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9岁农民张虎群查到25年前上大学名额被顶替,要求重新入学,学校同意。岂料4年下来24门课缺考、4门不及格毕不了业。张虎群怒而要求赔偿115万,学校表示:有本事去告吧!
张虎群1952年出生在河南洛阳宜阳县的石村公社,1974年高中毕业。由于特殊时代原因没有直接考大学,而是当了公社里一名会计。
兢兢业业工作了2年,不仅将公社的账目做得井井有条,还帮助了不少父老乡亲,加上工农兵子弟身份,他本应在1976年被推荐去读大学,然而这时却出现了状况。
6个人通过审核,他就读学校是岳滩农学院(后来并入河南科技大学)的畜牧兽医专业,这在当时是比较吃香的。张虎群激动得睡不着,因为读大学意味着摆脱农民阶层,有机会端上铁饭碗。
但是,录取通知书上并没有写开学时间,张虎群一直等到了9月中旬,都没有消息。
焦急的他只能收拾行装,拿着亲友们凑来的学杂费,来到了岳滩农学院。不过,他被拦住了,人家告诉他,学校已经开学,而他必须要提供档案、录取通知书和开学通知书 。他缺的就是开学通知书!老实巴交的他把别人的托词当了真,一路沿着学校到公社的邮局查问,可想而知,开学通知书根本找不到。
焦虑不安的张虎群请求学校照顾一下,允许入学,可人家却说他逾期太久,当他自动放弃入学资格了。24岁的张虎群失魂落魄走出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回农村继续当农民。
5年后,他无意中听到当年一起被推荐上大学的老乡说起,他当年的情况很有可能被人顶替了名额,他顿时脑袋一片空白。随即,委屈、愤怒、失望、悲伤一起涌上心头。
从1981年到1998年,张虎群多次去洛阳农专(原来的岳滩农学院)查问此事。刚开始人家还用“时间久远”“人员变动”“查不清楚”等理由来搪塞他,到后来直接把他当成精神病人驱赶出去。
张虎群知道从学校入手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只能碰碰社会上的运气。还真的给他撞到了一位富有正义感的省级领导,在他的关怀下,2001年洛阳农专终于给出调查结果。
他们证实,张虎群在1976年收到的录取通知书的确是学校所发,但谁拿到了开学通知书不清楚,而谁顶替了他的名额上了大学也查不出来。张虎群泪流满面,如果当初上了大学,何至于当了25年农民,受苦受累,养着年迈的父母、妻子和2个孩子,穷苦潦倒。他希望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
洛阳农专表示,经济上做不到,但可以圆他的大学梦:学费免收,给予生活补助,毕业后安排在学校工作。
张虎群激动万分,熬了25年自己终于可以踏进大学校园,简直就像一场梦境。然而真的只是梦境!他已经49岁,家庭负担很重,离开他的经济支撑,妻子怎能赡养老父亲和2个孩子呢?
一边是美丽的象牙塔,一边是残酷的现实,张虎群陷入艰难抉择中。不过,他最后还是决定入学,与一群小他30岁的青年做起了同班同学。
但大学的学习远比他想象的困难,老师讲课的内容和速度他跟不上,精力也没那么充沛,何况还记挂着苦苦支撑家庭的妻子。
2002年,张虎群读不下去了,原因是家里的破窑洞被冲塌,老父亲和两个孩子差点被埋进去。他只能向学校申请休学,将课本资料带回家去自学,期末参加考试,这样就兼顾了家庭。
不过,这个想法太天真。劳碌的农作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到了2005年7月,他居然有24门课缺考、4门不及格,学校只能给他发了结业证,无法安排工作。
敢情转了一圈,张虎群这大学还是白上了?他依旧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于是,他写信给教育部,提出让学校给予自己一定的经济补偿。
教育部责令河南省教育厅办理,教育厅又把问题踢给了河南科技大学。但人家学校硬气:要补偿没有,有本事你告到法院吧!
张虎群为此事不断奔波,费力费钱,但一点进展都没有。失望透顶的他一纸诉状就把河南科大给告上了法院。
不过,诉讼这条路也十分崎岖。从2006年开始一直毫无动静,到了2010年涧西区法院受理此案,但开庭一套流程下来,判决:过了20年,超过诉讼期限,不予立案。
这个结果对张虎群来说打击很大,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一有机会就起诉,不过,对他不利的确实是:当初谁把他的上学名额给顶替了?送审材料到底有何猫腻?入学资格审查出现了怎样的漏洞?这些关键性证据都不好找。
2013年,61岁的张虎群将河南科技大学再次告上法庭,要求赔偿37年损失费共115万元,一时引发舆论喧哗。
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也有人说他一根筋。有人谴责学校与公社串通一气,也有人说学校只是审查不严,况且当时也同意他上了大学,给了资助,毕不了业也怪不了学校。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沉重的大山。”这句话用来形容张虎群,让人心疼地贴切。
也许到了最后,张虎群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到,被顶替的光明前途和几十年光阴终究无法找回。
唯有祝福他,咬牙挺过风雨,过好人生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