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贺新春
同心祝福献祖国
博物馆里过大年
以纸为媒 镌刻美好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加深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感受,1月31日,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组织开展“非遗剪纸贺新春 同心祝福献祖国”主题社教活动,让孩子们在新年之际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红色历史记心间
活动伊始,宣教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常设展览《海上国门》。在参观过程中,老师通过生动详实的历史解说,结合珍贵的文物展示,让大家深刻了解到了大沽口炮台作为“京畿海门”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发展沿革。孩子们铭记了发生在大沽地区的四次保卫战,以及中国人民在抵御外辱时英勇抗争的顽强史迹,激励着青少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
巧手剪出幸福年
“剪纸,又称刻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形式丰富多样,包含窗花、喜花、礼花、门笺等……”活动现场,宣教老师娓娓道来,详细讲述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窗花纹样背后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与象征意义。
随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挑选了自己心仪的“盛世中华”“祝福祖国”等纹样,开始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动手实践。从折叠纸张的巧妙手法,到剪刀、刻刀运用的精准技巧,孩子们全神贯注,不一会儿,一幅幅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这些作品,不仅饱含着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为弘扬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藏历史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文化、激发情感的场所。春节期间,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将继续围绕“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持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深入体验其中的文化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吧!
消息来源: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