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
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鲁迅《社戏》
蓼河古街新春社戏 >>>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挑着一截一截的‘火炭’(炭火放在铁笼里),
有人舞龙灯……
还有一个渔翁和一个樵夫,
渔翁执钓竿,樵夫扛斧头。”
—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蓼河古街秧歌会 >>>
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上元节,
村农扮渔樵耕读,
扭舞讴歌,金鼓喧阗,
谓之‘秧歌会’。
有童子戴鬼面,
持短棍,戏逐为乐,
至二更方散。”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蓼河古街新春灯会 >>>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蓼河古街角色互动 >>>
粉墨登场,活灵活现
“踩着高跷的蚌精,
绿绸子裹身,
两扇贝壳开合间露出粉脸蛋。
她故意用贝壳夹住‘渔翁’的破草帽,
渔翁踉跄几步,帽子飞上天,
露出光秃秃的后脑勺,
人群轰然炸出笑浪。”
—萧红《呼兰河传》
蓼河古街踩高跷 >>>
“腊月里,秧歌队踩着半尺深的雪
扭进林场。老葛头扮的傻柱子歪戴破毡帽,烟袋锅子甩得像风车,逗得人直不起腰。红袄子绿腰带在一片素白里烧起来,鼓声震得树梢的雪‘簌簌’往下砸,仿佛老天爷也跟着跺脚乐。”
—迟子建《群山之巅》
更多精彩照片 >>>
新/春/快/乐
在蓼河古街的春节庙会上,
热闹非凡的社戏表演、
绚丽多彩的花灯、
灵动矫健的高跷表演,
还有各种精彩绝伦的传统艺术,
共同编织出一幅喜庆祥和的节日画卷。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立春的脚步也悄然临近,
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生活如春日之苗,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幸福安康,万事顺遂。
祝大家新年快乐,立春快乐!
活动策划:李志昂 宣发:朱水青
公众号出品:有为文化YOU&WE
图文设计:橘子、高悦
监制、审核:众汇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