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临近尾声,
很多人陆续踏上返岗的路途。
在旅途中,
大家一定要留意潜伏着的“健康杀手”
——“经济舱综合征”。
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
临床有一种疾病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严重情况下可导致休克或猝死。
因其危险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动,而长途旅行,乘坐长途客车、火车硬座,特别是乘飞机经济舱时会增加 VTE 风险,所以医学上也把这种现象称作“经济舱综合征”。
只有坐飞机经济舱
才会患“经济舱综合征”吗?
“经济舱综合征” 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 频繁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
• 长期卧床、静坐等缺乏运动的人;
• 吸烟的人;
• 因体重大导致下肢负荷重的人;
• 乘飞机、长途车前大量饮酒,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接受足部手术或足部骨折的人,孕产妇等。
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征?
目前医学观点认为:没有基础疾病或没有VTE形成高危因素的健康乘客不需要预防经济舱综合征。
对于有 VTE 危险因素的乘客,如果旅行交通时间超过4小时,通常提倡以下预防性干预:
1、使用弹力袜,即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GEC),也称逐级加压弹力袜(GCS),压力在15~30mmHg 之间。
经济舱综合征的前兆有哪些?
许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并无先兆症状,但如果出现下面症状,特别是高风险人群,需要警惕,及时就医。
1、腿部症状:腿部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和皮肤红斑。
2、肺部症状:渐进式越来越严重的肺部症状,甚至休克(晕厥),有时该过程非常快,仅数小时或数分钟。
肺部症状的进展变化包括:
呼吸困难,由活动时呼吸困难进展至静息时呼吸困难;
胸痛,特点是局部针刺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咳嗽,甚至出现咯血;
端坐呼吸,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呼吸以缓解呼吸困难;
哮鸣,呼吸急促且喉中发出哨鸣声。
如果发生以上情况,
请一定及时就医。
青岛日报微信公众号送福利啦~
或
“青岛晚报”全年报卡一份!
来源 | 科普中国、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