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街 富民强村丨横梁街道四新村:党建赋能 解锁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文摘   2025-01-23 17:37   江苏  

四新村位于横梁街道中部

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

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在哪?

这里有答案


近年来,横梁街道四新村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调整结构

农业产业“枝繁叶茂”


走进四新村,“家门口”的休闲广场上充满着欢声笑语,成为村民们健身休闲的新天地;高效农业、精品养殖、农旅融合赋能业态创新,希望的田野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四新村两委班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来到四新村,人们肯定会被一处隐于乡野的特色农庄所“种草”,它就是大圆农庄。空闲时,约上咖啡搭子来这里体验“猪圈咖啡”;周末,喊上三五好友来此亲手制作窑烤披萨、趣钓鱼虾;节假日,还可以带上孩子走进这里的“田间课堂”,体验农耕文化……在横梁街道和四新村的贴心服务以及区相关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创办于2014年的大圆农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拥有绿色生态蔬果种植区、特色苗木培育区、玫瑰园、丛林餐厅、乌托邦露营地、室内露营地等网红打卡点,辐射带动周边2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每年群众增收总计30余万元。




如何将“农业+旅游+教育”完美地跨界融合?近年来,大圆农庄致力于“产、学、研”协同发展,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持续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努力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此外,四新村还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村“两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村情实际,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先后引进了中山植物园、苏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来村建设花卉苗木蔬菜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经营高效农业和精品养殖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挖潜增效

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走进位于四新村的南京十安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展示柜已初见雏形,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为客户提供私人定制的会展设计制作方案。



殊不知,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处无人问津的“沉睡资产”。四新村“两委”广泛听取建议,开展走访调研,积极对接资源,盘活此处闲置资产,建成标准化厂房,倾力“筑暖巢”,引得“凤来栖”。良好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南京十安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入驻,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性年收入约20万元。公司的入驻,还有效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让群众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村集体、企业、群众三方同步增收,共同发展。


不仅如此,四新村还针对各类闲置资产位置分布、空间大小、区位优势以及建筑条件等方面,分类施策,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一条腿”走路不够稳,也快不了。近年来,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四新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条腿走路”模式,以党建引领破解集体经济发展“短板”,以拓展增收途径、支持产业发展为手段,通过吸引优质企业注册落户、收取土地流转服务费等方式,不断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反哺民生

不断刷新“幸福指数”


入冬以来,天气渐冷。然而行走在四新村的村头巷尾,随意一瞥,总能发现一些情景,让人心生暖意:网格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往油坊榨油、进组入户进行反诈宣传、耐心细致开展燃气安全宣传……点滴小事里有百姓心声,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四新村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刷新群众“幸福指数”。




“现在农村环境越来越好,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四新村探索建立“反哺民生”机制,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生福利改善等方面,让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更有“广度”,惠及民生更有“深度”。




近年来,四新村对陈码头中心大塘、林西组庄内塘进行清淤,建设中郭组、蔡王组两处村民健身广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建设朱叶组、大营孙、肖郑约1.4公里的水泥路,同时对1.2公里东小线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完成蔡王至杨营段、新村至庙陈段、金北至陈队段160余盏路灯亮化“一事一议”项目和肖郑段、大塘田段90余盏路灯亮化工程……四新村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四新村用好党建引领这支“笔”,用心用情用力绘就“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下一步,四新村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增收路径,不断夯实“家底”,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让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共享村集体经济硕果。



来源:横梁街道  四新村

审核:秦友湘  兰月  朱珊珊

审稿:葛元芳

发布:王艳 



魅力横梁等着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魅力横梁
关注魅力横梁,抢先了解横梁身边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