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是民间一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情和文化底蕴的节庆表演形式;在包头地区,“高跷”和“脑阁”这两种表演较为出名,它们不仅展现了老包头民俗风情,更营造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福
脑阁
脑阁、抬阁原取材于神话故事和古典传统戏剧的某些代表性戏剧场景。据传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当时在粤西一带由于禁演粤剧,粤剧艺人就想出了将粤剧某个片段制成造型,在元宵节时由人抬着巡游欢庆,并渐渐流传下来。演变为“散财童子”到每家每户送财神、讨利市的民间习俗。
脑阁中的“脑”是内蒙古地区的方言,是手举或肩扛之意,“阁”则是山西人对具有显赫地位人的称谓习惯。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晋、陕等地的民间社火“棍”的形式上。被誉为“流动的雕塑、立体的图画”。
脑阁的表演过程离不开道具、音乐、舞蹈。扮演者每一个组合都是由一个成年男子将1到2个小孩“脑”在自己的肩上,舞者踩着以锣鼓、唢呐、钹镲等乐器伴奏的鼓点,左右摇摆,上下颠哒的行进。这些动作融入了马背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加之农耕文化独特的民间艺术,构成了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作为包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福
高跷
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进行表演的形式,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因舞者是随着打击乐的动率在行进间的舞蹈,故有“踩高跷”之称。踩高跷分高跷与短跷。高跷跷棍最高可达2米,连人可高达3.5米以上,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流动方便,在我国流传甚广。包头高跷种类繁多,既有高跷之险,又有低跷之花。高跷高的达丈余,惊险挺拔,手能触天,舞姿精彩,多为跷队之领头;高跷短的动作剽悍复杂,花样繁多,寓杂技、魔术、武术、地方戏为一体,多以雄健、惊险为主。包头“踩高跷”的在五六十年代有传统的戏班子,较为出名的艺人有二召梁、小画匠等。
在传统的社火展演中,有“抖黄袍”的踩高跷者为打头领舞之说,寓意“太平有象”。高跷演员的扮相均以戏曲人物和民间小戏为主,服饰有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戏剧色彩。随其后才有传统的“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与崔莺莺”等历史传说故事里的人物扮相,高跷队压后的是一组演艺高超的“二不愣小子闹春”的丑角组合,这个组合行进间是踩着“旦丢旦!吭岂吭!”的锣、铙、钹乐点排在队尾。并且高跷表演者分“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重于扭和踩,武跷则高难技巧与绝招表演特技并举。
END
邀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