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設立以來,有「特區中的特區」之稱的深圳前海,通過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推動深港攜手共興。專家表示,在抓好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建設方面,深港合作大有可為。
廣東省政府去年底公布《「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化最高水平的灣區,重點抓好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共建,強化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和平台聯通。
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識變求變,在創科賦能下遵循「以人為本」,創新成果紛呈。7日,大公報記者從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下稱大會)獲悉,中國深圳從64個國家和地區429個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獲得「城市大獎」最高榮譽,彰顯中國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卓越實力和巨大潛力。
專家:深港加強合作 打造智慧北都
全球智慧城市大會自2011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十四屆,獲得聯合國人居署、世銀、歐盟等長期大力支持。大獎經由國際權威專家評選,含金量十足。中國上海曾在2020年摘得該活動的「世界智慧城市大獎」。
今年大會11月5日至7日在巴塞羅那舉行,主題為「Live Better」,吸引美、英、德等146個國家的850個城市代表團參與,以及微軟、英偉達、亞馬遜等1100家國際知名企業參加。今年,來自中國、西班牙、芬蘭、新加坡等64個國家和地區,深圳、巴黎、洛杉磯、新加坡等429個城市申報方案參評,競爭激烈。
深圳此次申報參評的「智慧城市建設綜合方案」,緊扣「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標桿,讓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主題,融合深圳以人為本理念,匯集多個亮點案例。大會認為,深圳在能源與環境、治理、產業與經濟、宜居和包容等關鍵領域,全面展現其創新成果和優秀解決方案,並以獨特的城市建設理念、基礎和格局,打造智能且充滿人文關懷的數字化城市,獲得「城市大獎」,實至名歸。
近年,深圳加快培育和發展以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等為引擎的新質生產力,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提供主動、精準、智能、高效的服務(詳見表)。
3D模型預警 消弭洪澇威脅
在政務服務方面,「i深圳」APP接入服務事項超過8600項,全市95%以上個人政務服務事項均能「掌上辦」,並讓香港市民便捷地獲取深圳政務服務、城市資訊等。在城市治理方面,深圳初步建成全市域數字孿生底座,應用場景超200個,如依託水務一張圖、洪澇災害風險模型等,通過三維模型開展分析,增強內澇風險識別精準度,探索解決城市洪澇問題新路徑。
深圳與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合作成果顯著。在車聯網領域,深智城集團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聯合發布智慧車聯網互聯互通路線圖,將開展香港沙田與深圳坪山、龍華、寶安、福田等多地測試及特定場景規模應用,共拓灣區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協同發展範例。
深圳市七屆人大代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化所執行所長明亮建議,深港探索共建智慧基礎設施,如在北都、深港河套科技創新合作區等規劃建設過程中,在安全應急、能源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再者,可探索在政務服務方面更加融通便捷,便利兩地在線辦理個人和企業事務。
明亮建議,未來深港可研究合辦面向全球的智慧城市博覽會,融合香港國際化視野與深圳創新及產業鏈優勢,面向全球發布智慧城市建設的最新技術成果和應用案例。他認為,深圳經驗值得香港借鑒,如通過數字化方式提高對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預警準確性及對城市洪澇災害識別的精準度,降低災害及次生災害影響。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