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的新书《Other Rivers》 于2024.7.9日出版,读完第一章就认为,中译本近几年出版无望。
何伟一如既往的行文风格,语言平实,大家可以直接读英文版,阅读难度较低。2020年何伟来到四川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2021年教职合同到期后,在日渐不安的政治环境和舆论压力下,校方拒绝续签合同,何伟离开了中国。距他第一本书《江城》发表已经20年,在他的新书《Other Rivers》里, 他以重返涪陵为叙事主线,回顾了中国二十年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到疫情席卷中国,他观察记录下他两代学生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变化。1996年何伟跟随和平队到涪陵师范学校英文系教课,在涪陵他发表了第一本书《江城》。2010年与妻子移居开罗,记下了阿拉伯之春期间埃及的所见所闻,并发表新书《The Buried》。2019年重返中国寻求一份教职工作,最初的设想是重返涪陵教书,但是他提交的申请一直没有回信,由于政治因素,涪陵已然不再愿意接纳他,在朋友的提醒下,他转而沿江西行,在四川大学获得一份一年合同,教授非虚构写作。在中美关系更严峻,政治气氛更压抑的大环境下,何伟溯江而上,从乌江畔的涪陵来到流经成都的锦江边。他在书里写到,在偌大的中国,总归会有其他河流。If a request was rejected, it was worth trying a different office, a different cadre; in a country of such size, there were always other rivers.
离开涪陵后,他始终与当年的学生保持书信往来,记录他们个人发展足迹,并每年发一份不同的调查问卷,比如,他对大部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们进行职业满意度调查,均分为7分。在下海浪潮中,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抓住不同的机遇,跃升为中产阶级。在书中,他详细记叙了几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变化。
在四川大学,他采用相同的方式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们思想有何变化,何伟提到一个问卷:你的英雄是谁?二十年前的学生们回答大多是政治人物,而四川大学的学生们的答案则比较多样化,政治人物却少之又少。他介绍了一些学生们的研究课题,包括成都gay群体,相亲角,军训,堕胎等等。何伟的社会观察依然很细致尖锐,对于很多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和概念,他往往能写出让人恍然大悟的分析,比如军训和大学生强制的政治课,鲜有人知道其安排原因为何。在成都当大学老师的同时,他把一对双胞胎女儿送入成都实验小学,让她们体验中式教育。两个女儿上学的同时开始学习汉语,而何伟则观察中国教育的特点。他提到家长群给他带来的家长自我管理协作的震撼,小学数学题的繁琐,以及教育体系对小学生的思想灌输和规训。例如在英文教材里,一些表达美好品质的词汇,往往会出现在一些危险情境的描述里,比如好奇。双胞胎女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反抗,“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双胞胎之一故意系错第一颗。疫情开始时,何伟在成都教学,他详细地记录了疫情从初期发展到蔓延的过程,他采访了武汉的方方,描述了一个极端爱国主义群体Little Pinks对方方和自己的攻击。在英文文本里看到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感到悲哀,中文世界不再允许不正确的集体记忆。何伟记录了自己被小粉红举报的故事始末,深感政治的不安,导致他最终被迫离开。何伟对学生们的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但认为未来一定会更复杂更困难。Each generation had inherited a system for which they were blameless, and they did the best they could with what they had. But the challenges for a young person in the 1990s, although formidable, had also been clear-cut and attainable: get educated, move to the city, escape poverty.
Thirty years later, the problem runs deeper: something fundamental about the system needs to change. I still have great faith in the young, but I sense that their future will be more complicated.
Nothing had changed, everything had changed.
书里有很多精彩的表述和观察思考,是一本很好的记录中国变迁的纪实文学,推荐大家阅读。
希望未来某天何伟还能返回中国,继续他的寻路之旅。