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福田,都离开不了心地!

文化   2024-11-16 22:49   广东  



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

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子结的果实是苦恼和灾祸。所以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开不了心地。”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的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果报。

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因,就什么样的福报;有么样的恶因,就什么样的苦报,这都是有一定的。

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宋代的高僧法演禅师说得好:“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假如福享受尽了,幸福和快乐的泉源就会枯竭!”

所以,要好好爱惜我们的福,绝不暴殄天物或丢弃任何能用的东西。

例如:我们绝不剩过多的饭菜,每餐都不可在碗里留下饭粒。

吃剩下的饭菜宁可留到下一餐食用,千万不可吃得过饱。

吃得过饱和丢弃食物都是折福。吃得过饱不但伤胃,而且损寿致病。


不但饮食方面要惜福,其他日常衣着和用具也都要惜福,不要看到东西就想买。

因为如果买的东西不实用,再便宜也是一种浪费。

买东西也不是便宜的就好,要考虑到东西的价钱和品质耐用是否恰当,同时要敬惜字纸,不要随便或丢弃字纸。

总而言之,要时时养成敬事惜物的心。

布施就像把钱存入银行,接受别人的施舍就像领取存款,享受福报就像把领出来的钱花费掉,所以施舍越多的人福报就越大。

常接受别人的施舍就是在消福。

所以聪明的人喜欢施舍,而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施舍。当他接受别人的施舍时,他是为了广结善缘,而且会很快把所接受的财物又转施出去。

真正会施舍的人不会爱好名利,而且不贪求福报。

因为如果为了求功德而行善,为了福报而施舍,那么他施舍的善行将是虚伪而且有烦恼的。

行善希望果报和名利,只不过是利己主义为求其私心之满足所做的表现而已。


所以我们施舍行善时,要把积功德的念头和贪求名利果报的意识一并摒弃,这才是真正的大施舍。

这种无心的善行才是最自然、最高尚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施舍不为人知,才是真正的善行。

只施舍了财物,而不能舍弃了名利果报,并不是完全的施舍。

所以说:心地清净才是真正的施舍,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

关于接受别人的施舍,古代有一副对联:“三心未了水难消,一念不生金易化。”

这意思就是说:有了贪心、憎恨心和愚痴心的人,纵使别人只给你一杯白开水,你把白开水喝下去也是很难消化的。


假如你心地清净,没有丝毫的妄念,纵使别人给你贵重的金子,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

又有一首类似的诗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这首禅诗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的智慧和德行不好,随便接受了别人的一种施舍,来生纵使自己变成了畜牲,还是要偿还的。

勤积阴德比享受福报好多了,所以先圣先贤都教导我们要努力行善助人。

例如:印送经书,修建寺院、造桥铺路、救灾济贫、待人宽厚、矜孤恤寡、敬老尊贤、见寒施衣、见饥施食、见病苦施舍药材、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烦热,点夜灯以便行路,造船筏以渡人过河等。



@平台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禅定三世
凡事有因果,就看你的因果轮回三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