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政法之力 筑平安之基——2024年赣州政法工作综述

政务   2025-01-26 11:44   江西  


    

2024年度赣州公众安全感、政法单位满意度保持全省先进,全省平安建设考核“五连冠”.....

深化创建“寻乌模式”,打造了南康“双进双促”、章贡“三老”志愿服务队、瑞金“轻骑兵”、会昌“红色物业”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法品牌。

全市111个集体和99名个人获全国、全省表彰奖励。

2024年,赣州政法系统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全市政法“1161”工作思路落地落细,把平安答卷写在人民心中。



幸福指数更加充实



2024年9月,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反诈中心成功打掉一个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团伙,成功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为受害人挽损16万元。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
赣州政法机关将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就打击什么。
一手抓惩治。
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重点行业乱象打击整治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扎实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民营医院医疗乱象、围标串标、养老诈骗、交通运输领域问题乱象五个专项行动,遏制“由乱生恶、由恶生黑”的苗头。
其中,侦办恶势力犯罪组织案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4人,破获刑事案件148起,查扣涉案资产3535余万元。侦办串通投标犯罪案件35起、采取强制措施78人、涉案标的额10亿余元。
打团伙、断两卡、施惩戒...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7.2%、36.5%,连续4年保持下降态势,挽回群众损失近4亿元。
一手抓防范。

推进“人防+技防”深度融合,构建起科学的防控体系。组建“城市快警”队伍20支,建立“快警驿站”39个,构建起“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建成“警+N”“护学岗”1759个,深入推进“智安校园”建设,通过“1+4+4”运用体系,推动校园安全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建成智能安防小区1844个。
亮剑攻坚、守护平安,为的就是万家灯火。
过去一年,赣州成功举办了“扶摇直上”虔城音乐嘉年华、2024赣州马拉松等重大活动,公众安全感指数99.3271%,全市守住了“六个不发生”目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护航发展更加高效



“最近生产情况怎么样?”
“企业有哪些法律需求?”
日前,赣州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深入辖区一企业开展“有法帮你”法治服务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对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把脉问诊”。
如今,在赣州,政法系统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已成为了常态。
过去一年,全市政法系统自觉把政法工作融入全市大局中谋划,开展政法系统服务社会提质行动,以政法之为、法治之力护航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公安局出台“护企安商”20条举措,推广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证照E拍”、柔性执法等便民惠企举措。
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化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与市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接,积极推进“办理破产一件事”集成改革;全力破解“执行难”问题,深入开展“虔城”系列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案件3.8万余件,标的金额63.49亿元。
市人民检察院扎实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细化出台“十项举措”,紧盯稀土、脐橙、现代家居等首位产业开展护企小专项。   
市司法局深入开展“抓规范、优环境”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更新行政执法减免责“四张清单”688项,2024年以来适用“四张清单”行政处罚案件35万余起,减免罚款1.32亿元。 
一次次创新探索、一项项务实举措,彰显了赣州政法机关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担当,有力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赣州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平安根基更加牢固


定南县岿美山镇黄某与邻居刘某因山林界址问题、征地拆迁款问题产生了矛盾。为此,岿美山镇政法委员张鑫多次与黄某沟通,做其思想工作,助其解开心结。最终,双方和好如初。
政法委员扎根在基层、服务于一线,是乡镇(街道)政法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落实者。
“作为一名乡镇政法委员,深感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张鑫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2024年,赣州市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强基行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
截至目前,赣州市已配备306名像张鑫这样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并配备了434名专职调解员。同时,全市乡镇(街道)配备派出所所长280名、副科级司法所所长283名、司法协理员等工作人员403名,64个乡镇(街道)法庭配备员额法官93名,一线政法力量不断充实。其中,兴国县长冈乡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信丰县西牛派出所等3个派出所被评为全省首批“枫桥式派出所”。
基层治理平台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赣州市全面建成县级“一站式”调解中心,规范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运行,实现只进“一扇门”、巧解万家忧。同时,大力推进乡镇“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党组织+网格”工程,根据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1.4万余个网格,并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发展楼栋长、保安、外卖员、快递小哥担任网格助理员,实现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全覆盖。
2024年,赣州共化解矛盾纠纷6.1万余起,9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乡、村两级。赣州以“基础实”护好“百姓安”,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政法品牌更加响亮



朱某等13名工人因赣州市南康区一家具厂拖欠劳务费,求助于区综治中心。
该中心立即组织信访、人社、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集中研判,并采取一对一沟通方式,深入了解双方诉求,明确法律责任,调解员提出了既合理又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只进了一扇门,就把困扰我们许久的烦心事解决了,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朱某等人拿到劳务费后,伸出大拇指点赞。
据了解,南康区升级打造了集调解服务、法律服务、心理服务、仲裁服务、司法服务等“五位一体”服务的区综治中心。经验做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
2024年3月,赣州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寻乌模式”推进更高水平平安赣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全面实施“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法治联基”机制,构建“预防在前、全面排查、调解优先、法治保障、闭环管理”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格局,着力打造以“寻乌模式”为代表的赣州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特色品牌,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能进祠堂不上公堂、能在村组不到县乡”,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表彰和肯定。
目前,赣州市形成了南康“双进双促”、章贡“三老”志愿服务队、赣县“智尧释法调解”、瑞金“轻骑兵”、定南“自家人+”、经开区“和合”调解、蓉江新区“蓉匠”调解、龙南“围屋妈妈”、信丰“三源共治”源头解纷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法品牌。
与此同时,赣州市开展政法机关法治“护苗”行动,出台《赣州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明确法治副校长选聘、管理及考核运用,细化集体备课等10项履职清单。目前,赣州市1837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1899名,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长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其中,赣州市第十一中学被省委政法委列为专门矫治教育规范化运行管理试点学校。


队伍建设更加有力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是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
2024年11月19日,赣州市公安局举行李小勇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追授仪式,号召全市公安民(辅)警向英模学习。
李小勇参加工作以来,用忠诚和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公安事业。他视工作为生命,敢拼善赢,心系群众,探索打造了“城市快警”“城市空警”新型警务模式,建立“接诉即办”中心,守护了一方安宁。他从警26年来,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官”、中共江西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系统奥运安保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赣州政法机关聚焦“抓学习、抓培训、抓比武、抓警示、抓奖惩、抓关怀”,深入开展“政法队伍素质提升行动”——
全覆盖开展政治轮训,筑牢忠诚根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市政法干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深化政法机关深赣结对共建合作,组织政法干警到发达地区挂职,助推政法工作水平提升。强化“赛马亮绩”比武活动,倒逼政法干警提升本领。
举办全市首届政法系统运动会,提高政法队伍身体素质、精神毅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锤炼拼搏精神,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理论上的“再武装”、精神上的“大扫除”,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让赣州政法干警焕发了新面貌,全市政法系统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向好。
新的一年,赣州政法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坚定信心、牢记使命,鼓足干劲、锐意进取,奋力推进赣州政法工作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赣州、法治赣州,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来源:赣州政法
编辑:钟煜洋           校对:曾聪
编审:李国斌           监制:李程鹏

定南政法
强法治、护平安、促和谐,携手共建开放、生态、幸福、现代化定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