽巨笔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世变、瑰奇多姿的人物,读之忘倦。直到20世纪初,秦汉史研究几乎相当于研读“三史”,塑造了后人对封建社会的诸多基本印象。
如今,秦汉史已经从钻研旧籍的古典学问,变为需要密切关注新发现、综合不同类型史料、利用多学科方法的新兴学术。新一代秦汉史研究者,不断受惠于出土文献,在《史》《汉》古书以外打开视域。
历史的研究对象好比业已消融的冰山,古人摹画了它的轮廓,而出土文献则是偶然崩落到我们手中的碎片。只有把碎片放到整座冰山的影像中去,才能充分思考潜藏在海平面以下的巨大存在。
(本报2024年7月29日5版推荐)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杨 绛 钱锺书 著 吴学昭 整理
2024年5月,杨绛先生逝世八周年之际,《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一书出版问世。该书由杨绛的遗嘱执行人吴学昭整理,已经95岁的吴学昭是教育家吴宓之女、杨绛曾经的“闺中密友”。书中所收信函呈现了钱锺书和杨绛两位先生的工作、生活、交往、论学的部分状况,见证了学人之间的珍贵友情和思想共鸣,于学术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见证学人之间的珍贵情谊,于学术史具有史料价值。
全书收入致钱锺书、杨绛夫妇的信函277封,以及钱、杨两位先生的若干复函。这些信函始自1946年至2014年止,多集中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书中所收录的老舍、冰心、柯灵、苏雪林、胡乔木、陈西禾、许觉民、李一氓、周振甫、苏渊雷、夏鼐、华君武、王岷源、黄裳、夏志清、罗新璋、李黎、黄伟经等众多重要人士的信函。这些信函不仅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承载着不容小觑的文献价值,可补罅年谱、别传的失载,也是时代的记录,字里行间皆是故事、故人和温情。吴学昭将这些信件的价值概括为:“荷载着文化的信息、历史的证据和人间情义”。
(本报2024年6月24日6版推荐)
《我们八月见》
■ 南海出版公司
■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2024年是拉美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他的遗作《我们八月见》现已全球同步首发。
马尔克斯创作生涯的完美句号,再见他的叙事魅力。
1999年,暮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马德里美洲之家的文学论坛上作了一次深情朗读,诗意的语言,迷人的叙事,令在场的听众为之惊叹不已。这个故事便是他的遗作小说《我们八月见》中的某个篇章。日渐衰退的记忆力和追求完美的天性,使得这位伟大的作家在十年间将手稿增删五版,最终得以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14年4月17日,那个写出了传世名作《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的马尔克斯离开了人世。他的魔幻现实主义曾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坛,他对成为写作者的坚定选择也一直激励着同路人。“我认为写作能力是有些神秘的,也是与生俱来的,是决定一个人成为作家还是速记员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可以在阅读和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写作,但特别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写作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工作,所有其他东西与之相比都是次要的;一个立志写作的人唯一想做的事情就该是写作。”
(本报2024年12月20日10版推荐)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李海卉
编辑:李晓玉 检校:高峰 史凤斌
责编:王晓领 审核:李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